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代董源江堤晚景禿圖》是五代的董源創作的圖軸絹本設色畫。
基本介紹
- 中文名:五代董源江堤晚景圖
- 文物原屬:故宮舊藏
- 創作年代:五代
- 作者:董源
- 現藏地:台北故宮博物館
- 類別:圖軸絹本設色畫
- 規格:179 x 116.5 公分
畫作概況,作者簡介,
畫作概況
這幅畫據張大千先生的考證,訂為董源的作品。史載董源「水墨類王維,著色如李思訓」,北宋時,也是以青綠得名,且 山石作披麻皴,都是董源風格的特徵。畫中綠波粼粼青山高,酒帘靜處馬蹄輕,一片春意駘蕩。
五代 董源《江堤晚景圖》
![五代 董源《江堤晚景圖》 五代 董源《江堤晚景圖》](/img/e/eed/cGcq5CZ3AzYyYWYmBTN2EDZmdTMjVDOkJmN0MzLtVGdp9yYpB3LltWahJ2Lt92YuUHZpFmYuMmczdWbp9yL6MHc0RHa.jpg)
本幅為張大千先生遺贈。
作者簡介
董源(?~約962年)五代時期南唐畫家。一作董元,字叔達,鐘陵(今江西進賢)人。曾官任北苑副使,世稱“董北苑”。多畫山水、牛、虎、人物,最擅山水畫。運用披麻皴和點苔法表現江南一帶山川景色,用筆圓曲柔渾,用墨清潤淡雅,多畫平遠山勢,有蒼莽之氣。北宋郭若虛稱“類王維”,米芾贊為“唐無此品”。元代趙孟糖稱其山水景物富麗,有李思訓風格。董源與巨然並稱“董巨”。成為南方山水畫派之祖;與李成、范寬並稱“北宋三大家”;又與荊浩、巨然、關仝並稱為五代北宋間四大山水畫家。畫人多用青紅,小而神情逼真。傳世作品有《瀟湘圖》、《夏山圖》、《夏景山口待渡圖》、《龍宿郊民圖》、《洞天山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