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書籍記載,沿革,服制,
書籍記載
《宋史·輿服志四》:“一品、二品冠五梁,中書門下加籠巾貂蟬。”
明·王世貞《觚不觚錄》:“見上由東階上,而大璫四人皆五梁冠祭服以從。竊疑之。”
概述圖為山東博物館2012年在“斯文在茲—孔府舊藏服飾特展”中的展品之一——明代五梁冠。
沿革
梁冠,也叫進賢冠。進賢冠也是中華服飾藝術史上重要的冠式,在漢代已頗流行,上自公侯、下至小吏都戴進賢冠,魏晉南北朝繼之,在唐宋法服中仍保有重要地位,但其形式也在變化之中,到明朝演變為梁冠。
服制
梁冠上的梁數目象徵地位等級差異,在不同的時代有不同的服制。
漢代:五梁冠最早見於漢代,但因不和禮制,僅為叛逆者所服。
晉代:五梁冠由三梁冠基礎上改動而來,最初僅為帝王專用。
宋代:一品、二品可戴五梁冠(《宋史·輿服志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