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渡國小校位於峨邊縣東北門,與樂山市沙灣區相鄰。於1993年從街村遷到工農村,學校有教學班16個(包含學前班2個),在校學生503人,其中一至六年級440人,其中有彝族學生152人,學前班63人,有專任教師36人,其中中學高級教師1人,國小高級教師13人,有省級骨幹教師1人,大學本科學歷3人,專科學歷30人。
基本介紹
- 中文名:五渡國小
- 創辦時間:1993年
- 所屬地區:峨邊縣東北門
- 教學班:16個
- 在校學生:503人
五渡國小一般指本詞條
五渡國小校位於峨邊縣東北門,與樂山市沙灣區相鄰。於1993年從街村遷到工農村,學校有教學班16個(包含學前班2個),在校學生503人,其中一至六年級440人,其中有彝族學生152人,學前班63人,有專任教師36人,其中中學高級教師1人,國小高級教師13人,有省級骨幹教師1人,大學本科學歷3人,專科學歷30人。
下五渡學校位於陽泉市開發區下五渡村,是一所規模中型、人才濟濟的國小。占地面積:4900平方米 生均:24.26平方米,建築面積:1300平方米 生均:6.44平方米。設有音、體、美、會議、計、影、舞等專用教室,切實保證了一無兩有的要求。學校始終堅持以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及十六大精神為指導,堅持“...
楊塔勇同學榮獲國小甲組男子100米比賽第二名和男子400米比賽第二名;葉永聰同學榮獲國小甲組男子鉛球比賽第二名和男子400米比賽第四名;劉文盛同學榮獲國小甲組男子1500米比賽第三名;五渡國小周文軒榮獲國小甲組男子跳高比賽第四名和男子跳遠比賽第五名。2011年11月:2010—2011學年度南雄市“美德少年”:謝飛鷹、...
陽泉市礦區亞美國小的前身為山西陽泉鋁礬土礦職工子弟學校,創辦於1968年,位於陽泉市開發區下五渡。在近四十餘年的辦學歷程中,全校教職員工憑著對教育事業的一腔熱血和對學生的關愛之情,頑強拼搏,伴隨著原山西陽泉鋁礬土礦歷經滄桑,克服重重困難,終於迎來了再鑄輝煌的機遇。學校占地面積7000平方米,自2006年元月...
亞美國小位於陽泉市開發區下五渡,前身為山西陽泉鋁礬土礦職工子弟學校,創辦於1968年。學校占地面積7000平方米,全校教職員工堅持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堅持科學發展觀,堅持教育創新,不斷深化教育教學改革,進一步規範學校的各項管理,湧現出了許多忠誠黨的教育事業、為人師表、鑽研業務、勇於創新...
2011年末,五渡鎮有幼稚園1所,在園幼兒55人,專任教師5人;國小5所,在校生355人,專任教師41人,國小適齡兒童入學率100%;國中1所,在校生367人,專任教師27人,國中適齡人口入學率99.2%,小升初升學率99.2%,九年義務教育覆蓋率達94.8%。科技事業 2011年末,五渡鎮有各類科技人才320人。文化事業 2011...
鐵馬國小 鐵馬國小前身是一間私塾,名為 “宙泰學校”。創建於1923年,由吳伍雲任校長,坐落在鐵馬村樓背窩裡,解放後改名為“鐵馬國小”。有4個年級(一至四年級),2個教學班,學生有鐵馬和五渡水兩個自然村,學生人數約60人。有2個教室和1個小廳,2個教師用房及一個簡陋的廚房。有教師3人。1975年發展為...
五渡國小,市十中,康達醫院,北山公園,沃爾瑪商圈 配套信息 綠化率:30% 車位1:1 暖氣:市政 供水系統:市政 土地年限:70 配套設施:教育:五渡國小,市十中 金融:建設銀行,工商銀行,商業銀行,農村信用社 醫療:康達醫院 公園:北山公園,康達園 商業:沃爾瑪商業圈 樓座展示:2#樓 兩個單元 每層兩戶 ...
截至2024年2月,峨邊彝族自治縣轄7個鎮、6個鄉:沙坪鎮、大堡鎮、毛坪鎮、五渡鎮、新林鎮、黑竹溝鎮、紅旗鎮、宜坪鄉、楊河鄉、新場鄉、平等鄉、金岩鄉、勒烏鄉。縣政府駐地沙坪鎮。地理環境 位置境域 峨邊彝族自治縣位於四川省樂山市西南部,峨嵋山南麓,大涼山北麓,樂山市與涼山彝族自治州結合部。北鄰峨眉...
陽煤亞美升華中心幼稚園位於陽泉市開發區下五渡亞美國小院內。它的前身是創建於1972年的鋁礬土礦幼稚園,2005年4月改制為陽泉煤業亞美升華中心幼稚園。現占地面積500平方米,教學班3個,其中大、中、小班各1個;寢室、活動室、辦公室、廚房各1個。大型玩具3件,配有電視、VCD、錄音機等,新增桌椅42套。發展歷史 ...
樂山市沙灣區軫溪鄉學校前身是1930年在軫溪場上“文昌宮”創辦的“軫溪口國民中心國小”。1952年更名為“樂山縣第七區十一學區中心國小”,下轄葫蘆、五渡兩所完小和紅星學校。40年代末和50年代初學校校址幾經搬遷,於1953年遷至“川主廟”,成為了今天學校的所在地,1958年又命名為“軫溪公社中心國小校”,2001年...
五渡河 屬桃河水系,位於城區北面,是城區與郊區的自然界河,南流五渡村,匯合注入桃河,沙土底質,全長6.8千米,河床寬20—30米。義井河 位於市區東面,發源於獅腦山,流經西峪掌、西峪村、大陽泉、義井至牡羊墅匯人桃河。全長10.5千米,底質沙石,河床寬30—50米。洪城河 位於城區西,是城區與礦區的...
2011年末,李廟鎮轄李廟、閆坪2個居民委員會滋坪、魚泉河、香石、星宿河、曉煙坪、五渡溝、全家灣、劉坪、石樁河、傅家坪、堰溝、櫟樺寨、南溝、磨坪寺、北溝、趙店、高家莊、沙坪、老君店、主山寨、東溝、齊家崗茅坪、胡家坪、水田坪25個村民委員會;下設71個村民小組。截至2021年10月,李廟鎮轄2個社區...
1958年,李家莊公社轄李家莊、馮家莊、漢河溝、黃沙岩、駝嶺頭、長嶺村、大西莊柳溝、余積糧溝、甄家莊、桃坡侯家溝、桑堰、石馬溝上五渡、下五渡、河坡17個生產大隊。1984年,李家莊鄉改轄17個村民委員會。1993年4月,陽泉市成立經濟技術開發區,上五渡、下五渡、河坡3個行政村劃歸市經濟技術開發區。2005...
1951年6月,四區的6個半鄉和六區的3個半鄉劃歸銀川市。原四、六兩區未劃歸銀川市的5個整鄉和2個不完整的鄉調整組建為6個鄉,區名改稱第四區,駐五渡橋。1955年,撤銷原有5個區,38個鄉合併為19個鄉 1956年,增設永華鄉。1958年9月,人民公社化,實行政社合一,撤銷鄉建制。永華鄉劃歸銀川市管轄,...
1984年,恢復掌政鄉,轄掌政、春林、孔雀、窪路、五渡橋、鎮河6個行政村。截至2011年末,掌政鎮轄掌政、孔雀、春林、五渡橋、窪路、楊家寨、鎮河、茂盛、鹹富橋、永南、強家廟、永固、橫城13個村民委員會;下設104個村民小組。區劃詳情 截至2021年10月31日,掌政鎮轄3個社區、12個行政村;鎮人民政府駐...
2011年末,告成鎮有幼稚園(所)9所,在園幼兒2507人,專任教師168人;國小13所,在校生4000人,專任教師312人,國小適齡兒童入學率100%;國中2所,在校生1596人,專任教師165人,國中適齡人口入學率、小升初升學率、九年義務教育覆蓋率均達100%。2011年,教育經費達3946萬元,國家財政性教育經費3946萬元,財政...
六渡碧波園度假村是十渡的一顆璀璨的明珠。它位於七渡孤山寨的對面,水域廣闊,面積達300多畝。碧波泛舟,您可欣賞十渡獨特的風光,群山環抱,高山峻岭倒映水中,神奇迷離。南側是陡峭石壁、高聳入雲;北側是細沙連灘,輕托碧水,人游水面,魚翔淺底,整個碧波園充滿著詩情畫意。仙峰谷 仙峰谷是十渡地區五渡橋東南的一...
十渡鎮地勢西高東低,是太行山脈北段最髙、最陡峭、最典型的喀斯特地貌岩溶峰林大峽谷。境內最高峰大窪尖位於西太平,海拔1276.5米,最低點仙峰谷電站位於五渡,海拔128.3米。氣候 十渡鎮氣候冬暖夏涼,年平均氣溫11.2℃,年平均降水量687.5毫米。水文 十渡鎮境內河道屬海河流域大清河水系。主要河道有二級河拒馬...
毛坪鎮,隸屬於四川省樂山市峨邊彝族自治縣,地處峨邊彝族自治縣域東北部,東與五渡鎮緊鄰,南與楊河鄉毗鄰,西與沙坪鎮相接,北與峨眉山市龍門鄉相鄰,鎮人民政府距縣城19千米,總面積76.94平方千米。元朝末期至明朝初期,毛坪鎮境域為永興場;1992年10月,鄉改鎮;截至2018年末,毛坪鎮有戶籍人口11412人;截至...
范店鄉(已撤銷),原隸屬於四川省樂山市沙灣區,地處沙灣區西南部,東、東北鄰龔嘴鎮、沙灣鎮,南隔大渡河與峨邊彝族自治縣五渡鎮相望,西至北連峨眉山市,鄉人民政府距沙灣城區約10.6千米,總面積49.31平方千米。清雍正初年,范店鄉境域屬嘉定府;2019年,范店鄉行政區域併入沙灣鎮;截至2018年末,范店鄉有...
1993年,平潭垴、上五渡、下五渡、河坡、王壠(石家莊)5個村劃歸陽泉市開發區。區劃詳情 截至2023年6月,郊區下轄3個鎮、4個鄉:蔭營鎮、河底鎮、平坦鎮、西南舁鄉、楊家莊鄉、李家莊鄉、舊街鄉,另有1個:開發區。共101個村,26個城市社區,區政府駐江正大街1號。地理環境 位置境域 郊區,位於山西省...
截至2011年末,兩河口鄉轄白竹科、張家、官坪、岩碧、朱家溝、田家、下洞街、五渡潭、筆架、兩河口、潭口、舊街、栗山坡、格溪14個行政村,下設92個村民小組。截至2014年10月31日,兩河口鄉轄14個行政村:白竹科村、張家村、官坪村、岩壁村、朱家溝村、田家村、下洞街村、五渡潭村、筆家村、兩河口村、...
要完善天橋東、育才路、平坦垴、上五渡、義井等舊城片區改造工程。啟動北大街、下站區域改造,加快16個城中村改造步伐。完成泉東路、廣陽路、桃南延伸路等續建工程,開工建設泉西路、獅腦山路,改造洪城北路、桃北東路、青年路。加快推進娘子關水源地保護、龍華口水電樞紐和北水南調工程建設,啟動娘子關供水管網改造...
崇禎十年(1637年),他們大會東林黨被害六君子的孤兒周茂蘭、魏學濂等於桃葉渡。方以智和陳梁曾寫長詩紀事,為東林黨揚聲吐氣。這時阮大鋮寄居南京,談兵說劍,聯絡各方,希圖再起。崇禎十二年(1639年),陳貞慧與吳應箕共同起草驅逐阮大鋮的宣言《留都防亂公揭》。公揭以東林創始人顧憲成之孫顧杲以及黃宗羲為首署名...
依《汝陽縣地名故事》及小店《馬氏族家譜》印證,大明洪武初年(1368年),將侍郎馬添自山西文水縣五渡溝移民“紫邏至左村”,半間房子開飯店,施恩移來鄉鄰,故更名小店,村落又漸漸形成。因系魚米之鄉,明末清初人口迅速膨脹,同治初年始築“紫麓寨”,村圍寨壕深6米,牆底厚10米,頂寬2米,寨垛厚0.5米,寨牆...
11月,赴京郊房山五渡寫生。2008年3月畫家范揚由北京工藝美術出版社出版《激揚江山2006~2007中國國家畫院范揚工作室教學文獻集》。4月,率范揚工作室學員及隨行人員約40人赴皖南寫生,得稿28件。7月,“又見皖南──2008中國國家畫院范揚工作室寫生集”由北京工藝美術出版社出版。9月,隨國家畫院採風團赴貴州寫生。
楊河鄉,隸屬於四川省樂山市峨邊彝族自治縣,地處峨邊彝族自治縣東部,東接五渡鎮,南鄰平等鄉,西連新林鎮、沙坪鎮,北交毛坪鎮,鄉人民政府距縣城37千米,總面積113.19平方千米。民國時期,楊河鄉境域為奴隸制社會;1984年3月,公社改鄉;截至2018年末,楊河鄉有戶籍人口4141人;截至2020年6月,楊河鄉下轄4個...
龔嘴鎮(已撤銷),原隸屬於四川省樂山市沙灣區,地處沙灣區西南部邊緣,大渡河北岸,東與軫溪鄉、葫蘆鎮、牛石鎮、銅茨鄉接壤,南隔大渡河與峨邊彝族自治縣五渡鎮相望,西與范店鄉為鄰,北與沙灣鎮交界,鎮人民政府距沙灣城區約15.1千米,總面積40.08平方千米。1951年3月,龔嘴鎮境域設紅星鄉;2019年,龔嘴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