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刺

五刺為古刺法名,即半刺、豹文刺、關刺、合谷刺、輸刺五種刺法的合稱,可以治療五臟所屬疾病。

基本介紹

  • 中文名:五刺
  • 出處:《靈樞·官針》 
  • 類別:中醫基礎術語
  • 概念:古刺法名,又稱五臟刺。
解讀,中醫套用,

解讀

五刺為五種刺法的合稱,可以治療五臟所屬疾病。第一種是半刺,半刺法是淺刺而疾出針,不傷肌肉部分,好像拔毫毛—樣,主要用於祛散皮膚表淺部位的邪氣。肺主皮毛,故半刺法與肺相應。第二種是豹紋刺,豹紋刺是一種多刺的方法,在腑穴部位的前後左右,刺點如豹的斑紋一樣,以刺中脈絡為標準,使之出血。心主血脈,故豹紋刺與心相應。第三種是關刺,關刺是直刺四肢關節部分,四肢關節為筋之匯聚之處,故刺至筋以治療筋痹。但應注意,刺勿出血。肝主筋,故關刺與肝相應。這種針法亦稱淵刺,也叫豈刺;第四種是合谷刺,合谷刺是左右各斜刺如雞足之狀,將針刺人分肉間,用於治療肌痹。脾主肌肉,故合谷刺與脾相應。第五種是輸刺,刺法是直入直出,將針深刺至骨,用來治療骨痹。腎主骨,故輸刺與腎相應。

中醫套用

五刺為適應五臟所屬疾病的半刺、豹紋刺、關刺、合谷刺、輸刺之五刺法。五刺法與適應九變的九刺法、適應十二經病的十二節刺法,均集中反映了古代針刺技術的熟練程度。五刺法是從五臟應合五體的關係,論述了病在皮、病在脈、病在筋、病在肉、病在骨的不同施術方法。
1、針皮膚治邪在肺
《靈樞·官針》:“半刺者,淺內而急發針,無針傷肉,如拔毛狀,以取皮氣,此肺之應也。”由於肺主皮毛,故淺刺皮毛可宜泄皮毛部的邪氣以宣肺氣,臨床主要用於治療風寒束表、發熱、咳喘等和肺臟有關的疾病以及一些皮膚病。現代的皮膚針刺法亦屬此類。毫針刺時可選用橫刺或透刺等刺法使“刺皮無傷肉”。
2、針血脈治邪在心
《靈樞·官針》:“豹文刺者,左右、前後針之,中脈為故,以取經絡之血者,此心之應也。”心主血脈,刺中血絡出血可去瘀生新,即使無出血也可宣洩經絡中的邪氣,使氣血調和從而令瘀血得除,邪熱得解。所以該類刺法常用於治療瘀血阻絡或紅腫熱痛等血分有熱之證。
3、針分肉治邪在脾
《靈樞·官針》:“合谷刺者,左右雞足,針於分肉之間,以取肌痹,此脾之應也。”這種刺法是在肌肉比較豐厚處進針至分肉間,其作用是宣洩肌肉中的邪氣。由於脾主肌肉,故該刺法可健脾益氣從而達到行氣化濕、滌痰通絡等作用。此類刺法主要用於肌肉疼痛之肌痹症或水腫、泄瀉等津液輸布失常引起的疾病。
4、針筋治邪在肝
《靈樞·官針》:“關刺者,直刺左右盡筋上,以取筋痹,慎無出血,此肝之應也。”由於肝主筋,所以這種刺法可祛除在筋的邪氣,由此達到舒筋活血、養血通絡的作用。臨床多在關節附近的肌腱或韌帶上進行針刺,因為筋會於節,四肢筋肉的盡端都在關節附近,如犢鼻穴等。
5、針骨治邪在腎
《靈樞·官針》:“物刺者,直入直出,深內之至骨,以取骨痹,此腎之應也。”由於腎主骨,所以針深至骨的刺法可以與腎氣相應以驅除在骨的邪氣,能使腎氣得旺、腎精得長以治療骨痹或生殖等病位在腎的各種疾患。如骨質增生引起的頸椎病、腰椎病等等。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