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態特徵
灌木, 直立或蔓生, 稀為喬木;枝有刺, 稀無刺。葉為掌狀複葉, 有小葉3-5, 托葉不存在或不明顯。花兩性, 稀單性異株;傘形花序或頭狀花序通常組成復傘形花序或圓錐花序;花梗無關節或有不明顯關節;萼筒邊緣有5-4小齒, 稀全緣;花瓣5, 稀4, 在花芽中鑷合狀排列;雄蕊5, 花絲細長;子房5-2室;花柱5-2, 離生、基部至中部合生, 或全部合生成柱狀, 宿存。果實球形或扁球形, 有5-2棱;種子的胚乳勻一。
產地生境
該屬約有35種, 分布於亞洲。中國有26種, 分布幾遍及全國。生於灌木叢林、林緣、山坡路旁和村落中。
分類研究
該屬
子房5-2室,
花柱5-2,離生或不同程度合生, 傘形花序或
頭狀花序單生或再組成小形
圓錐花序, 並偶有
單葉等點,表明該屬可能起源於
鵝掌柴屬 Schefflera J.R.& G. Forst.。
有些學者將該屬分割成 Eleutherococcus Maxim. (1859)、Acanthopanax Miq. (1863) 和 Evodiopanax Nakai (1924) 等3屬,由於分屬的特徵差別甚微,合併為一個屬較為合理。合併後應以發表最早的合法名稱 Eleutherococcus Maxim. 作為正式學名。由於 Acanthopanax Miq. 普遍使用已久,建議作為保留名稱。
屬模式種
疏
刺五加 Acanthopanax spinosus (Linn. f.) Miq. (Panax spinosus Linn. f.),產於日本。
分布
五加科 ( Araliaceae)五加屬 (Acanthopanax Miq. )植物全世界已發現的有 37種 ,主要分布於亞洲的中國、日本、韓國 ,在其他國家如印度、不丹、蒙古、尼泊爾、菲律賓、俄羅斯東北部、泰國、越南也有發現。
主要價值
食用價值:採收春季初發的嫩莖葉,入沸水鍋焯過,清水浸泡,炒食或做湯,也可曬乾菜。
營養價值:五加屬植物含有豐富的維他命以及礦物質。經過研究分析,刺五加中含有維生素A、B1、B2及C等維生素,以及錳、銅、鎂、鈷、鎳、鋅、鐵、鈉、鉀、鈣等礦物質成分。含有豐富的葡萄糖、半乳糖、胡蘿蔔素。並且在配類糖體的還元基中(酒精、乙醇、氫氧基等有機化合物結合成的化合物),還具有刺激性荷爾蒙的作用,以及鎮靜和調整心肌能力的作用。
另含有芝麻脂素、木栓酮、皂甘、真皮素、刺五加甘、非芳香性不飽和有機酸等物質。芝麻脂素(Sesamin),這成份具有止咳、袪痰效果,也有抗結核桿菌的作用。
下級分類
五加組 Sect. Acanthopanax
頭序五加組 Sect. Cephalopanax (Baill.) Harms
刺五加組 Sect. Eleutherococcus (Maxim.) Harms
昊茱萸五加組 Sect. Evodiopanax Harms
短軸組 Sect. Sciadophylloides Harms
花椒五加組 Sect. Zanthoxylopanax Harms
種列表
短柄五加 A. brachypus
烏蘞莓五加 A. cissifolius
尾葉五加 A. cuspidatus
兩歧五加 A. divaricatus
離柱五加 A. eleutheristylus
吳茱萸五加 A. evodiaefolius
紅毛五加 A. giraldii
五加 A. gracilistylus
糙葉五加 A. henryi
康定五加 A. lasiogyne
藤五加 A. leucorrhizus
倒卵葉五加 A. obovatus
匙葉五加 A. rehderianus
匍匐五加 A. scandens
刺五加 A. senticosus
無梗五加 A. sessiliflorus
蜀五加 A. setchuenensis
細刺五加 A. setulosus
異株五加 A. sieboldianus
剛毛五加 A. simonii
中華五加 A. sinensis
太白山五加 A. stenophyllus
白簕 A. trifoliatus
輪傘五加 A. verticillatus
狹葉五加 A. wilsonii
雲南五加 A. yu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