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指那藤

五指那藤

五指那藤(學名:Stauntonia obovatifoliola subsp. intermedia)是木通科野木瓜屬石月的亞種,為中國的特有植物。分布在中國大陸的廣西、廣東、湖南等地,生長於海拔500米至850米的地區,多生於山谷溪旁疏林及密林中,尚未由人工引種栽培。

基本介紹

  • 中文學名:五指那藤
  • 拉丁學名:Stauntonia obovatifoliola Hayata subsp. intermedia (C. Y. Wu) T. Chen
  • :植物界
  • :被子植物門 Angiospermae
  • :雙子葉植物綱 Dicotyledoneae
  • 亞綱:原始花被亞綱 Archichlamydeae
  • :毛茛目 Ranales
  • :木通科 Lardizabalaceae
  • :野木瓜屬 Stauntonia
  • 分布區域:廣東、廣西、湖南、四川
形態特徵,生長環境,分布範圍,主要價值,

形態特徵

木質藤本。枝與小枝圓柱形,有線紋。掌狀複葉有小葉5-7片;葉柄長5-10厘 米;小葉近革質,匙形,兩側近基部的小葉常為長圓形,長6-10厘米,寬2-3厘米,先端猝然收窄為一尾尖,基部楔形,有時狹圓形,上面深綠色,下面淡綠色;中脈在上 面凹陷,側脈每邊7-9條,與網脈在上面不明顯,在下面微凸起;小葉柄長1-2.5厘米。總狀花序3-5個簇生,與葉同自芽鱗片中抽出,長6.5-11.5厘米,雌花序常單生於葉腋;總花梗纖細,長3-6厘米;花雌雄同株,白帶淡黃色。雄花:花梗纖細,長2-3厘米;外輪萼片卵狀披針形,長約17毫米,寬約5毫米,內輪的線狀披針形,長約15毫米,寬約2.5毫米;花瓣缺;雄蕊花絲合生,花葯頂端具長1-1.5毫米的附屬體,退化心皮絲狀,極小。雌花:花梗比雄花的略粗;萼片較厚,外輪的線狀披針形,長約2.5厘米,寬約5毫米,內輪的近線形;心皮卵狀柱形,長約5毫米,柱頭唇狀,退化雄蕊錐尖,長約1.5毫米。果長圓形,常孿生,長6-7.5厘米,直徑3-3.5厘米,熟時黃色。花期3-4月,果期8-10月。

生長環境

生於海拔500-850米的山谷溪旁疏林或密林中,攀緣於樹上。

分布範圍

產於廣東廣西、湖南。

主要價值

其果呈長圓形或略扁,果皮較厚,外表皮光滑,未成熟時為青色,成熟時黃色,果實成熟時猶如黃色的皮囊掛於枝頭。其可食用部分為果肉,將其果實破開可見其內果皮表面與果肉分離,種子黑色,較大,被黃色果肉包裹著。其果皮內側雖變軟且含汁液,但入口後有如食沙礫般粗糙感;其果肉香甜爽滑,口味極佳。
五指那藤依植株大小其果實大小也有差異,一般在人類活動頻繁地帶發現的都較小,但也曾有人在深山密林里發現攀附古木而生的大株五指那藤,其果實長約25厘米,直徑約10厘米。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