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強溪鎮(五強溪)

五強溪鎮

五強溪一般指本詞條

五強溪鎮位於沅陵縣東北部,東、北與常德市桃源縣接壤。是2004年由原五強溪鎮和柳林汊鄉及原高坪、黃壤坪部分村合併而成的一個經濟重鎮和人口大鎮,國家重點工程——五強溪水電站座落在境內,全鎮總面積272.4平方公里,轄15個村,4個居委會,264個村民小組,總人口3.38萬。全鎮有各種姓氏24個,以馮、唐、張、陳姓人口最多。有土家族、苗族等少數民族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五強溪鎮
  • 別名:麻伊洑
  • 行政區類別:鎮
  • 所屬地區:湖南省沅陵縣
  • 下轄地區:柳林汊村、唐家坪村等
  • 政府駐地:五強溪鎮
  • 電話區號:0745
  • 郵政區碼:419600
  • 地理位置:沅陵縣東北部
  • 面積:272.4平方公里
  • 人口:總人口3.38萬
  • 方言:湘語、鄉話、湘語辰漵片
  • 氣候條件:亞熱帶季風氣候,年平均氣溫為18℃,年平均降雨量1048毫米。
  • 著名景點:順母橋等
  • 火車站:漵浦火車站
  • 車牌代碼:湘N
概況,沿革,地理,行政區劃,領導班子,下轄地區,經濟發展,基礎建設,自然資源,旅遊資源,旅遊景點,農業發展,通訊設施,鎮內企業,

概況

五強溪鎮位於沅陵縣東北部,距縣城143千米。東、北與桃源縣交界,南與官莊鎮毗鄰,西與清浪鄉、七甲坪鎮接壤。轄五強溪、唐家灣、麻伊伏3個社區和夸父、牛獅坪、石公坪、喬子坪、合仁坪、柳林汊、唐家坪、大洞溪、瓦窯坪、學堂坪、荷花坡、蔣家溪、蒿子溪、四合頭、金銀池、辰堂溪16個行政村。是五強溪水電站的所在地。五(強溪)常(德)、五(強溪)張(家界)、五(強溪)官(莊)公路穿境而過,沅水航道貫穿全境。集市有五強溪墟場。

沿革

1953年屬十五區,1956年為麻洢洑鄉,1958年屬國慶公社,1961年更名麻洢洑公社。1984年改麻洢洑鎮,1992年更名五強溪鎮。1996年,面積115平方千米,人口1.1萬人,鎮政府駐麻洢洑,轄五強溪、麻洢洑2個居委會和學堂坪、文子洞、王家莊、雲盤頭、瓦窯坪、銀溪、楓香嶺、楓樹、唐家灣、石公坪、喬子坪、黃虎溪、牛獅坪13個行政村。
2004年5月,原柳林汊鄉整體併入五強溪鎮,轄2個居委會、23個行政村,總面積229.4平方千米,總人口3.07萬人,鎮政府駐同仁塘(原五強溪鎮政府駐地)。2004年末,代碼431222105,轄五強溪、麻伊伏、喬子坪3個居委會;銀溪、瓮子洞、楓樹、唐家灣、牛獅坪、黃虎溪、瓦窯坪、雲盤頭、石公坪、豐香嶺、王家莊、學堂坪、柳林汊、楊名埡、唐家坪、介首、大洞溪、柘榴坪、荷花坡、楠木坪、桐樹面、合仁坪22個行政村。
2005年4月,原黃壤坪鄉的蔣家溪、四合頭、蒿子溪3個村和原高坪鄉的辰堂溪、金銀池2個村併入五強溪鎮,轄2個居委會、28個行政村,總面積272.4平方千米,總人口3.47萬人,鎮政府駐麻伊伏。2005年6月將30個村(居)合併為19個村(居):原五強溪居委會、王家莊村並為五強溪居委會,原唐家灣、楓樹2村並為唐家灣居委會,原文子洞、銀溪2村並為夸父村,原牛獅坪、黃虎溪2村並為牛獅坪村,原石公坪、豐香嶺2村並為石公坪村,原喬子坪村、楠木坪2村並為喬子坪村,原合仁坪、桐樹面2村並為合仁坪村,原柳林汊、楊名埡2村並為柳林汊村,原唐家坪、界首2村並為唐家坪村,原大洞溪、石榴坪2村並為大洞溪村。
2005年末,全鎮面積272平方千米,人口8900餘戶、3.38萬人,其中非農業人口1.22萬人,轄15個村、4個居委會,265個村(居)民小組【另一數據:調整後(具體時間沒有),總面積282平方千米,轄19個村(居)委會,284個村(居)民小組,8900多戶、3.5萬人,其中非農業人口1.4萬人】。

地理

五強溪鎮位於沅陵縣東北部,東、北與桃源縣交界,南與官莊鎮毗鄰,西與清浪鄉、七甲坪鎮接壤。是懷化市和沅陵縣的北大門,也是國家重點工程——五強溪水電站的所在地,亦是沅陵縣四大工業集中區之一。該鎮交通便利,五(強溪)——常(德)、五(強溪)——張(家界)、五(強溪)——官(莊)公路穿境而過,沅水航道貫穿全境。年平均氣溫為18℃,年平均降雨量1048毫米。

行政區劃

2004年5月,原柳林汊鄉整體併入五強溪鎮;2005年4月,原黃壤坪鄉3個村,原高坪鄉2個村併入五強溪鎮;2005年6月,五強溪鎮進行村(居)合併,由30個村(居)合併為19個村(居),原五強溪居委會與原王家莊村合併為五強溪居委會、原唐家灣村與原楓樹村並為唐家灣居委會、原文子洞村與原銀溪村並為夸父村、原牛獅坪村與原黃虎溪村並為牛獅坪村、原石公坪村與原豐香嶺村並為石公坪村、原喬子坪村與原楠木坪村並為喬子坪村、原合仁坪村與原桐樹面村並為合仁坪村、原柳林汊村與原楊名埡村並為柳林汊村、原唐家坪村與原界首村並為唐家坪村、原大洞溪村與原石榴坪村並為大洞溪村。合併後的五強溪鎮地域面積272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積1.92萬畝。
2005年底,全鎮轄15個村,4個居委會,265個村(居)民小組,8900餘戶,3.38萬人(其中非農業人口1.22萬人),人口出生率為11.6‰,自然增長率為6.7‰。
境內民風淳樸,百姓和諧相處,民族以漢族為主,還有苗、白、土家等8個民族並存。有姓氏24個,尤以馮、唐、張、陳姓人口居多。語言、習俗與鄰近的常德、桃源大同小異。

領導班子

李泉春(黨委書記):主持本鎮全面工作;
張華(黨委副書記、鎮長):主持鎮政府全面工作;
瞿宏二(黨委副書記):分管黨建、扶貧工作,小康建設、負責協調重點工作;
孫宇(黨委委員、人大主席):主管人大工作,分管政法、信訪維穩、林業、消防、移民、招商引資、旅遊工作、電廠擴機工作;
李樹民(黨委委員、政協聯工委主任):主管政協工作,分管集鎮防護工程、安全生產、工業、礦山、環保、小城鎮建設;
陳旭(黨委委員、紀檢書記):主管紀檢、監察工作,婦聯、辦公室、政府採購工作;
杜劍鳴(黨委委員、組織委員):主管組織、宣傳、統戰、分管商貿流通、工商聯工作、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工作、農業開發、共青團、農機、畜牧、統計、農民減負工作;
張萬玉(黨委委員、副鎮長):分管交通、城建、國土、文明創建、村莊環境整治、水利水電、地震、氣象、水文、美麗鄉村·幸福家園、食品藥品安全、工商、質量技術監督、文物工作;
周耀傑(黨委委員、武裝部長):主管武裝、民兵工作,分管民政、殘聯、民委、紅十字、慈善、金融財貿工作;
陳三躍(副鎮長):分管衛計、老科協、科技、教育、文化、體育、廣播、老年大學、老年保健、關工委工作;
中共五強溪鎮委員會
2016年6月20日

下轄地區

2006年行政村(居委會)名錄
五強溪居委會、唐家灣居委會、麻伊伏居委會、夸父村、牛獅坪村、石公坪村、喬子坪村、合仁坪村、柳林汊村、唐家坪村、大洞溪村、瓦窯坪村、學堂坪村、荷花坡村、蔣家溪村、蒿子溪村、四合頭村、金銀池村、辰堂溪村。

經濟發展

2007年以來,在縣委、縣政府的正確領導下,鎮黨委政府一班人始終堅持以發展第一要務,全面落實科學發展觀,按照“以林興鎮,以工富鎮、旅遊活鎮”的發展思路,大力發展工業經濟、城鎮經濟、旅遊經濟、鎮域經濟得到了長足發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斷提高,2005-2007年,全鎮實現國內生產總值分別為2.2億元、2.6億元、3.2億元;實現財稅收入分別為745萬元、816萬元、910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分別達到1900元、2300元、2355元。2007年,全鎮實現GDP2.33億元,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達3100萬元,第二產業增加值1.26億元,第三產業增加值7600萬元。實現工業總產值2.8億元,其中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產值2.1萬元,

基礎建設

1995年,該鎮被列為懷化市首批農村小城鎮綜合改革試驗鎮,2003年通過了驗收,同年申報了全省農村小城鎮綜合改革試驗鎮。集鎮經濟活躍,商貿繁榮,也是沅陵縣的經濟強鎮。2005年鎮內有國有、集體商業企業12家,個體工商戶674家。有2大集貿市場,有10餘家商業超市,吸引著周邊常德、桃源、邵東及本縣鄰近的8個鄉鎮的人民前來經商。全年商業零售額達7000萬元。
鎮內有大小旅館20多家。其中星級賓館2家,接待床位達300多個。通過最佳化環境、提高服務等招商措施,實現招商引資額達3000萬元。
該鎮郵電通訊業發展迅速,電力設施齊全。到2005年底該鎮有移動發射基站6座,聯通發射基站2座,開通程控電話300餘門。建有日產5000噸自來水供水站1座,集鎮街道寬闊整潔,路面已全部實現了硬化、綠化和亮化。醫療衛生基礎設施齊備,有五強溪醫院、原水電八局職工醫院、五強溪鎮衛生院、柳林汊衛生院等6家醫院,鎮內還分布著20多家醫療診所,共有醫務人員178人,中高級職稱8人,病床350張。其中五強溪醫院是一家技術力量雄厚、設備設施齊全的一級甲等醫院,服務面積1000多平方公里,服務人口10多萬人。
該鎮文化教育事業發展較快,集鎮內建有沅陵電視台五強溪分台、五強溪教育分台、五強溪有線台3家電視台,有沅陵七中、五強溪鎮中學、鎮中心國小、柳林汊九年一貫制學校、喬子坪國小等5所學校,有教職員工350多名,其中中高級職稱的有86人,在2005年國中升學考試中,鎮中學獲得了全縣農村中學第一名的好成績。2005年,沅陵七中的高考升學率達到了82%。

自然資源

五強溪鎮境內山清水秀,風光綺麗,擁有非常豐富的自然資源。全鎮森林覆蓋率達71%,活立木蓄積量達65萬立方米,境內有3萬畝杉木林,5萬畝松木林,近萬畝楠竹。楠竹年出產在20萬根以上。礦產資源主要以黃金、金剛石、矽等居多,全鎮分布著大小40多個採金礦洞,每年金礦產值在5000萬元以上。

旅遊資源

境內還有聞名遐爾,風景宜人的撐架岩、明月山、夸父山、太陽溪、寡婦鏈、象鼻岩及湖光山水碧波蕩漾的五強溪庫區、雄偉壯觀的五強溪電站大壩等眾多的自然景點和人文景觀,是連線桃花源和張家界旅遊勝地的紐帶,擁有巨大的旅遊開發前景,是五強溪鎮域經濟新的增長亮點。目前,夸父山景區正在積極申報省級森林公園。

旅遊景點

明月山
五強溪集鎮下有一座圓形崖山,螺旋而上,狀似田螺,遠觀恰似一個田螺浮於沅水之上。山勢奇特,石壁圓陡。山右群崖壁立,互成圓形,名曰“鐘鼓崖”。一崖面風化成石灰質,色白,稱之為“月亮崖”。據《辰州府志》記載:“山下有明月,兩岸素崖峭立,若披霜雪,松篁插翠,池水清漪,皎然月白,故稱明月山”。此山海拔高170米,站在山頂瞭望四周,湖光山色,綺麗無比,風景如畫,具有丹霞地貌構成特徵的無數個景點盡收眼底。
順母橋
位於明月山腰絕壁處,相傳始建於唐朝年間,是一座古樸莊重的長廊式風雨木橋,橋中建有閣亭。據傳宋朝時有一朝庭官臣唐子椿游沅江時,看見美麗的明月山風景,非常喜歡。為了配景,他捐資在明月山建起了寺廟和一座紅石石拱橋。橋長11米,寬4米,美觀大方,經受了千年雨雪,至今仍然堅固無恙。此橋橋拱由紅色石砌成,路面鋪一層黃色泥土,泥土上長有綠色雜草,紅、黃、綠三色搭配懸掛在山與崖之澗,勝似一道彩虹,遊人們風趣地稱它為“彩虹橋”。
清朝末光緒年間,彩虹橋曾垮塌了一方,欲墜不墜,上下行人行走不便,當地有一位寡婦的兒子非常孝順其母,為方便母親行走,帶頭整修。在村民的幫助下,整修好了彩虹橋。由於他修橋得到了母親的歡心,後來人們又改彩虹橋為“順母橋”。民間流傳有“母在順母意,母死報父仇”之說。
油鹽米凼
明月寺前山腰有一個能容納數十人的岩罩,從岩縫裡流出晶亮的清泉,岩罩像防空洞遮蓋在泉井上,泉水流出有潺潺的響聲,廟裡的和尚和遊人都飲用這裡的泉水。岩罩前有一岩坪,約有10餘平方米,岩坪中間分別有三個油、鹽、米凼。相傳幾千年前,每天晚上在這三個凼里都會放油、鹽、米,不管有多少和尚都夠吃。後來有一貪僧想有結餘存倉,將三凼都鑿大一倍,結果就不靈驗了,從此斷了油、鹽、米。
夸父山
夸父山俗名“撐鍋崖”。《山海經》、《水經注》里記載的夸父山,就在今五強溪鎮夸父村。
夸父山由三座崖石組成儼如古時架鼎的大石頭,岩高500—700米不等。在石峰群里最顯眼,俗稱“大撐鍋崖”。中間還有三座小崖石俗稱“小撐鍋崖”。
大撐鍋崖
“大撐鍋崖”即由匾擔崖、鍋兒崖、竹架崖組成。相傳夸父從東海開始追日,出發時挑了一擔炊具,一直追著太陽跑。當他剛進入沅陵時,見已離太陽不遠了,此時天也快黑了,他實在是又餓又渴,疲乏極了,甩下擔子開始煮飯,擔子剛落地,扁擔被甩斷成兩節,立即變成崖石,形如扁擔一模一樣,此崖就叫“扁擔崖”。他把“竹架崖”、“扁擔崖”擺放好然後架起鍋煮飯了,夸父等飯熟吃飽後,再看日頭已落下山,他追趕不及,一氣之下一腳將鐵鍋踢翻,鐵鍋罩地變為石,稱“鍋兒崖”。夸父因追日失敗,氣死在河灘上,此灘形狀神似人的背影,後來有周姓人居住在此,稱“周家背”。夸父追日出發時手裡拿有一根桃木驅邪棍,他死後手裡的桃木棍掉入河裡被水流走,一直流到桃源水溪的河洲上,第二年春,這根桃木棍在水溪河州上發芽長成了樹,後來發展成了一片桃樹林,那就是現在的桃花源。
小撐鍋崖
“小撐鍋崖”。在夸父山的中間,位置形態錯落有致,也同樣由三塊石頭組成。這三塊崖石高不過百米,即:大治崖、二治崖、三治崖。傳說是秦始皇派大治、二治、三治三名大將趕山填海來到此地,他們再也沒有回去了,就在這裡化成了石。唐代八仙之一張果佬到沅陵久居龍興寺,曾多次參與放木排下至洞庭,路經夸父山,正是太陽西下之時,他每次都選定在這裡煮飯吃,他原本打算利用夸父煮飯的三塊崖石的,但他所帶的鍋不夠夸父的大,無法利用,就搬來大治崖、二治崖、三治崖三塊石頭用來煮飯吃。山下有一小溪,溪水混濁不清,系他煮飯時所潑米湯,故名“米湯溪”
夸父山石峰群拔地而起,錯落有致,形成多條峽谷,有的絕壁陡立,有的柔媚多姿,谷距狹窄,谷底深淵,光線有強有弱,視域有寬有窄。遊人進入谷內,步移景稱,溪引人隨,峰迴路轉,層層絕壁,似天門開合。走出峽谷,又豁然開朗,映山紅、櫻桃花漫山遍野,一年四季蘭花飄香。從陽華庵到米湯溪,層層瀑布非常壯觀,恰似十里畫廊,幽靜而美麗。“陽華庵”旁有小溪,高山流水,溪內有泉,大雨季節,溪水渾洪,但泉流則清,溪泉分明,原寺四周古木參天,幽靜涼爽,風景宜人。清代詩人顧奎光這樣描寫“夸父山”:
連峰勢輻輳,鼎峙互崢嶸。
鳥道雲邊轉,僧龕石罅成。
谷中聞碓響,木末見樵行。
不厭看青翠,初冬風日晴。
海螺山
屬夸父山群峰,是沅水流出沅陵入桃源的最後一山。相傳張果佬在“撐鍋崖”烹飯時,下河去摸螺絲做菜,他摸起一個螺絲放在岸上,突然閃電雷鳴,在濃煙中,見螺絲突然長得很高很大,欲要成仙。被海龍王發現,海龍王非常憤怒,他堅決不讓比自己本事小得多的螺絲成仙,他使出全身功夫,用身體將螺絲纏住,自己想升天。這時在旁邊的鱉王見海龍王纏住螺絲,它修煉千年準備成仙的機會眼看就要被海龍王爭去,他就施出招數將螺絲和龍王致死化成石後,自己想乘機成仙。玉皇大帝見了此情此景大怒:在我的眼皮底下你們竟敢大鬧天宮,一個也不讓你們成仙,他施法又將鱉王致死化為岩石,海螺王和它身上的“龍王升天”及山下的鱉崖就這樣形成了。
翁子洞·虎子磯·寡婦鏈
位於五強溪鎮境內柳林汊對面,沅水北岸。過去,沅水險灘大多在沅陵境內,尤其是翁子洞、虎子磯一帶最為險惡。虎子磯崇崖峭壁,兀立如削,自古以來為拉船纖工必經之道,既無攀援之處,又無鉤挽之鏈,不知多少縴夫在此喪生。翁子洞是一條有水洞的險灘,灘雖不長,但彎中有險,稍不注意,就要掉下喪命。相傳有一纖工,其父於此喪生,其子亦喪生於此,其妻名“灘姑”為了後代子孫,能夠平安度過這裡,含著淚水,四處化緣,籌集資金,千方百計用自己一輩子的心血換來的銅錢,請工匠在翁子洞的絕壁上鑿了一條小路,打了一條鐵鏈,當縴夫攀援這條鐵鏈順利爬過翁子洞虎子磯險灘時灘姑已離開人世,後人為懷念她,將此鏈叫做“寡婦鏈”。將牯子溪村改名“寡婦村”。如今險灘已變通途,“寡婦鏈”、“縴夫槽”、“峰窩岩”已成為見證船工、縴夫、寡婦們的血淚史的三大奇觀。

農業發展

五強溪鎮農業以糧食生產為主,主要農產品有:稻穀、油菜、紅薯、黃豆、西瓜、蔬菜等。近幾年來,該鎮黨委、政府堅持以市場為導向,以效益為中心,進行農業產業結構調整。通過政府引導、民眾自願的方式,立足資源、穩步推進農業產業化進程,主要在無籽西瓜種植、小水果基地開發、蜜柚開發等方面取得重大突破。2005年,該鎮農業產值4700萬元,全鎮西瓜種植面積1000畝,蜜柚基地2000畝,小水果基地達4000畝,全年完成生豬出欄1.66萬頭,楠竹低改面積4600畝。

通訊設施

五強溪鎮郵電、交通、農田、水利基礎設施建設發展較快,到2005年底,全鎮有大小水利工程20多處,其中:小Ⅱ型水庫5座。境內公路總長110公里,有各種車輛250多台,大小船隻100多艘,鎮內19個村(居)全部修通了公路,15個村(居)開通了程控電話,其中原柳林汊村是沅陵縣內第一個農村開通程控電話的村。

鎮內企業

五強溪股份集貿市場
位於湖南省沅陵縣東北部、國家重點工程五強溪水電站所在地五強溪集鎮中心。市場由唐春明、張享通、王方平、周桃成等非公有制經濟人士發起,採取國家、集體和個人入股方式籌集資金180餘萬元,於1993年6月破土動工,同年12月竣工投入經營。2003年12月,市場所屬五強溪商貿中心落成,形成了集商貿、居住為一體的現代市場格局。經過十餘年的滾動發展,自我完善,市場組織機構日趨完善,各種制度健全,經營方式多樣,到2005年,市場占地4200平方米,建築面積近1萬平方米,擁有門面、攤位近1000個,倉庫、宿舍60餘間(套),定點屠宰場1個。是湖南西部地區創建最早、影響較大的股份合作集貿市場。
市場以門面、攤位出租和為經營戶提供各種市場服務為主要經營方式。到2005年進入該市場經營的庫區移民、下
崗職工和農村剩餘勞動人口總計1000餘人,主要從事農副土產、工業用品,食品加工等綜合批發零售業務,年均成交額在2000萬元以上,年創稅費近百萬元。五強溪股份集貿市場自創建以來,累計為社會公益事業捐資20萬元,在治理“髒亂差”局面,創建文明衛生集鎮、活躍地方經濟等多個方面發揮了積極的作用。市場於1996年、1999年先後被授予市級“文明市場”稱號,2000年評為工商聯“優秀會員”企業。1996年,原湖南省人民政府省長、省政協主席劉正同志為市場題詞:“聚民間財力,開商海金航”以示勉勵。
五強溪醫院
始建於1965年,原名為洞庭溪區醫院,系全民所有制事業單位,1982年遷移至麻伊伏,更名為五強溪醫院。醫院占地面積5433平方米,服務面積達1000多平方公里,服務人口約13萬人。1995年經社會集資新建醫療用房3100平方米,添置設備250萬元。2002年改制後,為中國人壽保險定點醫療機構,懷化市紅十字會急救中心。成為集教學、醫療、預防於一體的綜合性醫院。
到2005年底該院有衛生技術人員59人,住院床位100張,內設外科、內科、兒科、婦產科、傳染科、中醫科、理療科、檢驗科、放射科、物理診所科、藥劑科、五官科、供應室等15個科室。擁有先進的醫療設備:400MAX光機、日本阿洛卡B超儀、全自動生化分析儀、胃鏡、心電圖、頻譜治療儀、手術電刀等。能開展各項手術,如硬膜下血腫清除,胃次全切,肝膽結石,前列腺切除,腰椎間盤摘除,脊柱哈氏棒固定,子宮全切,輸卵管吻合術等。
近年來,該院以“病人第一,服務第一,質量第一”為院旨,搶抓機遇,深化改革,院容院貌煥然一新,醫療質量不斷提高,受到廣大患者的好評。1995年獲“一級甲等醫院”稱號,1999年獲“愛嬰醫院”稱號。
現任院長:張慈秀
五強溪特種造紙廠
原名為五強溪福利廠,始建於1987年,是一家安置殘疾人就業的集體所有制社會福利企業。建廠時,由民政局撥付5千元用於固定資產投資,時有職工12人,生產鞭炮,年產值不足2萬元。1990年,唐春凡出任廠長,開發紙品生產。1992年改裝1092紙機1台,生產鞭炮用紙。之後相繼開發了牛皮紙、防鏽原紙和蠟原紙等,產品遠銷全國10多個省市,工業產值逐年增加,1997年達到500萬元以上,企業曾多次被評為市縣先進鄉鎮企業、先進社會福利企業。1999年,五強溪福利廠實行租賃經營,由廠長唐春凡租賃,更名為湖南省五強溪特種造紙廠。至2004年,引進各類高級技術人才20餘人,引進資金300多萬元,主要設備由租賃時的1台1092紙機發展到4台,新開發了精製牛皮紙、砂紙原紙、炸藥紙、絕緣紙等共20多個品種,均為市場暢銷產品。2005年,興建年產1?5萬噸衛生紙第一期工程,投資1000萬元,安裝1575高速衛生紙機2台,投入試產。年末,企業擁有固定資產1200多萬元,有員工150人,擁有各類技術人才50餘人,能生產特種紙、衛生紙2大系列50多個品種,企業逐漸步入了現代管理軌道。當年完成工業產值2050萬元,上交稅金100多萬元,成為沅陵縣第十一個五年規劃期間發展的重點企業。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