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村遺址

五村遺址

五村遺址位於山東省東營市廣饒縣城東、經緯大廈北約50米處,保護標誌碑立於遺址西部邊界中心處,遺址東西約373米、南北約603米,總面積約224919平方米。文化層厚3—5米,包含物十分豐富。遺蹟有墓葬、灰坑等;遺物陶器、骨蚌器等。陶器最為豐富,有鼎、豆、缽、罐、杯等,以夾砂陶為主,泥質陶次之。彩陶比較發達,彩繪陶也有發現。彩陶多施於豆、鼎、壺、罐等。色彩有紅、深赭、白等。千年文物,彰顯著遠古時代人們的聰明智慧,也為研究廣饒一帶在5000多年前古代社會的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提供了豐富可靠的資料。1981年文物普查時發現;2006年12月7日,山東省人民政府將其公布為第三批省級重點文保單位;

2013年5月,五村遺址被國務院核定公布為第七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五村遺址
  • 地理位置:廣東省東營市廣饒縣
  • 編號:7-0239-1-239
  • 所處時代:新石器時代、戰國、漢
  • 保護級別第七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 批准單位: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
考古發掘,建築布局,文物遺存,遺址價值,遺址保護,其他,

考古發掘

1985年秋至1986年春,為配合臨淄30萬噸乙烯工程,山東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與廣饒縣博物館聯合對遺址進行鑽探和試掘,開探方36個,文化堆積厚約2米,發掘面積700餘平方米,共清理大汶口文化、周代、漢代等時期灰坑(溝)580餘個,墓葬106座,居住址、燒土面等10餘處,共出土玉石器、骨器、蚌器、陶器、銅器等文物160餘件。清理周至漢代的灰坑近30個,水井1眼,墓葬30座。

建築布局

遺址東西約373米、南北約603米,總面積約224919平方米。中部高,四周低,呈台形堆積,是一處以新石器時代大汶口文化遺存為主要文化內涵的古文化遺址。文化層厚3—5米,包含物十分豐富。遺蹟有墓葬、灰坑等;
大汶口文化灰坑填土較純淨,土質疏鬆。墓葬分布密集,多在遺址中心區東北部50平方米的範圍內,均為長方形土坑豎穴,大小僅可容身,頭向以東北和東西向為多,少數西向或西南向。葬式為仰身直肢,大多數為單人葬,合葬墓僅5座, 其中成年男女合葬墓1座,其他為母子合葬墓或兒童合葬墓。在68 個可辨年齡的個體中有32個少年個體,葬式和葬俗與成年人相同。流行遷葬,有拔牙和頭骨人工變形的習俗。38座墓(占50%)有隨葬品,一般2~3件,多者4件。

文物遺存

遺物陶器、骨蚌器等。陶器最為豐富,有鼎、豆、缽、罐、杯等,以夾砂陶為主,泥質陶次之。器表處理以素麵為主,多數磨光。有的裝飾雞冠耳、乳釘鈕等。紋飾有網紋、幾何圖案、刻畫紋等。鏤空只見於少數豆的圈足。彩陶比較發達,彩繪陶也有發現。彩陶多施於豆、鼎、壺、罐等。色彩有紅、深赭、白等。古樸的造型、獨特的配方、專用的釉色使古陶顯得古樸典雅、簡潔明快。
共出土玉石器、骨器、蚌器、陶器、銅器等文物160餘件,陶器以夾砂和泥質紅陶為主,製作粗糙,器類簡單。骨器多為裝飾品,生產工具較少。其中大汶口陶鼓是我國發現的最早的陶鼓之一,。
戰國時期的黑陶盤製作精美,系輪制磨光、壓磨圖案,代表了當時較高的制陶工藝。彩陶比較發達,還見少量彩繪,紋飾有網紋、渦紋、平行紋、幾何圖案等,具有典型的地方特色和風格。總之,器類單一、彩陶發達是該遺址的主要文化特點。遺址所屬年代大致在大汶口文化中晚期階段。
五村遺址

遺址價值

千年文物,彰顯著遠古時代人們的聰明智慧,也為研究廣饒一帶在5000多年前古代社會的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提供了豐富可靠的資料。

遺址保護

1981年,五村遺址公布為縣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1985年,五村遺址公布為市級第一批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2006年12月7日,五村遺址公布為省級第三批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2006年,廣饒縣依託該遺址建設了五村遺址森林公園。
2013年5月,五村遺址被國務院核定公布為第七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其他

廣饒縣東城區中心地帶,有一處以原始社會大汶口文化為主要文化內涵的古文化遺址,名為五村遺址,俗稱普救寺。作為中華古文明的源泉之一,五村遺址中出土的文物讓廣饒這個獨具特色的千年古縣增添了豐厚的文化底蘊。2006年,廣饒縣依託該遺址建設了五村遺址森林公園,成為市民休閒、娛樂的好去處。
五村遺址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