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戶鄉位於康樂縣南部,距縣城24公里,康冶公路貫穿全境,通訊網路遍布全鄉,平均海拔2232米,屬典型的高寒陰濕山區。總面積41.94平方千米,有10個行政村,67 個合作社,總人口10778人(2017)。農作物主要有春小麥、冬小麥、小豌豆、蠶豆、洋芋等。經濟作物主要有油料、膜側當歸、百合、柴胡、冬花等。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五戶鄉
- 別名:五戶
- 行政區類別:鄉
- 所屬地區:甘肅省臨夏回族自治州康樂縣
- 面積:41.94平方千米
- 人口:10778人(2017)
概況,沿革,基本情況,優勢項目,藥材種植,舍飼畜牧業,新技術接受快,發展方向,地圖信息,
概況
位於康樂縣東南部。境內丘陵延綿,十梁九溝,分布於倒流河兩側,平均海拔2232米。面積41.94平方千米,總人口10778人(2017)。轄10個行政村。鄉政府駐五戶村,距縣城24千米。S311康(樂)冶(力關)公路穿境而過。景點有六月六紫松山花兒會。
沿革
1950年設五戶鄉,1958年併入景古公社,1961年析置五戶公社,1983年改鄉。1996年,面積43.8平方千米,人口1.1萬人,轄五戶、丁灘、丁家溝、汪家溝、下窯、朱家、打門、元樹、汪灘、蔡家溝10個行政村。
基本情況
五戶鄉平均海拔2232米,年平均氣溫5.1℃,無霜期114天,年平均降雨量611.8mm,屬典型的高寒陰濕山區農業鄉。總面積為41.94平方千米。有10個行政村,67 個合作社,總人口10778人(2017),2004年農業總產值1230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1229元,農村貧困面為5.24%。適齡兒童入學率達98%,計畫生育率92.6%,人口自然增長率2.54‰。全鄉有幹部35人,其中契約工5人,全民工4人,臨時工1人,大專以上10人,中專24人,國中1人。 全鄉只有1個鄉鎮企業,1戶民營企業。民眾的生活水平占全縣中上水平。
優勢項目
藥材種植
根據土壤條件分析,五戶鄉全部是大黑土,顆粒疏鬆、土層厚,適宜各種中藥村生長,經檢測藥用成份含量高。2004年藥材產量達1894.4噸,只要進一步加大投資,科學栽培、科學管理、提高品質,發展中藥材種植是增加農民收入的可靠途徑。
舍飼畜牧業
由於近年來草牧矛盾突出,養殖戶已將傳統的放牧飼養變為舍飼養殖,到2004年底全鄉大牧畜存欄3731頭(匹),出欄500多頭(匹),羊出欄598隻,生豬出欄3433頭,家禽出欄12950隻,肉類總產量達462噸,純收入近274萬元,畜牧業收入占全鄉農民純收入的20%。只要以康美、康興等龍頭企業為依託,走“農村養殖、城郊屠宰加工”的路子,也不失為增加農民收放的又一條可靠途徑。
新技術接受快
由於五戶鄉農民民眾思想觀念轉變快,各種企業新技術的推廣較為普及。2004年種植地膜小麥120畝,地膜藥材3042畝,地膜玉米422 畝,地膜洋芋90畝,間套帶田500畝,小豌豆2400畝,種植黃芪、板藍根、冬花、柴胡等優良品種藥材100畝。農民民眾善於接受新技術、新事物的優勢是發展農村經濟最大的動力。
發展方向
五戶鄉的總體發展思路是:以興鄉富民為目標,嚴格控制人口增長,千方百計增加農民收入,以市場為導向,加快發展為主題,以經濟結構調整為主線,促進全鄉經濟健康發展。經濟發展的突破口是:開發八溝三灘,即開發丁溝、汪溝、羅溝、蔡家溝、張家溝、老馬溝、侯家溝、打門溝,丁灘、汪灘、五戶灘種植和養殖業:綠化兩山四灣,即以侯家灣、田家灣、麻柳灣、山莊灣,發展生態旅遊,爭取經濟發展與環境保護相協調;建設三大基地,即建設有高科技、高質量的林果業基地、中藥材種植基地、養殖業基地。
地圖信息
地址:臨夏回族自治州康樂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