井間地震(術語)

井間地震(術語)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2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井間地震測量在井中進行,採用能適應井下環境的激發系統和接收系統。井下激發系統可由多種偏振激發模式的震源組成,其特點是能量較強、頻帶較寬和對井壁無破壞性。井下接收系統由多級三分量檢波器組成,其特點是能接收到豐富的波場信息。井間地震信號的主頻通常是地面地震的數倍甚至更高,其成象結果能清晰地揭示兩井之間的地質結構,能用於精細的油藏描述。

基本介紹

  • 中文名:井間地震
  • 外文名:crosshole seismic
  • 學科:地球物理勘探
  • 震源:井下
  • 優勢:信號能量強、頻頻寬
歷史發展,套用價值,採集工作方式,井間地震設備,

歷史發展

國外開展井間地震工作比較早,早在1989年雪佛龍石油公司利用井問地震技術成功地監測出了油藏蒸汽驅的地下動態。西方油公司發展了層析成像技術,得到井間地層的高解析度成像,提高井孔附近油藏描述和剩餘油分布預測的精度。每年的SEG年會和石油物探刊物都有許多井問地震的論文發表。
自1992年起,我國勝利油田、遼河油田等相繼開展井問地震研究工作。1994年,勝利油田利用自己研製的採集設備與處理軟體,在草橋油田稠油開發區進行了一對深井的井問地震試驗工作,第一次取得了井間縱橫波速度層析剖面、縱橫波速度比剖面與井間縱橫反射波成像剖面。
目前勝利油田已經形成了由井間地震方案設計、資料採集、資料處理、綜合解釋和相應的軟體系統組成的完整而實用的配套技術系列,建立了完整的井間資料處理生產流程,具備了井問地震生產能力,所提供的井間速度層析反演與反射波成像等成果可為井地聯合反演、油藏精細描述和油藏建模提供高解析度地震基礎資料。

套用價值

隨著油田勘探和開發進程的深入,基於常規地面地震、鑽、測井資料的解釋成果面臨更大的挑戰。井間地震技術的特點(觀測方式、解析度和探測距離)能很好地起到銜接地面地震資料解釋和鑽、測井資料解釋的作用,在時空域建立儲層點、面和體的關係,以滿足地球物理學家、地質學家和油藏工程師的技術需求。

採集工作方式

井間地震採集一般有3種工作方式,即共炮點觀測(固定震源位置;移動檢波器串)、共接收點觀測(固定檢波器串位置;移動震源)和共偏移距觀測(保持震源和檢波器的相對位置;並同時同方向移動)。以共接收點觀測方式為例,先根據接收井段設計,把一串包括多級三分量檢波器的檢波器組置放在井下某一深度上;再根據激發井段設計,震源從最深處的炮點開始激發,逐個炮點地向上移動,直至最淺的炮點為止。每個檢波器所接收的全部炮點激發的記錄稱之為共接收點道集(CRG)(圖17—46),也稱之為“扇”。完成一個扇之後將檢波器組提升到上一個深度段,進行同樣的激發一接收過程,如此重複進行直至完成全部井間
地震施工任務。
反過來,每個炮點激發,被全部檢波器接收後產生的地震記錄,稱之為共炮點道集(CSG)(圖17—47),顯然每個CSG都相當於一個地下炮點的非零偏移距VSP記錄。
井間地震

井間地震設備

井中震源是井問地震的關鍵設備。在20世紀80年代中期各國研製出數十種基於各種物理原理的井中震源。國外現有脈衝型和可控型兩大井下震源系列,包括爆炸、徑向輻射脈衝、電火花、機械脈衝、壓電型機電換能和控頻掃描振動等六種形式。它們依據不同的原理激發信號,雖然也能遵循井下作業要求,但在激發特性、可靠程度和適應能力等方面彼此間存在很大差別,有一定的適應範圍,所以在滿足使用者要求上有局限性。
震源的選擇應具備以下幾個特點:(1)無破壞性,保護井壁;(2)寬頻帶,高、低頻均不可少;(3)強能量,保障井間距足夠大;(4)可重複性且周期短,可重複性便於疊加,周期短提高效率;(5)耐高溫、高壓,適應井下的特殊環境;(6)高可靠性。
接收系統直接關係到數據質量、工作效率和採集成本,從工作效率出發多採用多級井下接收器。多級接收器主要有兩種類型:一種是基於流體耦合的多級水聽器拖纜;另一種為推靠式三分量多級檢波器。前者具有布置簡單和頻率回響高的優點,但缺乏推靠式感測器那種矢量波場的測量能力,且受管波的影響嚴重。多級三分量檢波器系統是以井下推靠方式記錄井壁粒子運動形成的矢量波場,有抑制管波能力,資料用途廣泛,但它的記錄效率不及水聽器拖纜。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