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俞穴

五俞穴

五俞穴也叫五輸穴,即井、滎、輸、經、合穴的總稱,每條經脈都有自己的五輸穴,合計60個穴位,在臨床治療中套用廣泛。

基本介紹

  • 中文名:五俞穴
  • 出處:《靈樞·九針十二原》
  • 類別:中醫基礎術語
概念,解讀,中醫套用,

概念

即五輸穴,為經穴分類名。指十二經脈肘,膝關節以下的井、滎、俞、經、合五個特定穴位。

解讀

《靈樞·九針十二原》:“所出為井,所溜為滎,所注為腧,所行為經,所入為合,二十七氣所行,皆在五腧也。”古人把經氣運行過程用自然界的水流由小到大,由淺入深的變化來形容,把五輸穴按井、滎、輸、經、合的順序,從四肢末端向肘、膝方向依次排列。“井”穴多位於手足之端,喻作水的源頭,是經氣所出的部位,即“所出為井”。“滎”穴多位於掌指或跖趾關節之前,喻作水流尚微,縈迂未成大流,是經氣流行的部位,即“所溜為滎”。“輸”穴多位於掌指或跖趾關節之後,喻作水流由小而大,由淺注深,是經氣漸盛,由此注彼的部位,即“所注為輸”。“經”穴多位於腕踝關節以上,喻作水流變大,暢通無阻,是經氣正盛運行經過的部位,即“所行為經”。“合”穴位於肘膝關節附近,喻作江河水流匯入湖海,是經氣由此深入,進而會合於臟腑的部位,即“所入為合”。

中醫套用

1、五輸穴與五行
五輸穴又配屬五行,《靈樞·本輸》指出陰經井穴屬木,陽經井穴屬金。《難經·六十四難》補全了陰陽各經脈五輸穴的五行屬性,即“陰井木,陽井金;陰滎火,陽滎水;陰俞土,陽俞木;陰經金,陽經火;陰合水,陽合土”,均依五行相生的順序。同時,又按陰陽相合,剛柔相濟的關係,將陰井乙木與陽井庚金配合起來,成為子午流注針法按時取穴及合日互用開穴規律的理論基礎。
2、五輸穴的臨床套用
五輸穴是常用要穴,為古今醫家所重視。臨床上如井穴可用來治療神志昏迷;滎穴可用來治療熱病;輸穴可用來治療關節痛;經穴可用來治療喘咳;合穴可用來治療六腑病症等。這就是《靈樞·順氣一日分為四時》提出的“病在藏者取之井;病變於色者取之滎;病時間時甚者取之輸;病變於音者取之經;經滿而血者,病在胃,及以飲食不節得病者,取之於合”。《難經·六十八難》則說“井主心下滿,滎主身熱,俞主體重節痛,經主喘咳寒熱,合主逆氣而泄”。此外,還有根據季節因時而刺的記載,如《難經·七十四難》指出:“春刺井,夏刺滎,季夏刺俞,秋刺經,冬刺合”。也可根據《難經·六十九難》“虛者補其母,實者瀉其子”的理論,按五輸穴五行屬性以生我者為母,我生者為子的原則進行選穴,虛證選用母穴,實證選用子穴。這就是臨床上所稱的補母瀉子法,如肺屬金,虛則取太淵(土),實則取尺澤(水)等。
3、五輸穴總匯
井穴:少商(肺)、商陽(大腸)、厲兌(胃)、隱白(脾)、少沖(心)、少澤(小腸)、至陰(膀胱)、湧泉(腎)、中沖(心包)、關沖(三焦)、足竅陰(膽)、大敦(肝)。
滎穴:魚際(肺)、二間(大腸)、內庭(胃)、大都(脾)、少府(心)、前谷(小腸)、足通谷(膀胱)、然谷(腎)、勞宮(心包)、液門(三焦)、俠溪(膽)、行間(肝)。
輸穴:太淵(肺)、三間(大腸)、陷谷(胃)、太白(脾)、神門(心)、後溪(小腸)、束骨(膀胱)、太溪(腎)、大陵(心包)、中渚(三焦)、足臨泣(膽)、太沖(肝)。
經穴:經渠(肺)、陽溪(大腸)、解溪(胃)、商丘(脾)、靈道(心)、陽穀(小腸)、崑崙(膀胱)、復溜(腎)、間使(心包)、支溝(三焦)、陽輔(膽)、中封(肝)。
合穴:尺澤(肺)、曲池(大腸)、足三里(胃)、陰陵泉(脾)、少海(心)、小海(小腸)、委中(膀胱)、陰谷(腎)、曲澤(心包)、天井(三焦)、陽陵泉(膽)、曲泉(肝)。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