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象社區

五象社區位於南寧市良慶區西南面,轄區以私宅、商住小區為主體,屬混合型社區,東與玉泉社區毗鄰,南與玉龍社區交界;西靠良鳳江森林公園;北與銀海社區毗鄰。主要街道35條,轄區面積約0.9平方公里,總人口數20489人,其中,戶籍人口1223人,流動人口14266人。轄區共有企事業單位65家,個體經營戶1000戶,居民住宅樓共2159棟。

基本介紹

  • 中文名:五象社區
  • 人口:20489人
  • 轄區面積:0.9平方公里
  • 地址:南寧市良慶區西南面
社區介紹,飲食習俗,指導思想,社區風氣,

社區介紹

五象社區
社區於2002年6月成立,現有各類工作者、協管員17人,社區內建有1080平方米的社區休閒活動中心、社區文體活動中心。社區黨支部現有黨員49名,駐社區單位黨員9人,流動黨員28人。雙重管理黨員1人。社區先後被南寧市政府授予“南寧市2008年度先進集體”、南寧市人口與計畫生育領導小組授予“2010年度創建計畫生育兩無一提高活動達標單位”、被良慶區政府授予“2010年度安全生產先進集體”、 被城區防邪領導小組授予“無邪教”社區、被大沙田街道授予計畫生育工作先進集體,被大沙田街道授予“2010年度創建全國衛生城市先進單位”等多項光榮稱號。
社區針對轄區特點,把推進“五園一灣家園”(即陽光家園、愛心家園、康樂家園、學習家園、和諧家園、紅色港灣家園)、私宅物業化管理工作作為新時期社區各項工作的兩大抓手,大力推進社區物質文化陣地建設,充分發揮社區黨組織的戰鬥堡壘和黨員的先鋒模範作用,針對轄區流動人口多的特點,建立健全社區“雙流人員”服務管理長效機制,通過社區片區化管理,以“二圖三冊”(社區平面圖、黨員民情聯絡員分布圖)《流動黨員登記冊》《流動人口登記冊》《企事業單位暫住人口登記冊》)為依託,努力構建“一社區一特色”的基層黨建工作新格局。
一、社區充分利用轄區資源優勢,以打造“五園一灣家園”為活動載體,通過邀請優秀“五老人員”在黨員民眾中做經驗交流,樹立典型。在工作人員中推行“延時服務”,組織黨員外出參觀學習,為黨員相互學習,相互交流、勞逸結合提供了好的平台。
二、開展與共建單位五聯工作法、“我為下崗失業居民再就業做貢獻”、“真心辦實事、熱心換民心”活動,提高了居民對社區的工作滿意度和公信度。以社區再就業服務中心為依託,創辦了以黨員教育培訓中心為主要內容的社區為民服務中心。
三、積極開展矛盾排查與調處工作。設立“意見反饋箱”,居民可以隨時在“意見反饋箱”上反映問題,社區在職責範圍內盡力解決,並及時將處理結果在宣傳欄公開貼上。
四、在改善小區環境上,積極組織轄區學校,對巷道、小區進行了徹底整治,在小區的垃圾箱上設立溫馨提示,利用小區黑板報,宣傳居民公約內容,建立衛生保護長效機制。
五、在扶貧幫困工作方面,通過發放“愛心卡”、“致愛心人士的一封信”,走訪貧困居民家庭,使真正貧困的家庭享受政府最低生活保障金和廉租住房補貼,使黨的政策真正惠及於民。對於一些社區解決不了的問題,通過與相關部門的溝通協調,形成上下互動,左右聯動,形成了合力加以解決。
在良慶區黨委、政府和大沙田街道黨工委、辦事處的堅強領導,堅持以人為本,科學謀劃,抓搶機遇,銳意進取,努力創建一個社區治安良好、管理有序、鄰里和睦、環境優美、文明和諧向上的新型社區

飲食習俗

建國前後,民眾以高粱、大豆、穀子為主食,1978年以前,以玉米餅、地瓜乾麵窩窩為主。改革開放以後,白面膜成為人們的主食。一日三餐還有肉,生活條件大大改善。各種青菜一年四季不斷,迎來送往還離不開酒。人們生活講究營養,魚、肉、蛋、奶消費日益增加。煙、酒、糖、茶家家必備。每逢婚嫁喜慶,宴席講究色、香、味、營養價值。宴席檔次逐年升級,每席上菜有10個、12個、16個、24個不等。

指導思想

五象社區在良慶區區黨委、政府和華強街道黨工委、辦事處正確領導和具體指導下,充分發揮黨支部核心作用,堅持以“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以社區服務為龍頭、以服務居民為重點,以“服務南博會,創建全國文明城市”為主線,圍繞“服務”兩字做文章,不斷探索創新社區工作。

社區風氣

五象社區內治安狀況較好,民風樸實,鄰裡間和睦相處,絕大多數居民愛國守法,熱心公益,如冬季鏟冰掃雪,能自願參加。鄰裡間發生緊急事件(生病等)能熱心相助。居委會一直注重對提高居民素質進行宣傳教育工作,尤其是注意心理健康的宣傳教育,引導居民正確認識、理解下崗失業, 從黨和政府對困難群體的關心、照顧和幫助方面去體會社會主義國家的優越,再反思個人應如何愛國,如何替國家排憂解難,樹立新的就業觀念,積極再就業。願望是使居民民眾與政府和諧,大家同心協力,建設好社區、首都、國家。教育、啟發居民在享有自己權利的同時,還要進公民應盡的義務。通過潛移默化的影響,逐步提高居民民眾的全面素質是一項任重道遠的工作,但這是搞好社區各項工作的基礎,一定實實在在堅持下去。 2006年5月10日貼出玉河改造公告,於1個月內完成拆遷工作.涉及社區705戶居民。已於2006年6月底玉河拆遷搬走。 2006年9月雨兒胡同3、5、7號開始微循環。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