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四前後的新文化派與文化保守派

五四前後的新文化派與文化保守派

《五四前後的新文化派與文化保守派》是2011年中華書局出版的圖書,作者是武吉慶。

基本介紹

  • 書名:五四前後的新文化派與文化保守派
  • 作者:武吉慶
  • ISBN:9787101083408
  • 頁數:252
  • 定價:28.00元
  • 出版社:中華書局
  • 出版時間:2011-12-31
  • 裝幀:平裝
  • 副標題:價值觀比較
內容簡介,編輯推薦,目錄,

內容簡介

本書建構中國的新文化問題自“五四”運動以來一直是學術界研究的熱點。近一個世紀的文化研究以中西文化關係和傳統文化的現代化為兩大中心,形成了新文化派、國粹派、新保守派等不同派別,為文化建設打開了多視角的研究局面。作者從新文化派與文化保守派價值觀比較的角度,作了深入細緻的研究,具有較高的創新與學術價值。

編輯推薦

20世紀最初20年所以成為中國近代社會發展重要的轉型期,無疑緣於三大事件的接踵而起及其相互影響與激盪:辛亥革命、新文化運動與歐戰。辛亥革命結束帝制,創建共和,厥功至偉。它為中國社會的進步開啟了閘門,使新文化運動得以洪波湧起,登堂入室,徑直猛烈衝擊以綱常名教為代表的千年封建君主專制制度的精神支柱,形成了國人思想解放的偉大潮流。與此同時,歐戰的爆發充分暴露了西方近代文明的弊端,被新文化運動奉為圭臬的西方社會也面臨著自己“重新估定一切價值”的時代。西方現代思潮發生了深刻的變動,反省現代性的非理性主義思潮浸浸而起,正反映了人們對西方文明自身的批判。這影響到了東方,便是催醒國人打破對西方的迷信,要求重新審視中西文化和調諧民族新文化的發展方向。梁啓超說,要講思想解放那就要徹底,對於來自西方的所謂新思想,也要講解放,就反映了這一點。所以,不難想見,五四前後的中國思想界,集“古今中西”的文化衝突於一時,呈現出了怎樣空前的活躍和激烈爭鳴的局面。

目錄


緒論
一、緣起
二、學術史
三、資料、方法、思路
第一章 價值系統的解體、重建及其面臨的困境
第一節 晚清價值觀變遷
一、人慾可以推動社會發展
二、個體具有自身價值
第二節 辛亥革命後價值承當的喪失與所謂“道德失范
一、價值迷失與“道德失范
二、關於“道德失范”的認識分歧
三、權威存廢與價值重建
第三節 五四時期重建價值系統的努力與終極價值的
缺失
一、繼續衝擊傳統,清除重建障礙
二、關於道德的相對與永恆的不同體認
三、新文化派的現代化取向與文化保守派的終極
價值關懷
第二章 個體價值及其實現途徑
第一節 獨立自由的人格價值
一、崇尚獨立自由之精神
二、追求思想言論自由
三、個人自由與社會規範
第二節 個人價值的形成及其實現途徑
一、道德完善與價值實現
二、掙脫身心束縛,努力創造價值
第三章 關於價值規範的不同體認
第一節 道義與利益的取捨
一、注重現實功利,反對空言道義
二、崇尚道義,弱化功利
三、整合義利關係的努力
第二節 群體與個人價值的輕重
一、群體至上的價值取向
二、個人與群體價值的兩相兼顧
三、自我完善與社會進步
第三節 理性與物慾的調控
一、有所節制的欲望順適和滿足
二、克制欲望,張揚理性
第四節 道德與知識的評價
一、反對科學崇拜,主張以德統智
二、以科學為本位的重智輕德觀
……
第四章 道德、宗教與終極價值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