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裂黃連

五裂黃連

五裂黃連,為毛茛科多年生草本植物,根狀莖黃色。具多數鬚根,多歧聚傘花序,生花約6朵,黃綠色或白色。生海拔1700-2500米間的密林下陰處。該種數量很少,因此在商品中幾不占什麼地位。自然種群數量過少,自1956年在金平發現本種後,很少再採到本種的標本,說明本種的分布極為局限,可能僅有很少居群和個體,因此應保護好原生環境,嚴禁採挖。

基本介紹

  • 中文學名:五裂黃連(植物分類學報)
  • 拉丁學名:Coptis quinquesecta W. T. Wang
  • 別稱:野黃連
  • :植物界
  • :子植物門 Angiospermae
  • :雙子葉植物綱 Dicotyledoneae
  • 亞綱:原始花被亞綱 Archichlamydeae
  • :毛茛目 Ranales
  • 亞目:毛茛亞目
  • :毛茛科 Ranunculaceae
  • 亞科:唐松草亞科 Subfam. Thalictroideae
  • :黃連族 Trib. Coptideae
  • :黃連屬 Coptis
  • :五裂黃連
  • 分布區域:雲南
  • 分類系統:恩格勒系統,1964
形態特徵,產地分布,生長習性,化學成分,藥用價值,保護現狀,

形態特徵

根狀莖黃色,具多數鬚根。葉5-6;葉片近革質,卵形,長7-15.5厘米,寬5.5-12厘米,五全裂,中央全裂片菱狀橢圓形至菱狀披針形,長5.5-12厘米,寬2.8-5厘米,頂端漸尖至長漸尖,羽狀淺裂或深裂,邊緣具極尖的銳鋸齒;側全裂片形狀似中央全裂片,但較小,長4.5-10厘米;最外面的全裂片斜卵形至斜卵狀橢圓形,長2.8-7厘米,頂端漸尖或急尖,不等的二中裂或二深裂,兩面的葉脈隆起,除表面沿脈被短柔毛外,其餘均無毛;葉柄長13.5-25厘米,無毛。花葶在果期時較最長葉稍短,長23-28厘米;多歧聚傘花序,生花約6朵;下部苞片輪廓長圓形,中部三裂或幾櫛形,長約1.4厘米,寬3-5毫米,上部苞片披針狀線形,具尖鋸齒,長6-7毫米,寬約1.5毫米。聚合果稀疏;果梗長2.3-7厘米,無毛;蓇葖3-6,長圓狀卵形,長約6毫米,心皮柄約與蓇葖等長,被微柔毛。5月結果。

產地分布

產雲南金平。

生長習性

生海拔1700-2500米間的密林下陰處。

化學成分

五裂黃連:小檗鹼(Berberine)含量5.24%,尚含其他生物鹼如:巴馬亭(Palmatine) 、藥根鹼(Jatrorrhizine)、木蘭花鹼(Magnoflorine)等。

藥用價值

五裂黃連的根莖為藥材黃連的藥材基原之一,由於該種數量很少,因此在商品中幾不占什麼地位。

保護現狀

【種群狀況】 高度瀕危。
【致威因素】自然種群過小。
【保護價值】根狀莖有與黃連相同的藥用用途。
【保護措施】自1956年在金平發現本種後,很少再採到本種的標本,說明本種的分布極為局限,可能僅有很少居群和個體,因此應保護好原生環境,嚴禁採挖。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