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斗米道是早期道教的一派。東漢順帝(公元125—144)時,張道陵在四川鶴鳴山(今四川大邑境內)創立,主要在農民中傳播。因入道者須出五斗米,故名。又因道徒尊...
天師道亦稱正一道、正一盟威之道。 天師道由道教祖天師張道陵所創立,並著寫《老子想爾注》,為後期道教發展下了基礎。隨後,又由其孫張魯改革教團,待曹操拜其為...
五斗米道又稱正一道、天師道、正一盟威之道,是道教最早的一個派別。據史書記載,在東漢順帝時期,由張道陵在蜀郡鶴鳴山(今四川成都市大邑縣北)創立。據《後漢書》...
張修(?-200年),東漢末年巴郡人,五斗米道真正的創始人。《後漢書·靈帝紀》說:“中平元年(公元184年)秋七月,巴郡妖巫張修反,寇郡縣。”〈注〉引劉艾《紀...
孫恩(?—402年),字靈秀,琅邪臨沂(今山東臨沂市)人,寓居會稽(今浙江紹興)。東晉時期五斗米道士、起義軍領袖,中書監孫秀之後(晉書言孫恩為孫秀之族,未說明是...
張魯(?—216年、245年),字公祺(《後漢書》作公旗)。祖籍沛國豐縣(今江蘇豐縣)。東漢末年割據漢中一帶的軍閥,據傳是西漢留侯張良的十世孫、天師道(五斗米道...
不為五斗米折腰是一個漢語成語,讀音是bú wèi wǔ dǒu mǐ zhé yāo,意思是比喻為人不庸俗,有骨氣,不為利祿所動。...
推行五斗米道的傳道師。《後漢書·孝靈帝紀》“ 張脩 反” 唐 李賢 注引 劉艾 紀曰:“時 巴郡 巫人 張脩 療病,愈者雇以米五斗,號為‘五斗米師’。”...
天師道亦稱正一道、正一盟威之道。 天師道由道教祖天師張道陵所創立,並著寫《老子想爾注》,為後期道教發展下了基礎。隨後,又由其孫張魯改革教團,待曹操拜其為...
正一天師道的齋醮科儀,是道教特有的宗教儀式,是道教中溝通人與神的聯繫,祈禱神仙保佑,賜福消災或為亡者追薦超度的宗教活動。因為齋醮科儀(俗稱“做道場”)有一...
北魏寇謙之修道嵩山三十年,為適應歷史潮流,對天師道進行了較為徹底的改革,使道教擺脫了原始宗教的粗陋淺薄的風貌,從而得到北魏朝廷的承認,從民間進入殿堂,寇謙之成為...
黃帝、老子,有濃厚的宗教色彩,但畢竟尚未形成為道教故只能說是道教的前身,也不能說是道教的一種道派、繼黃老道之後興起的是于吉的太平道及張道陵的五斗米道。...
正一盟威道,即天師道創始人,太上老君“授以三天正法,命為天師”,“為三天法師正一真人”,後世尊稱為“老祖天師”。 張道陵“正一真人”,"三天扶教大法師",高明...
據明張正常所撰《漢天師世家》亦記載,他在順帝漢安元年(142年)在鶴鳴山受太上老君之命,被太上封為天師之位,創立天師道。由其奉老子為太上老君,可知張陵在...
東漢順帝時,張道陵在巴蜀鶴鳴山創立正一盟威道 (又稱天師道),尊老子為教主,以“道”為最高信仰,奉《老子五千文》為經典。張道陵又著《老子想爾注》,認為道散...
後人稱他的天師道為南天師道,以此和寇謙之的北天師道相對。隋唐時期,道教興盛,正一教也即天師道逐漸融合其它符籙各派。宋真宗曾召見第24代正一天師張正隨,賜其"...
李家道起源於四川,似乎最初是漢末蜀中的一個方士集團,三國時輾轉至吳國後廣泛傳播。李家道以祝水神符為人治病,與張陵天師道相類似,但與葛洪主張的煉丹服食以求...
張衡(96年-179年)字靈真,漢族,沛國豐縣(今江蘇省豐縣)人,張良之後。東漢末年道教派系天師道(俗稱五斗米道)第二代天師(稱嗣師),漢永壽二年(156年)襲教。...
唐末宋初,道教到達歷史上最為興盛時期,南方道教逐漸形成了以龍虎山、茅山、閣皂山為活動中心的三個派別,即龍虎山的天師道、茅山的上清派、閣皂山的靈寶派。三山...
“天師”之號始稱張道陵的,最早見於《晉書·郝超傳》《傳》雲:“愔事天師道,而超奉佛。即稱張陵之道為天師道。雖然明代朝廷不用天師之號,但後世仍稱天師,...
北天師道是由封建史上首位被官方承認的道教天師——寇謙之改革五斗米道而形成的。除去張道陵等“三張”偽法的天師——寇謙之 寇謙之稱太上老君親臨嵩岳授以“天師之...
後棄官學道。創立了正一盟威道,俗稱五斗米道,故稱張道陵為祖天師。 張陵所創道派,稱正一盟威之道,簡稱正一道。但因奉其道者,須出五斗米,世稱五斗米道。張陵...
五斗米道的創始人張道陵(又稱張陵),於東漢末年在巴蜀一帶傳教。其傳教方式與太平道相似,也是以符咒治病為傳道手段,讓病人靜室思過,表示服罪,凡受道或醫病者...
唐宋以後,南北天師道與其他道教派別合流,元代後統稱“正一道”。恆山道教建立於北魏,在齋醮法事儀式中制定了“誦戒新法”和“樂章”,已經有了唱誦經典和部分器樂...
天師道為祭酒(治的首領)授以印劍,稱正一盟威。《洞玄靈寶玄門大義·釋玉訣第三》中載有盟授威儀之事。盟真齋齋醮科儀。也作“明真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