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通過縱橫交換結構(crossbar switch fabric)進行交換的交換機構常稱為互連網路(interconnection network)。互連網路有2N條匯流排,可以是N個輸入連線埠和N個輸出連線埠相連線,這取決於相應的交叉結點是使水平匯流排和垂直匯流排接通還是斷開。
作用
互連網路的直接作用是建立機間連線通路。互連網路有兩種形式。一種是非共享連線通路,即結點與結點直接相連,非直接相連的結點之間的通信經過中間結點轉送。這是多數計算機網的連線情況。另一種是共享連線通路,即多個結點相互間經過開關元件相連,以建立可變的連線通路,同一路徑段通過開關元件的選擇在不同時刻可為不同的結點對服務,達到共享的目的。這是
匯流排型局部區域網和集中式多處理機的連線情況。互連網路的功能是完成計算機系統中的數據傳送和變換。在單指令流多數據流計算機系統中,互連網路實現多個處理單元與多個存儲單元之間的數據變換,又稱為數據變換網路,其概念化功能模型如圖1。在多指令流多數據流計算機系統中,互連網路既可實現處理機與共享存儲器模組間的連線,稱為集中式結構(圖2a),也可實現帶本地存儲器的處理機結點相互之間的連線,稱為分散式結構(圖2b),還可二者結合,既有共享存儲器,也有本地存儲器。
互連網路類型
互連網路分為靜態互連網路和
動態互連網路兩類。靜態互連網路的每一個開關元件固定地與一個結點相連,以建立該結點與鄰近結點之間的被動連線通路。它一般用於
分布計算機系統和計算機網,實現計算機結點之間的總點連線。動態互連網路的結點只與互連網路邊界上的開關元件連線,在所有開關元件共同參與下,建立結點間主動可控的通信路徑。它一般用於多處理機系統實現並行進程間的相互通信。
靜態互連網路
這類網路如用結點和邊組成的圖來表示,則須滿足下列要求:①網路每個結點的相連邊數(稱為度)要小,且在各結點處最好都相等,而與網路的大小無關;②在任意二結點間循最短路徑通信所經過邊數的最大值(稱為直徑)要小,且隨結點數目增多而緩慢增大;③對稱性要好,以達到信息流量分布均勻;④通過對各結點的合理編址,能實現高效路徑算法;⑤有較高的路徑冗餘度,以滿足堅固性要求;⑥增量擴展性要好,即每次只擴展一個或少數幾個結點,仍能保持原有互連拓撲特性。靜態互連網路有多種形式,但基本圖形為環形、主方體形、樹形(含星形)、格線形和
匯流排型等幾種(圖3)。其他各種複雜的靜態互連拓撲可用下列方法產生:①直接對基本圖形進行改進,例如合理地增加圖中邊的數目,成帶弦形等(圖4a)。②不同基本圖形相結合,形成例如立方體連線環(圖4b)和多樹結構(圖4c)。③基本圖形多次遞歸,產生新的複雜圖形。④用地址映像函式確定網路拓撲,即先對結點號進行編碼,然後規定邊的末端結點號為始端結點號的某一(組)映像函式。⑤用啟發式方法對網路拓撲進行尋優。互連網路
互連網路動態互連網路
這類網路可按不同方面的特性分為多種形式。①按輸入端和輸出端的布置劃分,有雙邊、單邊和摺疊網路。②按連線能力劃分,有阻塞、重安排和無阻塞網路。③按互連類型劃分,有連線器、集中器、擴展器和分組器。④按開關元件類型劃分,有交叉開關、交換開關和細胞開關。
互連網路完全交叉開關(圖5a)向模組化方向演變,可產生基準全排列網路(圖5b),它代表很大一類由交換開關構成的多級動態互連網路。另一類重安排網路是細胞互連陣列(圖5c),它是一種更適合大規模集成的結構形式。動態互連網路的技術性能主要用連線能力和級數來衡量,這綜合反映了它的頻寬指標;而其價格
指標則用開關點數來表示。
操作方式
同步通信(Synchronous Communication)
互連網路 異步通信(Asynchronous Communication)
控制策略
集中控制(Centralized control)
分布控制(Distributed control)
交換方式
電路交換(Circuit switching)
分組交換(Packet switching)
Wormhole交換(Wormhole switching)
網路拓撲結構
靜態網路(Static network)
動態網路(Dynamic networ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