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葉懸鉤子(學名:Rubus quinquefoliolatus Yü et Lu)是薔薇科,懸鉤子屬的落葉灌木,莖直立、具腺毛,葉互生,邊緣鋸齒,有葉柄;托葉與葉柄合生,不分裂,宿存,離生,較寬大,花兩性,聚傘狀花序、花萼;萼片直立或反折,果時宿存;花瓣稀缺,白色或紅色;雄蕊多數,心皮多數,有時僅數枚,果實為由小核果集生於花托上而成聚合果,種子下垂,種皮膜質,花期4-5月,果期6-7月。
產雲南、貴州。生山坡、溪邊疏密林下或分水嶺雜木林中,海拔1550-2450米。
(概述圖參考來源:中國自然標本館)
基本介紹
形態特徵,生長環境,分布範圍,近種區別,栽培技術,
形態特徵
攀援灌木,高約1.5米;枝圓柱形,灰棕褐色至紫褐色,幼時有柔毛,老時脫落,疏生皮刺。
葉常為掌狀5小葉,橢圓狀披針形或菱狀披針形,長3-7厘米,寬1-2.4厘米,頂端漸尖至尾尖,基部楔形,兩面僅沿葉脈具柔毛,邊緣有粗銳鋸齒和重鋸齒;葉柄長2-4厘米,具柔毛,小葉無柄或幾無柄;托葉線狀披針形,著生於葉柄基部,僅基部與葉柄連合或近分離,微有柔毛,常不分裂。
花常單生於側生小枝頂端;花梗長2-3.5厘米,無毛;苞片與托葉相似;花直徑1.5-2厘米;花萼外面無毛,僅於內萼片邊緣具絨毛,無刺或有稀疏針刺;萼片卵狀披針形或三角狀披針形,頂端尾尖,全緣,稀內萼片2-3淺條裂,在果期直立;花瓣卵形或橢圓形,白色,微有柔毛,幾無爪,比萼片短得多;雄蕊單列,花絲寬扁;雌蕊10-15,花柱基部和子房均有淺黃色長柔毛。
果實半球形,包藏在萼內,直徑1-1.5厘米,紅色,與宿存花柱基部均具長柔毛;核長達4毫米,有皺紋。
花期4-5月,果期5-6月。
生長環境
生山坡、溪邊疏密林下或分水嶺雜木林中,海拔1550-2450米。
分布範圍
產雲南、貴州。
近種區別
本種和掌葉懸鉤子R. pentagonus Wall. ex Focke相近,但後者常為掌狀3小葉;葉 柄、花梗或小枝有腺毛;花萼具稀疏不等的針刺和腺毛;果實無毛。
又和R. alpestris Blume 區別在於後者枝、葉柄和花梗均無毛,但有腺毛;花單生或成少花疏鬆圓錐花序;苞片常3 裂;花萼具柔毛;果實無毛,三者可以區別。
栽培技術
整地
整地是指翻耕鬆土、清除雜草、平整土地和施肥。施肥以底肥為主,施用量可視土壤肥沃程度而定。正常情況下,每公頃施有機肥10"8'噸-200噸,翻人土中。定植前30天-45天內施加磷肥,用量每公頃180公斤-240公斤,鉀肥每公頃120公斤,耙人土內。對酸性土施石灰,可得到很好改善。栽培時問春季和秋季都可。春季裁最好選在4月初。秋季最好在枝條生長停止時進行,也就是霜降到來之前。懸鉤子栽植的行距為2.5米-3米,株距為0-5米-0.75米,如果種苗充足也可降為0.25米-0.35米生長結果表明,株距05米-0.75米,需要3年-4年懸鉤子完全占滿行間f若株距0.25米-0.35米,則第二年就能占浦行問,並且在第三年可結果收穫。
培育
1.撫育主要是鬆土和鋤草。春季要進行一次行間鬆土和行內的鋤草管理夏季根據土壤的板結程度和雜草生長情況進行整地,通常情況下,要在收果前捕2次-3次行內和行間鬆土。果實採收後要進行1次鬆土和2次中耕管理,因為在漿果採收過程中行間土壤嚴重踏實,雜草叢生,所以要進行鬆土和中耕。夏初季節要清除衰弱和損傷的部分根櫱,去掉多餘枝條以防過密。還要剪除已結過果的兩年生枝條,這項工作必須在收果後立即剪除,同時把多餘的、折斷的和有病的一年生枝條全部剪除。2扶縛。扶縛也是懸鉤子田問管理的重要內容。扶縛就是利用支架將懸鉤子莖幹直立,避免結果後嚴重壓彎,通過扶縛可有效地提高果實質量和產量。
採收
採摘懸鉤子要適時進行,切不可超前也不可拖後。一般在成熟後的一二天採收。漿果採摘要帶果托和部分果柄。採收的漿果最好保存在接近0:C的冰櫃里,相對濕度在90左右,在這樣的溫度和濕度條件下,可保藏1周左右。利用冷庫等冷藏設施可選到長期保存漿果的目的。
懸鉤子種植季節
不分南北,氣溫在0℃以上時都可以栽植,但以春秋兩季為好。春季在3月中旬至4月下旬,秋季在10月中旬至11月下旬為栽植最佳時間。春季栽植的當年有少量掛果,秋季栽植的翌年夏季多數能掛果,第3年進入盛果期,可連續結果30年以上。
盆栽懸鉤子要選用口徑30厘米以上的大盆,每盆一株,並在每年的春季或秋季換盆,栽植3年以上的懸鉤子要換上口徑40至50厘米的大缸,才能保證產量。植株根部要填入足夠的基肥,以腐熟的土雜肥為好。
懸鉤子種植方式
懸鉤子栽植方式有單株栽植和帶狀栽植。單株栽植適用於宅旁零星空地栽植,以及分櫱力較弱的黑山莓,單株栽植行株距均為2米;帶狀栽植適用於大面積栽植,帶狀栽植的行距為1.5米,株距為0.8米,每畝定植穴555個。北方埋土防寒地區的行距為2.5米,株距為0.3米,每畝定植穴330個。無論是單株栽植還是帶狀栽植,為了早日形成繁茂的株叢,儘早達到豐產株叢密度,以每穴栽2-3株為宜。
懸鉤子科學栽培
栽前要將苗木的根系在水中浸泡12-24小時,使根系吸足水分以利提高成活率。栽植的要求是深栽淺埋,深栽就是苗木的根系要距地面10-15厘米,淺埋就是在苗木周圍30厘米以內,覆土時不要超過苗木原有的土印。深栽是因為每年新生的根狀莖隨著樹齡增長而逐年上移,而下邊的根系會逐年老化,為保證樹體的正常生長,要深栽。淺埋的目的主要是為了縮短緩苗期,提高成活率。
懸鉤子春季栽植後,由於植株的營養中心在地下根部,而不是地上,一般需要1-2個月的時間才能抽出基生枝,這是懸鉤子與其他種類果樹不同的特殊性,所以調查懸鉤子的成活率宜在栽後2個月進行。秋栽後,懸鉤子的根系在土壤結凍前已恢復生長,而地上部分芽體進入休眠狀態不萌發,這樣不僅提高了成活率,而且為第二年的快速生長打下了良好的基礎,所以懸鉤子秋植的成活率要比春植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