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指山報

《五指山報》是中共海南黎族苗族自治州委員會的機關報,為自治州局(處)級事業單位,創刊於1957年12月25日,4開4版3日刊,1958年6月1日後改為日刊。 1958年12月9日,中共海南黎族苗族自治州委員會、海南黎族苗族自治州人民政府分別同中共海南島區委員會、海南行政公署合署辦公,《五指山報》同時停刊。1986年8月,經中共廣東省委宣傳部批准,中共海南黎放苗族自治州委員會決定復辦《五指山報》。經過一段時間的籌備、試刊,該報於1987年2月4日正式復刊。時任國務院副總理李鵬來瓊視察時為報紙題詞:“辦好五指山報,振興民族文化。”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會長阿沛·阿旺晉美、中顧委常委李一氓等也題詞祝賀。中共廣東省委書記林若題寫報名。1987年9月26日,中共中央、國務院發出《關於建立海南省及其籌建工作的通知》後,自治州於當年年底撤銷。該報同時停辦。

基本介紹

辦報背景,辦報宗旨,機構設定,報紙版面,出版發行,

辦報背景

1957年,自治州黨委為貫徹全國少數民族工作會議精神,加強全州各族人民的團結,迎接社會主義建設新高潮,決定創辦《五指山報》。經過短期籌備,《五指山報》作為州黨委、州政府向全州各族人民宣傳社會主義,宣傳黨和國家的政策、法令,指導工作的輿論工具於年底與讀者見面。當時,每期報紙大樣都由州委書記趙光炬審閱,趙光炬不在家時,由副書記王蔭軒、趙魁富、董早冬等審定。報社主編、副主編經常列席州黨委常委會議,編輯部各時期的宣傳報導計畫均報送州黨委審批。

辦報宗旨

《五指山報》創刊時確定的辦報宗旨是:以社會主義、愛國主義思想和黨的民族政策教育、動員、組織全州各族人民,在工人階級(通過共產黨)領導下,增強民族團結,發展民族地區經濟和文化、教育事業,為實現《全國農業發展綱要》,支持社會主義工業化,鞏固工農聯盟而奮鬥。
1987年復刊後的《五指山報》,其辦報宗旨和根本任務是:宣傳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宣傳貫徹黨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路線和各項方針、政策,及時反映自治州改革開放、經濟建設和各項事業的發展,反映各族幹部民眾的要求和呼聲,教育團結全州各族幹部民眾,同心同德推進社會主義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設。
堅持黨性原則的前提下,具有鮮明的地方特色和民族持色,滿足讀者“求新、求實、求知”的願望。復刊後的《五指山報》仍為州黨委機關報,由州黨委直接主管。

機構設定

五指山報社為自治州委直屬的局(處)級事業單位。五十年代,報社編輯部下設農業經濟(含工交、財貿) 組、政文副刊(含時事)組,有采編人員21人。報社主編由州黨委宣傳部副部長丁慶光兼任,專職副主編有陳聞基(前期)、朱家仁(後期),農村經濟組長為陳貽洲,政文副刊組長為蘇海鷗。
八十年代復刊後,實行總編輯負責制。總編輯由州黨委副秘書長李養國兼任,肖保聰任副總編輯。報社設有總編室、經濟部、政文部、文藝部、采通部、經理部、人秘科等機構,有編制人員30名,編外人員3名,其中采編人員22名(具有大專以上學歷20名,獲中級職稱的3名,初級職稱4名)。

報紙版面

《五指山報》以全州黎、苗、回、漢各族農民為主要讀者對象,特彆強調報紙的通俗化、民眾性和民族特色。報紙發表的訊息一般不超過500字,通訊、評論不超過l500字,要求文章句子要短,語言要通俗,使粗識文字的農民能看懂,不識字的能聽懂。有些文章配有插圖、照片,或以圖片配文字說明,做到版面活潑,圖文並茂,使各族農民喜聞樂見。在版面布局上,一版以報導黨在農村的中心工作,農業經濟發展動態,本州和國內外重大新聞為主;二版以報導本州工交、財貿新聞為主;三版為政文、副刊版;四版刊登新華社電訊及天氣預報。版面的設計要求適合農民的閱讀水平,基本上是一稿一塊,讓農民易於一氣讀完。欄目的設定主要面向農村,如“農村科技”、“多種經營”、“政策問答”、“黨的生活”、“民兵生活”等。“政策問答”專欄以說唱形式解說中共中央關於開展社會主義教育的決定,頗受農民歡迎。讀者稱讚《五指山報》是海南的《井岡山報》(註:江西的《井岡山報》以通俗化著稱)。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