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一”大會舊址位於內蒙古興安盟烏蘭浩特市五一北路東側,始建於1935年,為偽滿陸軍興安軍官學校小禮堂。1947年4月23日至30日,內蒙古人民代表會議在這座小禮堂隆重舉行,來自內蒙古大部分盟旗的392名代表出席了會議。5月1日,大會宣告內蒙古自治政府正式成立。史稱“五一”大會。
基本介紹
- 中文名:五一大會舊址
- 地址:內蒙古興安盟烏蘭浩特市五一北路
- 占地面積:2334.15平方米
- 建築面積:708.5平方米
- 陳列文物:159件
建築介紹,歷史事件,
建築介紹
五一大會舊址位於內蒙古自治區興安盟烏蘭浩特市五一北路東側。
舊址布展分為門廳和正廳兩部分,門廳東牆為烏蘭夫等內蒙古自治政府委員的大幅彩色油畫像,其下方為用蒙、漢、俄、外蒙古四種文字鐫刻的“內蒙古自治政府成立大會”簡介石刻;門廳北側牆展板為《內蒙古人民代表會議致毛主席、朱德總司令電》;南側牆展板為《毛澤東、朱德給內蒙古人民代表大會的賀電》。
正廳入口對面靠東牆設有主席台,主席台上擺放一張報告桌,報告桌旁塑有烏蘭夫立姿蠟像;主席台東牆上並掛著內蒙古自治政府旗、中華民國國民政府旗,其下從北到南依次懸掛著喬巴山、史達林、毛澤東、烏蘭夫四位領袖像;主席台報告桌南側設有投票箱;主席台上方中央掛有一條用蒙古文書寫的“內蒙古人民代表會議”橫幅。
正廳地面中央擺放著代表們就坐的長條桌凳;兩側牆壁上掛滿友鄰解放區黨組織和民主政府贈送來的賀彰、賀幅;兩側牆腳下擺放著8個文物展櫃,展櫃裡陳列著內蒙古自治政府領導人的生活用品、辦公用品及一些珍貴的文獻資料;靠近入口處和出口處兩側牆上各設有一塊展板:北側展板為《內蒙古自治政府組織機構》及《內蒙古自治政府委員和內蒙古臨時參議會議長、副議長簡歷》;南側展板為《內蒙古人民代表會議程式》和《內蒙古人民代表會議代表名單》。
1986年,“五一”大會舊址被內蒙古自治區人民政府公布為自治區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006年5月25日,被國務院批准為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全國民族團結進步教育基地。2009年5月,被中共中央宣傳部命名為國家級愛國主義教育基地。
歷史事件
1947年4月23日到5月1日,內蒙古人民代表會議(又稱五一大會)在五一大會舊址禮堂召開,出席會議代表392人。代表大會根據內蒙古自治運動聯合會提出的臨時參議會議員候選名單,經過三天討論,於4月30日以無記名投票方式,選出121名議員。大會選舉產生了以雲澤(烏蘭夫)為主席、哈豐阿為副主席的內蒙古自治政府,並選出19名政府委員、議長、副議長和駐會議員9人。內蒙古自治政府是全國第一個省級少數民族自治政府。大會通過了《內蒙古自治政府施政綱領》、《內蒙古自治政府暫行組織大綱》、《內蒙古人民代表會議宣言》。
內蒙古自治政府的成立,實現了內蒙古地區各階層人民多年來渴求統一與自治的願望,極大地鼓舞了內蒙古各族人民團結一致、共求解放的革命熱情,對於推動內蒙古地區的社會改革、經濟文化事業的發展具有劃時代的深遠意義。中國共產黨在長期革命鬥爭的實踐中,創造性地提出了民族區域自治的基本政策,不僅引導蒙古民族解放運動走上了正確的發展道路,也為正確解決國內民族問題提供了理論和實踐的依據。
五一大會舊址即1947年5月1日內蒙古自治政府成立大會會址,始建於1935年,坐東朝西,是東北淪陷時期偽興安陸軍軍官學校禮堂,為一座青磚二層起脊建築。舊址保護範圍2526.09平方米,占地面積2334.15平方米,建築面積708.5平方米。舊址內陳列文物159件。2007年,五一大會舊址得到了全面維修並充實了展覽內容,復原了會場全景。
五一大會舊址於1995年7月被內蒙古自治區人民政府公布為內蒙古自治區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006年5月被國務院公布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995年被內蒙古自治區人民政府公布為內蒙古自治區愛國主義教育基地,2009年5月被中央宣傳部公布為全國愛國主義教育示範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