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峰土家族自治縣仁和坪中學

五峰土家族自治縣仁和坪中學

秉承先賢創辦私塾“佑聖宮”的勇氣,學校經歷國小、國中、高中的發展變遷而成為今天的全日制初級中學——五峰土家族自治縣仁和坪鎮中學。

基本介紹

  • 中文名:仁和坪中學
  • 更名時間:1950 年春
  • 增設國中班:1960 年秋
  • 性質:全日制初級中學
  • 占地面積:3500 m
學校歷史,辦學方針,辦學規模,辦學條件,教學人文環境,教學成果,

學校歷史

巍巍麒麟煥生機,高樟古柳吐新綠。
秉承先賢創辦私塾“佑聖宮”的勇氣,學校經歷國小、國中、高中的發展
五峰土家族自治縣仁和坪中學
校園環境
變遷而成為今天的全日制初級中學——五峰土家族自治縣仁和坪鎮中學。學校
背靠麒麟山,最初為“佑聖宮”,因“麒麟吐書”的傳說而興建於 1807 年,於宮中供奉孔子及諸神像,興義學,開私塾,並於兩側植樟栽柳。公元 1936 年,改建為五峯縣第六巡迴國小,自此成為公立學校。
新中國成立後, 1950 年春正式更名為仁和坪國小, 1960 年秋增設國中班,為當時全縣三所中
學之一, 1971 年開辦高中。其間,規模逐步擴大,國小、國中先後被遷出,至 1980 年高中停止招生,國中回歸,穩步發展至今。按全縣教育發展規劃,仁和坪鎮中學將來仍屬保留中學之一。
歷經近兩百年的風雨滄桑,昔日所栽樟柳已成參天古樹,一批又一批學子從這裡走向社會,走向高一級學府,在各條戰線盡展才華。

辦學方針

今天的仁和坪鎮中學仍秉承教育宗旨,堅持“以人為本,自力更生,團結奮鬥”的方針,努力探索,謀求發展,開創更加燦爛輝煌的明天,為國家,為社會,為地方培養適應時代需要的合格人才。
我校堅持“為學生成長奠基,為教師發展服務”的辦學理念,遵循“厚德、益智、健體、陶情”的校訓,落實“決策層、管理層、執行層”三級目標管理制度,實施“制度管理和情感關懷相結合”的以人為本的管理模式,邁開了昂揚奮進的步伐!

辦學規模

學校現有教職工47人,平均年齡35歲,專任教師31人,其中,本科學歷13人,專科學歷32人,高級職稱4人,中級23人。縣級骨幹教師9人,學科專家2人。
學校現占地面積3500平方米,建築面積6190平方米。擁有二類物理、生化實驗室,配備網路教室和多媒體教室;學生宿舍使用面積1298平方米;教學樓使用面積1556平方米,可容納750學生上課;新建操場4400平方米,可規劃250米環形跑道。

辦學條件

今天的仁和坪鎮中學,辦學條件逐步改善,內部管理步入規範,教學質量連年提升新修的辦公樓寬敞明亮,為教師創造了良好的辦公條件。實驗樓里,微機室、多媒體教室、圖書室一應俱全,為莘莘學子開劈了另一方求知的殿堂。寬闊的運動場,耀眼的文化長廊,無數學子或跳,或跑,或駐足觀看,又是一道別樣的風景。

教學人文環境

“和諧班級、和諧校園、和諧教育”,這是學校總結出的特色。這鮮明的特色,就體現在代表中學魂的團隊精神上,體現在認真對待的每一件教育教學的小事上。
學校有一支優秀的班主任隊伍,熟悉班級管理業務,並充分發揮各自個性風格、特長、學科優勢,開展豐富多彩的班級主題活動,營造“和諧、團結、進取、文明”的班級氛圍;他們善於並耐心聽取學生的心聲,給予學生真誠的關懷與幫助。和諧仁中的構建,離不開班主任付出的心血與汗水。是他們,用對工作的負責和對學生的關愛澆開了一朵朵美麗的班級和諧之花。
連續六屆,學校繼承、開創、發展了廣闊、盛大的綜合活動平台——體育藝術科技節藝術活動內容豐富,異彩紛呈。
2006年十一月,麒麟山下的仁中校園,再次沉浸在歡樂的海洋中。重競技,更重全員參與和創造性的體育項目讓師生興味盎然。五場晚會,“妙語之聲”,漢語與英語碰撞出激情的火花;“智慧比拼”,學生在魔方、拼圖、迷宮中快樂演繹數學的另一種魅力;“感恩的心”,師生或動情演講、或深情朗誦、或熱情歌舞,只為傳達同一個聲音:“感謝父母,感謝社會,感謝老師,感謝母校”;“科技之光”,舞台是實驗室,教師是導師,學生在千變萬化中邁開了科學探索的步伐;“火之舞”,篝火熊熊燃燒,舞蹈熱烈奔放,師生激情滿懷,一幅幅和諧仁中的真實畫卷讓我們久久難忘!2007年十一月,近30個項目的體育表演和比賽。“青春之歌”、“魅力廣場”、“科海泛舟”、“金秋華章”、“聖火之舞”五場近十個小時的綜藝演出,再次煥發了校園無限生機與活力。
可以自豪地說,連續六年的體育藝術科技節,已經成為學校發展進步的縮影,教師成長進步的平台,學生全面發展的見證,譜寫出和諧校園最為動聽的樂章。
我校的發展和可喜成果,源於學校明確的辦學思路、規範的內部管理、和諧的團隊精神,也來自教育的開放格局。家長學校、黨支部、家長、退休老教師都在教育教學、學校發展中發揮了積極作用。
和諧仁中,和諧團隊,和諧師生,我們團結一心,銳意進取,開拓創新,共同奏響和諧的樂章!

教學成果

質量是學校生存、發展的生命線。在素質教育的大旗下,我們立足課堂主陣地,向45分鐘要效率,要質量。課堂之上,教師揮灑自如,為學生注入知識的瓊漿,插上想像的翅膀。連續六年,我們實現中考成績穩步前進,合格率穩居前列,這正是我們全面育人理念所培育的素質教育之果。
課堂外,我們注重學生特長展示,能力培養。每周四節的課外活動時間,已成為另一方育人的天堂。練練身段、吊吊嗓子,藝術的殿堂正向他們開放。民族化的體育主題活動,有趣的遊戲,讓學習了一天的學生露出輕鬆的微笑。
寒暑假學生社會實踐活動,學生或參與勞動,撰寫體會文章;或動手動腦,製作手工作品;或深入民間,探民俗民風;或走訪調查,關注社會熱點,真正把自我成長的舞台從學校、課堂、書本延伸到家庭、家鄉、社會。
教學是主體,活動是載體,教研是推動力。沐校本教研春風,我們高揚科研興教,科研興校的大旗,在校本教研平台上實現教師專業化成長,實現教育科研的新突破。2006年1月,校本教研合格學校驗收;2004年3月,校本教研研討會成功召開;2004年4月,宜昌市“校本教研巡禮”,《宜昌教育》主編溫新階來校視導。2006年秋,校本教材《天蓬展翅》正式走進課堂,教學案例《校本之花別樣紅》獲縣級一等獎,並與論文《校本教研的有效管理及策略》(作者:吳錫斌)同獲市級二等獎。
校本教研中,教研組建設、教師科研意識、科研能力都得到了顯著的提高。科學教研組不僅在藝術節中獨自承擔了“科技之光”專場晚會,還成為我縣唯一承擔省級科研課題《物理課堂發展性學習評價的內容和研究方法》的實驗單位。數學教研組堅持“走輕負高效之路”,教研組教師教研活動規範有序,學生益智活動蓬勃開展,連續六年,中考獲三個第一,兩個第二,一個第三。專集《走輕負高效之路,結素質教育之果》全面詳盡展示了數學教研組的風采。教研組長李曉波作為我縣唯一代表參加宜昌市校本教研交流。語文教研組承擔“梯級作文教學實驗”課題,積極探討作文教學新思路。
採得百花釀成蜜,為誰辛苦為誰甜。我們用辛勤的汗水、踏實的行動換來可喜的收穫。2006年7月,我校被評為先進課改實驗學校。2006年獲全縣綜合實踐活動評比一等獎。2006年,第一個教育質量年,五峯縣教育局以檔案的形式認定我校教育教學質量第一名。2007年,全縣國中辦學水平綜合督導評估先進學校,全縣中國小教育質量評估一等獎,校本教研先進學校,國中讀寫與創新實驗學校,零輟學國中,先進工會組織。
師資力量:宜昌市王英姿名師工作室成員陳華東。
check!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