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莊概況
據本村《周氏家譜》載,明朝初期,康姓始祖康九齡由山西攜眷遷此,在當時五條道的路口附近立村,命名“五股道”,沿用至今。後有張氏、姜氏自山西遷此定居。
全村地處魯西北大平原,地勢平坦,土壤肥沃,水利條件得天獨厚,境內盛產小麥、玉米、棉花。
境內交通便利,北靠新、老兩條臨高路,南依臨博路,五一路穿境而過,與斗松路相交,該村粉末冶金廠達20餘家,已成為該村支柱產業。
2000年,全村共有520戶,總人口1846人,人口自然增長率3‰,現有康、張、王、姜、耿、宋、李、吳、陳、林、方、秦等12個姓氏,均為漢族。
1949年,農村經濟總收入96萬元,1978年,農村經濟總收入137.5萬元,2000年,農村經濟總收入1800萬元, 人均純收入2210元,完成社會固定資產投入320萬元,全村純收入350萬元。
該村是全市聞名的強村之一,2000年農村經濟總收入位居全市前列,1997年,被山東省評為農業普查先進單位, 該村民兵連被聊城軍分區授予先進民兵連稱號;1998年, 被聊城市委、市政府授予綜合治理先進單位稱號;該村還多次榮獲臨清市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先進村、文明村莊、安全文明村等稱號;2000年,被臨清市委授予先進黨支部稱號。
大事記
1943年春,該村村民陳和玉被侵華日軍無辜刺傷,險些喪命。
1945年3月,村民王長興第一個加入中國共產黨。
1946年春,成立中共五股道村第一屆黨支部委員會,康保德任書記。
1952年3月,康保德等8戶村民成立農業生產互助組。
1957年3月,建木業組造紙廠,為該村第一個副業項目。
1958年春,濟南軍區司令員楊得志來該村視察民兵建設。
是年4月,建配電室一處,安裝50千伏變壓器1台,部分民宅通電。
是年8月,蘇聯專家來該村參觀“五一大鈴棉”,其棉株到國家農業部展出。
1964年,該村糧食單產突破千斤大關。
1978年秋,朝鮮農業部部長來該村參觀“魯棉一號”。
是年,宋清河等首批從事裝修行業。
1986年3月, 村民陳樹彬投資3萬元建起第一個農機件加工廠。同年5月,張廣貞辦起第一個粉末冶金廠。
1994年10月,省委副書記李文全來該村視察綜合治理工作。
1996年5月,該村投資22萬元,在村主要街道鋪上柏油路,並於次年安裝上路燈。
是年6月,康召青等6戶村民率先按上程控電話。
2015年,全村主要道路鋪上水泥路。
經濟發展
第一產業 新中國建立前,糧食畝產不足60公斤。1952年3月,康保德等8戶村民成立第一個農業生產互助組。 1955年,全村先後辦起了3個初級社,1957年,成立了高級農業生產合作社,當年打井20眼,挖溝4條,蓄水5000立方米,糧食畝產達到250公斤。
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後,全村實行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調動了村民的生產積極性,1983年,糧食畝產800公斤,比1978年增加200公斤。
為進一步提高糧食生產經濟效益,全村統一購進優質小麥良種(濟南17號),進行更新換代,並實行了統一灌溉。每年向國家提供優質商品糧35萬公斤。2000年,糧食畝產突破1000公斤大關,總產達到110萬公斤,實現農業總產值300萬元。
第二產業 該村工業始於高級社時期, 當時建起磚瓦廠、石灰窯各1處,從業人員30餘人,收入不足萬元,因各種原因時乾時停。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後,黨支部抓住發展機遇,根據本村特色,積極從占地、資金、技術、供電、供水等方面扶持粉末冶金加工業, 截止2000年底,全村粉末冶金廠達到17家,從業人員318人,實現產值300萬元,創利稅80萬元。
第三產業 1956年,由王朝瑞辦起第一個商店。之後,又陸續辦起磨坊、掛麵坊、豆腐坊,取得較微薄的經濟收入。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後,村黨支部大力引導民眾發展第三產業,目前已成為日用百貨、餐飲、運輸、維修、醫療等服務行業齊全的社會主義新村。
特色產業 該村村民從吊頂、刷塗料起步,發展裝修業。目前已發展成為一項新的產業, 從業人員達到400餘人,裝修業務遍及聊城市、德州市及河北省等地,年創產值240萬元。
社會進步
文教科技 1949前,民眾文化科技落後,學齡兒童入學率不足40%。新中國成立後,逐步改善辦學條件。1966年投資1萬元建起五股道國小。1970年投資3萬元,對國小進行擴建改造,告別了土台子、黑屋子的歷史,達到了校舍、課桌凳、操場、院牆、大門、廁所六配套。適齡兒童入學率達到100%。先後有30名學生考入大中專院校。
人民生活 新中國成立後,隨著農村經濟的發展,村民生活水平不斷提高,1957年全村人均糧食260公斤,人均純收入40元。1978年人均純收入206元。1982年實行農村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後,人民生活水平迅速提高,2000年人均純收入2100元,人均年末存款餘額5000元。多數村民已住上寬敞明亮的大瓦房。全村擁有各種客貨、農用機動車輛320輛,各種機車80輛,程控電話260部,彩色電視機350台。
村莊建設 1949年前,村內街道不整,破爛不堪,村民住房多以土石木結構為主,人均居住面積不足3平方米。 新中國成立後,逐漸以磚石結構代替。80年代後,大多利用鋼筋、 水泥預製件為主建房。近年來,部分村民已建起樓房,現人均居住面積26平方米。
組織建設
中共地方組織建設 1945年3月, 王長興加入中國共產黨,他是該村第一名中共黨員。1946年,成立了第一屆村黨支部,康保德任第一任書記。解放戰爭時期,在黨支部的領導下, 全村有30多名青年參軍參戰,100多名民工參加了濟南、淮海、平津等戰役的支前隊伍。 2000年,全村支部成員共有3名,全村共有黨員41名,被臨清市委授予“優秀黨支部”稱號。
基層組織建設 1947年3月, 成立五股道村農民協會,康保德任會長。解放戰爭時期,村政權帶領民眾積極參軍參戰發展生產支援前線。1955年,成立民主、大眾、紅心3個初級社, 社長分別是張立慶、王長興、張達祥。1957年,建立高級農業生產合作社, 孫樹旺任社長。1958年9月,成立人民公社,設立五股道村生產大隊,耿祿田任大隊長,下設6個生產小隊。1967年9月,成立五股道大隊革命委員會,耿樹松任主任。1984年12月,建立五股道村民委員會,設委員5人,耿樹成任主任,下設6個村民小組。1999年4月,經全體村民直選產生了村民委員會,村民委員會有7人組成,主任張立信,副主任耿樹成,委員康召青、耿樹太、張廣福、耿樹松、張雪英。民兵連長張廣福,治保主任康召瑞,婦女主任張雪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