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味所傷是指偏嗜五味會傷及其相應的髒體,進而按照五行生剋理論傷及它髒,然後傷及該髒相關聯的五體,即偏嗜五味引起機體表面的傷害,多食鹹,則脈凝泣而色變;多食苦,則皮槁而毛拔;多食辛,則筋急而爪枯;多食酸,則肉胝䐢(即皮厚而皺縮)而唇揭;多食甘,則骨痛而發落。
基本介紹
- 中文名:五味所傷
- 出處:《黃帝內經》
- 類別:中醫基礎術語
概念,解讀,中醫套用,
概念
偏嗜五味對五體(皮、肉、筋、骨、脈)的傷害。
解讀
《素問·生氣通天論》說:“陽之所生,本在五味,陰之所宮,傷在五味”。《素問·五藏生成篇》:“多食鹹,則脈凝泣而色變;多食苦,則皮槁而毛拔;多食辛,則筋急而爪枯;多食酸,則肉胝䐢(即皮厚而皺縮)而唇揭;多食甘,則骨痛而發落;此五味之所傷也”。由於五味各有所走,當對五味有所偏嗜時,就會出現陰陽偏性,所以,五味用之不當,必傷正氣,先傷某味所入之髒,後傷以五行相生相剋的其他臟器及五臟聯繫的五體、五官中的相應部位。
中醫套用
五味所傷可說明人體病理。
中醫理論認為,人體處於一個動態的平衡中,各臟腑相互制約、相互作用,對立統一,以平為期。若飲食五味偏嗜,則五味作用於人體太過或不及,就會造成臟腑功能偏盛偏衰,使臟腑之間這種相互制約的對立統一的平衡受到破壞,導致疾病的發生。《黃帝內經》以五行生剋乘侮規律為線索,列舉了不同生活環境、飲食習慣在發病方而各不相同的影響。《素問·生氣通天論》云:“味過於酸,肝氣以津,脾氣乃絕;味過於鹹,大骨氣勞,短肌,心氣抑;味過於甘,心氣喘滿,色黑,腎氣不衡;味過於苦,脾氣不濡,胃氣乃厚;味過於辛,筋脈淚弛,精神乃央。”指出了雖然五臟的資生依賴於五味,但是過用五味卻又能損害五臟的協調關係。
根據“同氣相求”五味各走其所喜的理論,水能克火,若人體心氣本虛,又攝鹹過度,則可導致腎水太甚乘火,水氣凌心;反之,若見心火亢盛證又為鹹味所宜。故《黃帝內經》分別有“心病禁鹹”與“心欲耎,急食鹹以耎之,用鹹補之”之說。又如《靈樞·五味》云:“脾色黃,宜食鹹”,脾胃土為腎水之所不勝,若腎得谷味之鹹,則可反克中焦脾胃之實積。根據這些基本的原則,執法以制方,才能圓活自如。類似的關於五味與人體病理的論述在《黃帝內經》中是很豐富的。
尤其值得重視的是,在《靈樞·五味》中不僅記載了五味所入和各有所走,各有所病,更詳細解釋了五味致病的病機,如在談到“酸走筋,多食之令人癃”時,解釋到:“酸入於胃,其氣澀以散,上之兩焦,弗能出入也,不出即留於胃中,胃中和溫,則下注膀胱,膀胱之脆薄以濡,得酸則縮蜷,約而不通,水道不行,故癃。”其論從酸主收澀,影響氣化運行入手,指出過食酸味,可產生膀胱約而不通的癃閉病,病變涉及與水液代謝密切相關的三焦、胃、膀胱諸腑。其餘諸髒也各有較深刻分析,對臨床實踐具有重要的指導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