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學名:五目斑鮃
- 拉丁學名:Pseudorhombus quinquocellatus
- 棲息環境:砂泥底、近海沿岸
- 棲息深度:80 - 100米
簡介,形態特徵,分布範圍,世界分布,地理分布,棲所生態,漁業利用,
簡介
科: | 牙鮃科 | 最大體長: | 20 cm |
模式種產地: | Madura Strait | 瀕危狀態: | 不在IUCN瀕危名單中 |
界: | 動物界 Animalia |
門: | 脊索動物門 Chordata |
綱: | 輻鰭魚綱 Actinopterygii |
目: | 鰈形目 Pleuronectiformes |
科: | 牙鮃科 Paralichthyidae |
屬: | 斑鮃屬 Pseudorhombus |
種: | 五眼斑鮃 P. pentophthalmus |
形態特徵
體長卵圓形; 兩眼均在左側;兩眼間具狹小骨脊,上眼稍較下眼稍前,上眼前方有凹陷。頭中型。口稍大;上頜延伸至下眼後下方,但未達後部邊緣,由背鰭起點至後鼻孔的直線切過上頜骨中部;上下頜齒大而疏,為大犬齒狀。鰓耙適長、堅硬且具鋸齒,呈櫛狀,第一鰓弓鰓耙數3-6 9-13。鱗中型,背鰭與臀鰭鰭條均被鱗,眼側被櫛鱗,盲側被圓鱗;左右側均具側線,鱗數74-79。背鰭起點在鼻孔前緣上方,軟條數68-72;臀鰭軟條數52-55;胸鰭短於頭長;尾鰭楔形。體褐色,體有許多環紋及小暗點,並具有5個大眼斑;盲側灰白色。
本魚體極扁平,略呈卵圓形;口大、眼大,雙眼同位於左側且間距極小。體為深褐色,有眼側具5個深色空心圓斑,尾鰭楔形,背鰭軟條68-76;臀鰭軟531-57枚;脊椎骨35-36個,體長可達20厘米。
分布範圍
世界分布
印度至西太平洋
地理分布
分布於印度-西太平洋區,西起東印度洋,東至菲津賓,北至中國台灣,南至澳洲西北部。中國台灣主要分布於西部及南部海域。
棲所生態
主要棲息於大陸棚砂泥質的海域。肉食性魚類,主要捕食底棲性的甲殼類或是其它種類的小魚。
漁業利用
經濟性魚種,一般漁法以一支釣、底拖網或延繩釣捕獲。肉質佳,以清蒸或紅燒食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