井沿輕便鐵路

井沿輕便鐵路,自貢市境內鐵路。

1938年,井鄧鐵路開始鋪設鋼軌。由於戰時因素,有一部分鋼軌未能按時運到,只建成自流井東興寺至沿灘黃天壩官倉一段,因此取名“井沿輕便鐵路”。這段鐵路於1940年1月正式投運,全長15千米,每日可運鹽1200擔,運煤150包(每包252公斤)。

清光緒三十二年(1906),富順人孫樹南在瀘州為官時,曾與緝私部隊安定營軍官樵甫商議修築井(自流井)鄧(鄧井關)鐵路,並著說明書呈四川總督錫良,可惜未得結果。
民國8年(1919),四川鹽運使張英華(即張月笙)再次發起修築井鄧鐵路。重慶聚興誠銀行接到承辦任務後,代聘德國工程師施和斯擔任勘測施工,因種種原因工期一再延誤,最終井鄧鐵路再次擱淺。
民國13年(1924)10月,四川鹽運使署成立井鄧鐵路籌備處,擬建自流井至鄧關和自流井經威遠至資中的鐵路。不過,當時四川軍閥混戰,籌款相當困難,修建鐵路的計畫也只是一紙空文。
抗日戰爭開始後,自貢鹽場奉命“增產趕運”,以解決軍需民食,四川鹽務管理局(1939年更名為川康鹽務管理局)決定將修建井鄧鐵路提上議事日程。1938年,井鄧鐵路開始鋪設鋼軌。由於戰時因素,有一部分鋼軌未能按時運到,只建成自流井東興寺至沿灘黃天壩官倉一段,因此取名“井沿輕便鐵路”。後來,由於釜溪河新造船閘通航,河運效率提高2倍以上,再加之這條鐵路坡陡彎急,車輛制動裝備不良,事故嚴重,運價成本過高,遂停止使用,後被拆毀。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