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層寺

五層寺

五層寺位於四川省三台縣建設鎮境內的五層山上。五層寺眾多的“五”。山有“重崗疊壘,形勢五層”寺以此稱名;水繞五層寺有東西南北中五股清,稱五泉寺;樹,五株古柏分布樓閣間;五重殿閣依山而建;殿內,供皇、佛、道、儒、冥五家。山、水、樹、殿及殿內供奉,又成一“五”;山有五角,再成一“五”;五家之內,又成“五”,如佛有“生老病死苦”;道有“金木水火土”;儒有“仁義禮智信”。五五相聚五五相扣五五相爭五五相融千古名山,眾多的“五”構成天下少有的一大景觀。

基本介紹

  • 中文名:五層寺
  • 外文名:Five layers of Si
  • 類型:地名類
  • 屬於:歷史
三國文化遺址五層寺探秘,五層寺的鐘聲,五層寺大鐘的傳說,劉備與三台之昭烈帝揚兵五層寺,

三國文化遺址五層寺探秘

那么,五層寺為什麼有這樣多的“五”,是天造地設,還是人力為之?何時成“五”?為何相爭相融?為何長期共存?等等,這一切成了一個個謎團,本文試就五層寺“五字”之謎作一些探解。
翻開中國文化典籍,走進社會生活,“五”的氣息撲面而來。《黃帝內經》:天有五行以生寒、暑、燥、濕、風。人有五腑化五氣以生喜、怒、悲、憂、恐(《陰陽應象大論》);《論語》:“子張問仁於孔子。孔子曰:能行五者於天下,為仁矣。”請問之。曰:“恭、寬、信、敏、惠。”音有五律,人有五官,色有五彩,糧有五穀,金屬有五金,動物有五毒,味有五味,人有五倫,刑有五刑,經有五經,社稷壇中有黃、紅、黑、白、灰五色土,百姓堂上有天、地、君、親、師五尊位等等,就連猜拳行令都是“五魁首”,可見“五”在中國文化和現實生活中很普遍,其地位也很高。五行是中國古人哲學中十分重要的思想。《尚書·洪範》曰,五行,一曰水,二曰火,三曰木,四曰金,五曰土。並認為這五種物質是構成世界不可缺少的基本元素。五行相生相剋,從而衍生萬物。因而,在中國傳統文化和現實生活中“五”很普遍,有很高的地位。行文至此,我們得出了“五”的普遍性答案,但它還不能解釋五層寺何以形成“五”的問題。
在解答五層寺何以形成“五”之前,讓我們先關注五層寺何時成五。五層寺何時形成“五”?沒有資料可考,我們只能順著下面這樣一些脈絡作一個大致的推斷。在眾多“五”中,有自然,有人為。自然是天成,乃大自然造山運動時形成。其山、泉當屬。泉圍以石,則是人為的加固、修飾而已。從本質上說它仍是自然。樹、殿及殿內供奉則純屬人為。人為因素,誰先孰後?當然是先有寺,後有樹,先有寺,後有五家。以樹齡推斷,樹有千年,寺當有千年(當然,寺的歷史還有更為確鑿的佐證),有寺便有供奉。白雲殿前、十殿中的柏樹要小一些,大致有二三百年的樹齡。換句話說,該寺至少在二三百年前才有“五”的認識,“五”的行。可見“五”走上山經歷了一個比較漫長的過程。
為何經歷了這樣一個漫長的過程?我們把目光放在“三教”上,“三教”的產生是比較早的。佛教是舶來品,公元67年(東漢明帝永平10年)開始有漢譯本佛經。與當時流傳的神仙方士宗教迷信思想結合。魏晉南北朝時期,與玄學相結合。隋唐時形成若干宗派,自成體系,形成了本土佛教。道教,最早的是五斗米道和太平道,它們都是原始道教。五斗米道首創於後漢順帝(公元126年-144年)時的張陵。儒教創始人孔子,創於春秋時期。佛、道、儒並稱“三教”。佛教、道教上了山,儒教堂而皇之走進統治者的書齋,走進了典章制度。但是“三教”有矛盾鬥爭。佛、道在許多問題上不同。在生死問題上,佛教主張“無生”,主張涅盤清寂、超脫輪迴;道教主張“無死”,主張修煉養生,“無死入聖”,超脫塵世。形神上,佛教認為萬物無常,主張精神解脫;道教希求長生不死。所以用各種道術求仙,主張“練形”,但都是違反生死自然規律的迷信和妄想。他們中間又經常互相吸收,互相摹仿。如道教經典《太平經鈔》甲部敘述老君誕生的奇蹟,有九龍吐神水的說法,這本是釋迦牟尼降生的瑞應之一。但道教吸收作為道教教主自身的故事。同樣,在佛教思想中,也吸收了道教的長生神仙思想。如南嶽慧思,佛教天台宗所謂第二代祖師,在《誓願文》中說“我今入山修習苦行……為護法故,求長壽命,不願生天及余諸趣。原諸賢聖佐助我得好芝草及神丹,療治眾病除饑渴……願借外丹力修內丹……這是佛教思想受道教煉丹求長生的思想影響。佛道也是鬥爭的。如兩教為了爭奪正統地位而鬥爭。道教為了貶抑佛教,不承認它的正統地位,製造了《老子化胡經》和《西升經》。如《西升經》說:“老子西升,開道竺乾”。就是說老子西入流沙,到天竺國傳道開化。佛經說,釋迦“或為聖帝,或作儒林之宗,國師道士”,《太子瑞應本起經》。這樣看來,佛、道是很難相融的。儒的理論核心是“仁”。孔子的“仁”,主要在於提出一種倫理原則,用來調和奴隸主貴族之間的矛盾,他對勞動者採取恩賜的態度。孟子的“仁政”學說仍然是這樣。“仁政”學說是行王道,也十分注重人民生活的改善,關心生產,愛惜勞動力,重視勞動者的作用,緩和階級矛盾。漢初以董仲舒為首的儒家,把代表奴隸制的孔孟學說加以改造,並重新解釋,使它成為為地主階級服務的儒家。正因為如此,漢武帝制定了“罷黜百家,獨尊儒術”的政策,儒家登上了統治階級的思想寶座。比較佛、道、儒,會得出這樣的結論。佛講出世,道講出世,亦講入世,儒講入世。佛把人帶入虛幻,道把人帶入半虛半實,儒把人帶入現實。“三教”處於矛盾鬥爭之中。我國有許多名山大川,有不少寺廟、道觀,所以,一般山上要么為佛,要么是道,也有佛道並存一山的,如峨眉山。佛、道、儒“三教合一”處於一處,並不多見。
同樣的政治文化背景,連“三教合一”都少見,為何五層寺以“五”行天下呢?一是五層寺獨特的地理景觀。如前所述,其山重崗疊壘,下大上小,山有五面,呈五個台階狀,狀若一個巨大的擎天地塔。山皆天然形成,絕非人工斧造。圍繞五層山四周。有四山如龍,一龍前瞻,一龍後顧,左右兩龍回首仰望,將五層山緊緊護衛。護衛之中,五層山下有一山,形如巨印,名印合山。印合山下有一鑽山鳳,鳳托巨印,鑽山鳳與西護衛龍之間有一圓包山,狀若寶珠,呈自然的龍鳳戲珠圖。五股清泉清甜甘洌。蒼穹下,山水間,雲蒸霞蔚,蒼松古柏,擁綠疊翠。奇花異草,飛醇流香,鳥兒鳴唱,蝶兒翩躚,“天下好山僧侶占”,這般奇山妙水豈有無人占之理。“五層寺”以佛為主,佛得了先機。二是佛的包容。五層寺以寺行的宗教道場,寺內供奉五家,日常管理都是寺廟僧人。僧人的手、信佛的手點燃了道、儒台前的香燭。這不能說是僧人為了從道兄、儒友那裡獲得幾個子兒。三是中國五字文化的影響、滲透。中國文化對“三教”的影響是顯而易見的。四是獨特的政治背景。五五相聚、五五相融的背後透射出一個共同的東西。這個共同的東西,就是深層的原因,即為聚五、融五的核心。五重殿閣有一個“三義殿”,它代表“皇”。三義殿供奉劉備、關羽、張飛。書籍、戲曲這些古代文化主要的傳播方式,最大限度地傳播了尊劉貶曹的思想,在民間形成了尊劉貶曹的風尚。尊劉貶曹由來已久。它形成了民族文化鮮明的愛憎性格。劉備成了漢文化正統統治的代表、皇權的象徵。五層寺“三義殿”因為劉循、劉備“水淹涪城,兵屯五層”的史實(見《三國志》),人們塑像而留下紀念。關羽沒有在此活動過,桃園三結義,劉、關、張一連,還是說得過去的。劉備是仁德的象徵,關羽是忠義的象徵,張飛是勇猛的象徵。從古至今,人們尊重、仰慕劉、關、張。民族文化的親疏情結在這裡自然得以體現。但這裡如果再供個智慧忠誠的諸葛亮,則未免太牽強,故而有此“三義殿”。三義殿所在,對於其它幾家而言,就是一個政治所在。劉備是政治中心,是一面旗幟,是一個“庇護”所在。這面旗幟可以穿越歷史。五層寺有一副古聯,聯曰“一印高懸,一切峰巒皆處下;五泉上涌,五層樓閣獨居尊。”聯文對仗工整,寫景貼切,構思巧妙,氣勢雄偉。其“獨居尊”就是對“三義殿”極好的註腳。馬克思辯證歷史唯物主義告訴我們,宗教存在於一定社會中,它與政治、法律、道德、藝術、哲學和大部分社會科學構成意識形態的思想體系,這種體系是構成上層建築的重要組成部分。在上層建築中,政治起著決定性的作用。由此觀之,這個共同的東西就是政治,為政治服務,為統治服務。正因為有了劉備這面旗幟,各家雖有紛爭,但都有進入和存在的理由。佛、道之爭不過是宗教形式的分歧。佛、道都在配合封建倫理學說,鞏固封建程式,維護綱常名教,這是一致的。至於儒,本身就是堂而皇之登上了統治思想的寶座。皇臨而儒隨,這是很自然的事。至於冥,無非是十殿里上刀山、下油鍋、五馬分屍、開腸剖肚、抽筋扒皮一類血淋淋、陰森森的恐怖所在。而得到這些享受與待遇的,無非是一些世間惡人。它表達的是懲惡揚善、勸惡從善的思想。善惡有時代的內容,也有逾時代的內容。它甚至可以不表現內容,只表現結果。這樣,在哪個社會的統治者眼裡看來都是符合他們的需要的,他們都喜歡。每個社會都需善、愛善,這也是符合統治階級利益的。至於佛、道、儒與冥雖有不同,但卻都有相同之處,如“善”,都有那層意思。
綜上所述,我們可以得出這樣的結論。五五相聚,五成五行,五五相爭,五五相融。矛盾的幾方構成運動的整體。它以自然為基礎、為土壤,“五”的哲學思想為根基,“五”字文化為種子,五家為中心,皇為核心,佛、道、儒、冥都為統治階級服務。佛、道、儒雖有紛爭,但大目標一致,故相聚相融。
五層寺“五”字文化,表現出開放性、多元性的特點,放射出閃亮耀眼、異彩紛呈的光芒。這一奇特的五字文化景觀值得人們關注。其意義十分重大。它對於我們今天改革開放,加入世貿後,面對多元的外來文化,以本土的、傳統的文化為根基,吸收外來文化,發展有益的、多元的文化不無啟迪。

五層寺的鐘聲

“當……當……當……”
雄渾、悅耳的鐘聲從五層寺歷史的塵封中傳來,這聲音,驅鬼神、鎮妖孽,聲聲入耳,敲人心肺。
五層寺,坐落在五層山上。這裡地勢高峻,有“一切巒峰皆處下”之感。五層山,山有五方,呈五個台階狀,形如一摯天地塔。山有東西南北中五股清泉,有五重殿宇。五重殿宇中坐落佛、皇、仙、道、冥。五五相聚、五五相融,千古名山,它的奇,它的特,天下罕見,世間無雙。
五層寺五重殿宇背依主峰,坐北朝南,依山而建,由上而下是玉皇殿、觀音殿、大佛殿、三義殿和戲樓。戲樓半邊懸空,下面是數十丈高的陡峭山崖。一口大鐘就掛在三義殿和戲樓之間的鐘亭里。粗實、堅硬的青槓木架子將它穩穩吊起。撞鐘的桿也是青槓木的。我們常見到的鐘桿是自由的吊著。奇怪的是,這口鐘的鐘桿時常都被拉起來,用鎖鎖住了。俗話說,當一天和尚撞一天鐘,看樣子,這口鐘是擺設。如此說來,這裡的和尚不是失職了嗎?其實,這些和尚並沒有失職,天天都在撞鐘。原來寺里有大、中、小三口鐘。小的篩篩大,不大不小的秧盆大,大的黃桶大。小鐘僧人早晚佛課用,不大不小的鐘節日、廟會和掃蕩用,大鐘有不得安生的事情時才用。
這口大鐘,有一人多高,以金、銀、鐵鑄成,足有千斤重。面上是密密麻麻的捐資、捐物人的名字,鐘口邊和頂沿有一些紋飾,鐘身有豎書的“威鎮四方”四個碗大的顏體楷書。在一層古鐵灰色中,有一個銀白色和一個金黃色的亮點特別引人注目。那銀白色和金黃色亮點在鐘腰,距離不到三寸,成斜角呼應。那銀白色是個拇指大的方形,上有一朵梅花。方形露出鐘面一筷頭子,看上去像是一隻婦女戴的銀箍子。它比人們常戴的和見到的銀箍子要大得多。當地老百姓稱這種銀箍子為桶箍子。那金黃色亮點露出半圓,橫插在鐘上,圓形中有一個小孔縫,看得出是一個銅錢大小的毛毛錢。古今的鐘用鐵或銅鑄成,這口鐘鑲金嵌銀,你說奇不奇、怪不怪。

五層寺大鐘的傳說

原來,很多年以前,五層山一帶並不太平。山東有一座山,由於大自然的造山運動,它陷下去很多坑,又突起一些山峰來,人們叫它“凹底山”。這凹底山怪石猙獰。不知從什麼年代起,一年四季陰氣沉沉,黑煙飄繞,形如鍋底,人們便叫它“鍋底山”。鍋底山下有一個小村莊,住著四五十戶村民。山上雞不鳴,狗不叫,住著一條修道的蜈蚣。卻說它修了1197年,已經喝了二個小男孩的血,三年後就可煉成人形了。它煉到1191年時,巳煉成了人頭蜈蚣身,再吸入人的陽氣和鮮血,十年後就可以大功告成。一天深夜,村子裡雞不啼、狗不叫的,它趁人們熟睡之機,偷偷爬進村子裡。將一名小男孩拖到荒郊野外,咬斷頸動脈,喝了血,棄屍於荒野。不見了小孩,把小孩的父母急得團團轉。村子裡的人幫忙到處找,在外面找到了那個失蹤的小男孩。慘狀目不忍睹。大家不知道夜裡發生的事,只說是天命,掩埋了孩子,一陣悲傷也就過去了。直到第二個小男孩遭到同樣的命運後,才引起人們的注意。人們覺得有異物在他們身邊,究竟是什麼異物,卻說不出一個名目來。總覺得村子裡還會發生事情,感到很恐慌。在這樣的日子裡生活,村民自然提高了警惕。晚上派人在四方守護。後來,人們終於看清了它的真面目,原來是一條大蜈蚣。驚慌中,大家持棍舞鋤,齊拿吼喊。蜈蚣見勢不妙就飛快的逃竄了。不久,山那邊村子有個小男孩卻也遭到同樣的命運。這件事,驚動了兩個村子的村民。他們組織最好的獵手,上鍋底山對付蜈蚣。一連好多天,也不見蜈蚣的影子。有一天午時,它從怪石逢中爬出來,拖著一丈多長大碗口粗的黑紅色的身軀,在山間遊走。獵手看準了,扣動扳機,“ ”的一聲,一陣硝煙過後,上前探看,那見什麼蜈蚣。他們找遍附近,連半點血跡也沒有。這事使獵手們感到很奇怪。後來這件事被人們越說越凶,越傳越大,越傳越神。村民們覺得很棘手,想來想去,決定找官府。兩個村的代表進了縣衙,敲響法鼓,口述其事,求縣太爺為民除害。縣太爺派人前去調查,果有其事。他覺得太玄妙,可又是真的。他決定想辦法對付蜈蚣。左思右想都想不出一個辦法來。一天,師爺對縣太爺說,何不找五層寺的長老想想辦法。師爺的一句話把縣太爺提醒了。他早聞五層寺有位大德高僧,早就想前去拜訪,只是忙於政務才當未去。帶著這件事,縣太爺上了五層寺,一陣清喧後,他向長老表明了心跡。長老上通天文,下知地理,深諧佛學,這廟上供奉五家,也算開明高僧了。長老說,蜈蚣經過一千多年的修煉,巳成精怪,危害蒼生,要消滅它,巳非人力可為。老衲早聞施主德政為民,今逢難事,感念蒼生,願意效力。不過還要隨緣啊!阿彌陀佛。縣太爺相信長老,把這件事託付給了他。長老雖然包經滄桑,可這樣的事從來沒有遇到過,成天冥思苦想。有一天,朦朧中,一個白鬍子老頭飄然而至,對他說:“三十六廂爛鏵鐵,一十八隻雄雞血;噹噹 一響鳴正氣,威鎮四方驅百邪”。長老眼睛一睜,眼前那有白鬍子老頭。他明白是仙道相助,指點迷津,心裡便有數了。
寺里決定鑄一口大鐘,收伏鍋底山的蜈蚣,以保四方安寧。於是,就派東、西廂弟子出去化緣。東廂弟子出東門,西廂弟子出西門。原來,這五層寺寺大僧多,長老下分東西二廂,大弟子管西廂,二弟子管東廂。有事分頭辦,用我們現在的說法叫“承包”。俗話說,人上一百,形形色色。娘生九子,還九子九個樣呢。這寺里的事也同世上一個理兒。大弟子二弟子就象一家人兩兄弟,雖然同處於一個屋檐下,又同為寺里的管事,性情卻大不一樣。大弟子為人老實、憨厚,二弟子為人虛偽、狡詐。這兩個脾氣性格不一樣的人處在一起,自然便有好看的戲。這樣,就構成了青燈黃卷里的豐富多彩。大弟子二弟子分別率領眾師弟下山。大家早出晚歸,從遠鄉到近鄉,一個鄉一個鄉地化緣。村民們聽了這件事後說,世間的事,誰說得清,我們這地方看起來風平浪靜,誰又敢保證這裡就沒有妖怪。因此,大家很理解,也很支持。有鐵的捐鐵,沒鐵的捐錢或其它物品,有的還往寺里送。要跑遍三十六鄉,化那么多爛鏵鐵,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兩廂弟子一個灣一個灣的跑,一個村一個村的跑。腳跑起了血泡,肩膀磨出了血。慢慢地,東廂有些吃不消了,。便由天天出門到兩天一化,三天一化。西廂呢,照樣天天出門。三個月後,就化得差不多了。有一天晚上,西廂大弟子化緣回來,走到五層山西門山腳下,迎面來了一個小腳矮老太婆。她說她就住在五層山下。寺里造鐘,她捐個銀箍子。大弟子接過銀箍子,用紅布包好,他一轉身,那位老太婆一閃就不見了。回來後,大弟子將銀箍子交給長老。長老用紅布將它包起來,放在廂子裡。又過了一些時候,東廂也化得差不多了。有一天晚上,二弟子化緣回來,走到五層山東門山腳下,迎面來了一個矮老頭,他說他就住在五層山下,寺里造鐘,他捐一個毛毛錢。二第子眉開眼笑,點頭哈腰,忙接過錢,謝過那位老太爺,一轉過身,那位老太爺一閃就不見了。二弟子將那枚毛毛錢掂了掂,咬了咬,然後放進貼身紅布衣袋裡,回寺後對誰都沒有說。
材料備好了,寺里便考慮請人鑄造。說來也巧,這時,一個西藏的造鐘人來到寺里,說特地來為五層寺造鐘。長老很慎重,那敢貿然相信。他對這人作了一番考察。結果未出門就物色定了一位造鐘高手。這位師傅買來最好的焦碳,接著便是制模。制模那天,長老在大佛面前上了香,在天井裡敬了天地。邊制模邊念經。念了七七四十九天經,四十九天后,鐘模制好了。擇日,三個化鐵爐點火。第一爐化了七七四十九天。鐵水化了,師徒們你一瓢我一瓢往模子裡倒鐵水,差不多時,往模子裡倒了六隻雄雞血。第二爐也化了七七四十九天,卻沒有化成鐵水,又煉了半天,還是沒有化。造鐘師傅一生走南闖北,這么多年,頭一次遇到這等怪事。又燒香、又叩頭,麵糊都搞焦了,還是不化。造鐘師傅著急中似有所悟,對長老說,這行有個規矩,打彎刀的不能打虎頭,打虎頭的不能打彎刀。貴寺是不是忘了什麼沒有拿出來。造鐘師傅的話提醒了長老。他記起還有一個銀箍子藏在箱子裡忘記拿出來,就趕忙去找出來。造鐘師傅將它投進爐中,一會兒,這爐鐵水就化了。又澆了一圈,倒進六隻雄雞血。最後一爐也煉了七七四十九天,又遲遲不見化。這次長老心中有數了,他把二弟子叫來,問他化緣中碰到什麼沒有。二弟子說什也沒有碰到,邊說邊瞟自已的胸口。不知怎么搞的,那枚毛毛錢竟從二弟子的衣袋裡跳了出來。二弟子見瞞不住了,只得向長老說了實情。造鐘師傅將這枚毛毛錢小心翼翼地投進爐里,鐵很快又化了。當最後一瓢鐵水和雄雞血倒進模子時,不多不少,剛好滿模。揭模時,人們意外發現,那銀箍子和毛毛錢竟跳出模子,在模面上半露半藏。這件事,人們都說太奇怪了,問造鐘師傅,造鐘師傅說,這是他一生中遇到的一件怪事。他說不清楚。寺里修了鐘亭,擇吉日掛鐘、祀鐘。鐘一聲未敲響,鐘桿便被鎖起來了。祀鐘那天,縣衙還來了人。
卻說那年五月立夏後的一天,四鄉八鎮的小麥黃了。快黃鳥不停的叫著“割麥收禾、割麥收禾”。毒辣辣的太陽把大地考得焦黃焦黃的,天空中沒有一絲風。烈日下,村民正忙著收割麥子。有的在割,有的在捆,有的在擔,有的在堆碼。正當中午,天空突然陰雲密布,鍋底山上空烏雲翻滾,颳起陣陣狂風。沒有捆的麥子亂飛,樹木左右搖盪,人們慌了手腳。長老在戲樓上觀望,他知道蜈蚣已經煉成道,出現了,又要作孽了。他忙到鐘亭,化了紙,點了香,打開鐵鎖,拉動鐘桿,念動咒語,將鐘桿對準鐘一抽一送,“當”的一聲撞去,這聲音如雷貫耳,鐘聲響過,風更大了。鐘上突然射出兩道寒光。一道白光,一道黃光。把半邊鐘亭都照亮了。長老剛要第二次撞鐘,鐘桿一個反彈,把長老重重地摔在地上。他明白,剛才那一敲,震怒了蜈蚣,蜈蚣在和他鬥法。長老毫不驚慌,從容地從地上站起來,將鐘桿三拉三送,蓄足力和勢,使勁地撞去。這一撞,聲更響,風更急,光更亮,烏雲更濃。撞得人心驚肉跳,撞得樹葉紛紛落。鐘桿又一個反彈,差點又把長老摔在地上,幾個踉滄才穩住。這蜈蚣實在太厲害了。長老蓄足力和勢,“當”,“當”,“當”又是三下。三個回合下來,長老內力已經耗去一大半。其實,蜈蚣也受了傷。它象一頭受傷的獅子,正在喘息。稍一觸動便會發怒。長老趁蜈蚣喘息的機會在想辦法。突然,它想到了光亮。光亮是桶箍子和毛毛錢發出的,敲得越重,光越亮,莫非還要藉助它們的法力。聯想到它們的來歷,長老心裡一亮。他將鐘轉動,兩個亮點對準鍋底山方向。定了定神,運足氣,又和蜈蚣大戰了三個回合,三個回合過去,風小了,烏雲減弱了。長老乘勢又“當”、“當”、“當”敲了三下,風漸漸停了,烏雲漫漫散開了,天空又是一片晴朗。事後,有膽大者上山去看,那蜈蚣掛在怪石上,屍體散發出一股股惡臭。從此,這一帶太平了。
再說那位縣太爺,見寺里除妖鎮邪有功,特地撥了官銀五千兩,對五層寺進行培修。他在任,興水利,重農桑,懲凶頑,人民安居樂業。後因得罪上司,被貶到一個山區小縣去了。接替這縣太爺職位的,是一個叫巫貢的人。此人大字不識幾籮筐,仗著家裡有錢和上邊的關係,卻弄了一個縣官當。他平時愛假裝斯文,附會風雅,有收集名人字畫的嗜好。在他的字畫中,卻不乏“文方屍比”之類的題贈。常關起門來“欣賞”字畫,不理民事,專幹些貪贓枉法的勾當。只要是他想做的事,不管用什麼方法,什麼手段,也要達到目的。有一次,巫貢的官轎在縣城中晃蕩,他撩開轎子視窗的吊簾,探頭探腦中,發現了一位民間美女,那長相,那身段,那一 顰一笑,簡直是西施再生,頓時,令他大驚失色。回去後,寢室難安,食不甘味。他叫師爺去打聽。師爺很快便打聽到那美女是城南一個姓趙名三的人的妻子,是有夫之婦。師爺將打聽結果告訴巫貢,美人巳嫁他人為妻,令他十分惱火。那婦人的身影象勾了他的魂魄,他決計要把這個美人弄到手。便設計陷阱,誣陷趙三為殺人犯,將他打入大牢。趙三夫妻感情篤實深厚,妻子為救丈夫,免丈夫一死,不得不跟巫貢。把他人的妻子強占到手,名聲臭了半個縣。人們巴不得他早死,巴不得五層寺的鐘把他也收了,私下叫他“蜈蚣”。“蜈蚣”的外號傳到巫貢的耳朵里,他氣得暴跳如雷。想把鐘砸了。師爺說,這鐘沒有合適的理由砸不得。砸了恐怕會禍及老爺。巫貢雖然為非作歹,什麼都不怕,五層寺的鐘那么神奇,還是有點害怕。才暫時沒有砸。但一直耿耿於懷。第二年,恰逢天干數月無雨,莊稼乾旱。他以五層寺大鐘陽氣太重,陰陽失調,造成乾旱為名,差人上山砸鐘,一些不明真相的人跟著瞎起鬨。那些差狗子氣勢洶洶上寺,將鐘弄到地上,輪起大錘就打,還放火燒五層寺。眾僧一邊救火,一邊攔人。攔都攔不住,鐘被砸得咣當響,就是砸不爛,砸了很久,有人說從裡面打。一錘,兩錘,三錘,鐘開了口。就這樣,鐘鐵一塊一塊地往下掉。那錘和鐘一砸一彈,這聲音異常難聽,象在呻吟。帶銀箍子、毛毛錢的鐵塊被砸下後,差狗子用小鐵錘敲,居然完整地敲下了銀箍子和毛毛錢。大家都去搶,那差官見了忙說:“莫慌!歸公、歸公”,邊說邊跑過來搶,腳被地上的鐵塊掛住,一個撲爬絆下去,牙齒碰到鐘鐵上,碰掉兩顆門牙。銀箍子和毛毛錢掉在地上,一閃就不見了。
幾年後,巫縣令得了怪病,周身無名的疼痛。巫妻把四州八縣的名醫都請過了,都找不到病因。去一個說沒法治,去兩個搖頭。有一天,巫妻在街上碰到一個和尚,那和尚瘋瘋顛顛地象是對她說,又象是自言自語。說不該呀,不該呀,報應唷,報應。去菩薩面前懺悔吧。回到縣衙,巫妻把街頭所見所聽告訴了老爺。到這份上,巫縣令相信了,害怕了。第二天,他裝扮成老百姓,帶著銀兩、香和紙,悄悄上了五層寺。在鐘亭里,在刺骨的寒風中跪了七天七夜。病還是未見好,最後他拖著怪病不治之軀,哀嚎而死。後來從縣衙傳出的訊息說,縣太爺的嚎叫聲很恐怖、很可怕。
卻說,當年巫貢派人上五層寺撞鐘時,長老正在雲遊。五層寺那場劫難,他有感應,當晚便坐化了。不表。那名二弟子出了醜,覺得在寺里呆不下去了,便悄悄下了山。有的人說他還了俗,有的人說他在另外一座寺廟裡當了和尚,也有的人說他瘋了。多年以後,人們談起這件事時,還是說東廂弟子怎么怎么了,一褳子捎帶。後來東廂敗,人們說與二弟子藏毛毛錢有很大的關係,東廂敗了,人們便在東廂原址上修了森羅殿。用因果報應來警醒、教化世人。
五層寺在恢復中,那鐘也算一大故物了,人們說那鐘也應該恢復。那古老而悠揚的鐘聲還會響起嗎?
當——當——當……

劉備與三台之昭烈帝揚兵五層寺

大佛頭枕一張琴,十八羅漢鎮涪城。
倒掛金鐘菩提寺,金鑲玉印在五層。
——無名氏《涪城謠》
無名氏《涪城謠》“金鑲玉印在五層"句所詠"五層",即劉備"屯兵"的"五層寺",在今三台縣建設鎮七村。其寺以所在的五層山得名。其山"有重岡疊壘,形勢五層",異常險峻雄偉。在五層寺前,有泉眼五口,大早不枯,因而又稱五泉寺。
相傳,劉備移營五層山後,形勢危急,幸虧有法正出面勸說,劉循才在涪水關撤兵。為了結好劉循,劉備還特地設宴五層山寨,並命龐統與法正前往涪水關恭迎。劉循到寨那天,張飛奉命接風陪酒。張飛為了展示皇叔的威風,待酒過三巡之後,即騰地一聲從席上躍起,將案上酒杯、酒壺,嘩啦啦全部推在地上,綰起袍袖,自提酒缸,咕冬咕冬一飲而盡。然後,搖搖晃晃走到寨外的八角井邊,抓起井畔一塊乾余斤重的大青石板,轟地一聲蓋住井口,坐於其上,叫軍士繼續為劉循斟酒,並說:“此井藏有金鑲玉印一方,欲獻將軍,只不知將軍動得此石否?”此時的劉循早為張飛的神力嚇得魂不附體,慌忙推說天色已晚,領了隨從,灰溜溜下山去了。據說,張飛走後,八角井上那塊大石板一直沒人能夠搬動。就這樣,"金鑲玉印"便成了五層山的"鎮山之寶"。
據記載,"金鑲玉印"乃是歷史上有名的秦漢傳國玉璽。此寶採用卞和所獻璞玉,由丞相李斯篆書"受命於天,既壽永昌"八字,令良工琢成。秦始皇駕崩,秦王子嬰獻與漢高祖劉邦。至王莽篡漢,孝元皇后太后以此擊打奸臣,崩其一角,其後乃以黃金鑲之,故有此名。東漢光武帝劉秀得此寶於宜陽,傳至漢末,十常侍作亂,劫少帝出北邙,此寶從此下落不明。由於"金鑲玉印"在當時是皇權的象徵,因此,三國時,各地軍閥為尋覓和爭奪此寶,曾長期征戰不休。"金鑲玉印在五層"的傳說雖不可信,卻真實地反映了那段血雨腥風、刀光劍影的歷史。
大雄殿前石柱上有幅古老的對聯:“一印高懸,一切峰巒皆處下;五泉上涌,五層樓閣獨居尊"。聯文對仗工,狀物切,立意高,氣勢雄,向來胎炙人口。尤其是把整座五層山想像成一枚高懸於萬山之上的巨型金印,更為"金鑲玉印在五層"的民謠,作了絕妙的言傳身詮釋。八角井中"金鑲玉印"雖難尋覓,但誰說五層山不是三國旅遊線上一枚光芒四射的"金鑲玉印"呢?
1999年,經三台縣人民政府批准,五層寺已被開闢為佛教活動場所。
劉備與三台:水打涪城兵屯五層(五層寺)
先主英雄在,乾坤幾劫灰。
殘山前代壘,古色戍樓梅。
江上吳船去,天邊漢月來。
蜀人猶牧馬,風浪不須哀。
“蜀漢興亡系郪涪”。東漢末年劉備收川和蜀漢末年姜維降魏等重大歷史事件,大多發生在以三台縣郪江鎮和綿陽市區為中心的郪、涪二縣地區。因此,在郪、涪二縣地區,涉及三國的歷史遺蹟和民間傳說異常豐富。
東漢獻帝建安十六年(211),曹操遣將征討漢中張魯,益州刺史劉璋震恐。張松、法正力誎結好劉備,合兵抗曹。於是,劉璋自成都到涪縣(今綿陽市區)恭迎,劉備則在法正陪同下,率龐統黃忠魏延等將士數萬之眾,從荊州溯長江入川,經墊江(合川)、溯涪水,經郪縣平陽鄉(今三台縣城),向涪縣挺進。
不一日,劉備一行已近涪縣地界,忽然接到探馬急報:劉璋之子劉循在涪水關擺下陣勢,欲與皇叔決一死戰。劉備大驚,急令黃忠紮營涪城壩(今三台花園鎮)為前軍,魏延結寨白岩壩(今三台靈興鎮)為後軍,自己與軍師龐統居中安營(今劉營鎮)為中軍,同時,一面求法正上涪水關交涉,一面差流星馬去荊州搬兵。
這時,川中地區連降暴雨,涪水猛漲。涪城壩地勢低洼,龐統急向劉奮獻策,要前軍火速移營山崗高地,以防不測。劉備即與軍師冒雨向涪城壩疾進。剛抵營寨,滔滔洪水便鋪天蓋地般地捲來。涪城壩萬餘人馬頓時成了落湯雞。劉備急令:"盡拋輜重,移營琴山暫避!"事後,黃忠清點部下,仍然損折了十之二三,只帶得六七千人馬,由琴山經巫家溝高地隨皇叔上五層山紮寨。後來,張飛馳援來到涪城壩,於巫家溝與黃忠會師。言及前事,黃忠羞愧不已,張飛卻安慰說:“水打涪城倒,巫家溝還算好!”後來巫家溝一帶蒜子特好,據說就是張飛安慰黃忠時“巫家溝算(蒜)好!”之話口封的。再後來,人們為了紀念劉備,便將劉備駐紮人馬的地方叫做“劉營”或“劉家營”,並把劉備軍師"鳳雛先生"龐統飲馬垂釣的小溪叫著“鳳溪”。其後,“鳳溪”作為“涪城四鎮”之一划入“梓州涪城”版圖。昔人過“劉家營”多有題詠。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