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龍根(中藥)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2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五龍根,中藥名。為桑科植物掌葉榕Ficus simplicissima Lour.var.hirta(Vahl.)Migo的根或根皮。植物掌葉榕,分布於我國分布雲南、貴州、廣東、廣西、福建等地。具有祛風濕,壯筋骨,去瘀,消腫之功效。主治風濕痿痹,勞傷,浮腫,跌打損傷,婦人經閉,白帶,乳少。

基本介紹

  • 中文學名:五龍根
  • 別稱:五爪龍《生草藥性備要》,九龍根《本草求原》
  • :植物界
  • :被子植物門
  • :雙子葉植物綱
  • :蕁麻目
  • :桑科
  • :榕屬
  • :掌葉榕
  • 分布區域:我國分布雲南、貴州、廣東、廣西、福建等地
  • 採收時間:8月後
入藥部位,性味,歸經,功效,主治,相關配伍,用法用量,藥理作用,使用注意,炮製,採集加工,炮製方法,藥材性狀,形態特徵,生長環境,相關論述,

入藥部位

根或根皮。

性味

味甘、微苦,性平。

歸經

入肝、腎經。

功效

祛風濕,壯筋骨,去瘀,消腫。

主治

風濕痿痹,勞傷,浮腫,跌打損傷,婦人經閉,白帶,乳少。

相關配伍

1、治風濕痛,佛掌榕根二兩,豬蹄(七寸)半斤,黃酒二兩。加水適量,煎取半碗,分兩次服,每隔四至六小時服一次。(《福建民間草藥》)
2、治勞力過度,佛掌榕根一兩,墨魚一隻。酌加黃酒二兩,煎服。(《福建民間草藥》)
3、治經閉,產後瘀血腹痛,佛掌榕根一至二兩。酒水煎服。(《福建中草藥》)
4、治睪丸腫大,粗葉榕鮮根二至四兩。水煎服。(《福建中草藥》)
5、治白帶,粗葉榕乾根二兩。水煎服。(《福建中草藥》)
6、治瘰癧,粗葉榕乾根二至三兩。水煎服。(《福建中草藥》)

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0.5-1兩;或浸酒。
外用:煎水洗。

藥理作用

祛痰、平喘作用。

使用注意

本品苦、溫易燥,燥熱陰虛者用時注意配伍。

炮製

採集加工

8月後採收。

炮製方法

淨劑,揀去雜質、洗淨。切制,取淨劑,浸透、切段、曬乾。篩出灰屑、即可入藥。

藥材性狀

本品褐色,乾品的根皮可呈略捲筒狀。味甘、微苦、以味甘者為佳。

形態特徵

植物掌葉榕,別名丫楓小樹、鴉楓《植物名實圖考》,火龍葉《嶺南採藥錄》,佛掌榕、牛奶子、毛桃樹、三龍爪、熊掌草、三叉刀、牛奶水。灌木或小喬木,高2-8米,有乳汁,枝、葉、葉柄和花托均被銹色或淡黃色剛毛。單葉互生;卵形、橢圓形至矩圓狀披針形,長8-25厘米,先端漸尖,基部狹,渾圓或心形,邊緣有鋸齒,全緣或3-5深裂,兩面均粗糙,但沿主脈上有剛毛,基生葉脈3-7條,側脈5-7對;葉柄粗壯,長2-7厘米;托葉卵狀披針形,長12-18毫米。花托(隱頭花序)球形,成對腋生,無柄或近無柄,直徑8-20毫米;基生苞片卵形,漸尖;雄花和雌花生在不同的花序托中;花被片各4;雄花有雄蕊2或3。小瘦果,骨質,有粗毛。

生長環境

生於山谷、水旁、密林及曠地上。

相關論述

1、《生草藥性備要》:“消毒疥,洗疳痔,去皮膚腫痛;根:治熱咳痰火,理跌打刀傷;浸酒:祛風,壯筋骨。”
2、《植物名實圖考》:“治風氣,去紅腫。”
3、《福建民間草藥》:“祛風解毒,化濕行氣。”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