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香血藤

五香血藤

五香血藤,中藥名。為木蘭科五味子屬植物華中五味子Schisandra sphenanthera Rehd. et Wils.的藤莖及根。植物華中五味子,分布於我國山西、陝西、甘肅、山東、江蘇、安徽、浙江、江西、福建、河南、湖北、湖南、四川、貴州、雲南東北部等地。具有舒筋活血,理氣止痛,健脾消食,斂肺生津之功效。主治跌打損傷,骨折,勞傷,風濕腰痛,關節酸痛,食積停滯,胃痛,腹脹,久咳氣短,津少口渴,月經不調,小兒遺尿,燙傷。

基本介紹

  • 中文學名:五香血藤
  • :植物界
  • :被子植物門
  • :雙子葉植物綱
  • :毛茛目
  • :木蘭科
  • :五味子屬
  • :華中五味子
  • 採收時間:全年
別名,入藥部位,性味,歸經,功效,主治,相關配伍,用法用量,炮製,鑑別,貯藏,形態特徵,生長環境,藥理作用,

別名

大血藤、紫金藤、鑽骨風(《貴州草藥》),小血藤,岩枇杷、內風消、野五味子藤(《湖南藥物志》)。

入藥部位

植物華中五味子的藤莖及根。

性味

味酸,性溫

歸經

入肝、肺、胃經。

功效

舒筋活血,理氣止痛,健脾消食,斂肺生津。

主治

跌打損傷,骨折,勞傷,風濕腰痛,關節酸痛,食積停滯,胃痛,腹脹,久咳氣短,津少口渴,月經不調,小兒遺尿,燙傷。

相關配伍

1、治跌打損傷、風濕腰痛,華中五味子根60g,酒500ml,浸泡l星期後,每服10ml,每日3次。(《浙江藥用植物志》)
2、治燒傷、燙傷,華中五味子根,洗淨曬乾,研為極細粉。用麻油調搽患處。(《浙江藥用植物志》)

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10~30g;或浸酒。
外用:適量,搗敷;或研末敷。

炮製

採集加工:全年可采,修除細枝小葉,切片,曬乾。

鑑別

藥材性狀:粒較小,直徑2~5㎜。表面棕紅色至暗棕色,乾癟,皺縮,果肉常緊貼種子上。種子1~2粒。以色紅、粒大、肉厚、有油性及光澤者為佳。

貯藏

曬乾貯於乾燥容器內,置於通風乾燥處。

形態特徵

落葉木質藤本,全株無毛,很少在葉背脈上有稀疏細柔毛。冬芽、芽鱗具長緣毛,先端無硬尖,小枝紅褐色,距狀短枝或伸長,具頗密而凸起的皮孔。葉紙質,倒卵形、寬倒卵形,或倒卵狀長橢圓形,有時圓形,很少橢圓形,長(3)5~11厘米,寬(1.5)3~7厘米,先端短急尖或漸尖,基部楔形或闊楔形,乾膜質邊緣至葉柄成狹翅,上面深綠色,下面淡灰綠色,有白色點,1/2~2/3以上邊緣具疏離、胼胝質齒尖的波狀齒,上面中脈稍凹入,側脈每邊4~5條,網脈密緻,乾時兩面不明顯凸起;葉柄紅色,長1~3厘米。花生於近基部葉腋,花梗纖細,長2~4.5厘米,基部具長3~4毫米的膜質苞片,花被片5~9,橙黃色,近相似,橢圓形或長圓狀倒卵形,中輪的長6~12毫米,寬4~8毫米,具緣毛,背面有腺點。雄花:雄蕊群倒卵圓形,徑4~6毫米;花托圓柱形,頂端伸長,無盾狀附屬物;雄蕊11~19 (23),基部的長1.6~2.5毫米,藥室內側向開裂,藥隔倒卵形,兩藥室向外傾斜,頂端分開,基部近鄰接,花絲長約1毫米,上部1~4雄蕊與花托頂貼生,無花絲;雌花:雌蕊群卵球形,直徑5~5.5毫米,雌蕊30~60枚,子房近鐮刀狀橢圓形,長2~2.5毫米,柱頭冠狹窄,僅花柱長0.1~0.2毫米,下延成不規則的附屬體。聚合果果托長6~17厘米,徑約4毫米,聚合果梗長3~10厘米,成熟小槳紅色,長8~12毫米,寬6~9毫米,具短柄;種子長圓體形或腎形,長約4毫米,寬3~3.8毫米,高2.5~3毫米,種臍斜V字形,長約為種子寬約1/3;種皮褐色光滑,或僅背面微皺。花期4~7月,果期7~9月。

生長環境

生於海拔600~3000米的濕潤山坡邊或灌叢中。分布於我國山西、陝西、甘肅、山東、江蘇、安徽、浙江、江西、福建、河南、湖北、湖南、四川、貴州、雲南東北部等地。

藥理作用

1、抗氧化作用。
2、抗肝損傷作用。
3、抗菌作用。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