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井欄屋
- 行政區類別:湖北省通城縣
- 地理位置:湖北省東南部
- 方言:贛語大通片
井欄屋歷史,井欄屋前景,
井欄屋歷史
井欄屋位於湖北省東南部的湘、鄂、贛三省交界處,別稱銀邑,簡稱雋,於宋神宗熙寧五年(1072)始置井欄屋,距今已有近千年歷史。全縣版圖面積1140平方公里,總人口50萬,轄11個鄉鎮,183個行政村(社區)。
龍窖山,今名藥姑山,位於大坪鄉境內,主峰海拔1261.1米,山體呈東西走向,總面積200多平方公里,處通城、崇陽、赤壁和湖南臨湘之間。南至通城雋水城區25公里,東至崇陽天城35公里,北至赤壁市區35公里,西至臨湘市區60公里。2001年,中國(廣西)瑤學會近百名專家學者聚集龍窖山,召開瑤族專題研究會,通過數年的實地考察和調查分析,確認龍窖山(藥姑山)是瑤族歷史上早期的千家峒,是全球300萬瑤胞的精神家園,是極其少見的瑤族文化遺產。
井欄屋前景
長期以來,瑤族是一個受封建統治壓迫極深、被迫不斷遷徙的民族,他們“吃過一山又他徙”。自元代後期,龍窖山(藥姑山)的瑤民則從北向南,入湘黔,越兩廣,沒有停止過遷徙活動,甚至飄洋過海,成為一個跨國民族。如今,大部分的瑤民雖已遷走,但他們在龍窖山(藥姑山)留下的物態化的山水風物、歷史遺址,制度化的宗教儀式、瑤族風情,觀念化的歌舞說唱、禮儀禁忌等,與通城的自然環境和楚漢文化交融匯合,遺存下來了較為完整的瑤族文化區域,形成了獨特的文化內涵。
我縣把瑤文化作為對外宣傳的文化品牌進行打造,先後多次邀請省、市專家組織專門的工作組,對瑤族非物質文化遺產進行了收集整理,對相關的民間藝人作了深入調查,其中瑤族舞蹈《拍打舞》早在1988年就獲湖北省民間歌舞電視大獎賽金獎並出訪民主德國演出,2007年又被列為全省首批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2009年新版《拍打舞》參加全國在山西大同舉辦的少數民族藝術節,一舉捧得金獎,2011年初參加湖北電視台《壟上行》農民春晚,獲最佳節目和觀眾最喜愛的節目兩個一等獎,年底赴廣東連南參加全國第四屆瑤族文化節並獲銅獎。《盤王舞》、民俗舞蹈《花棍舞》、民間舞蹈《採蓮船》、民歌《千家峒歌》等被列為縣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名錄。2013年,為了保護和開發利用瑤文化,我們辦了八件大事。一是投資115萬元拓寬了一條4公里的進寨公路和貫通了一條6公里的景區盤山公路;二是投資60萬元按瑤族風格改造了13戶居民的房屋,形成了民俗一條街;三是成立了藥姑山瑤族文化研究學會並開展了一系列的研討活動;四是組織省、市、縣文物專家對龍窖山(藥姑山)重要瑤民遺址進行了考古勘探,形成了全面、系統的考察報告;五是以圖文並茂的形式從八個方面編印了畫冊《瑤鄉藥姑山》,向社會廣泛宣傳;六是拍攝了一部微電影《瑤家姐妹》和一個宣傳片、創作和制錄了一首瑤歌;七是建立了一個網站,實現了與全國瑤鄉文化的網上連結;八是在內沖瑤族村建立了瑤族文化民俗館,將收集和遺存的瑤族文物展示其中。
為了傳承、弘揚優秀的瑤族文化,加強民族團結,彰顯通城地域文化特色,提高區域綜合競爭力,推進湖北文化強省的建
設,今特具文向省民協申報湖北省“龍窖山(藥姑山)瑤文化之鄉”,使之成為湖北文化品牌集群中的又一亮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