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見法

互見法

“互見法”,本指司馬遷所創作的一種述史方法。旁見側出法,又稱互見法,即在一個人物的傳記中著重表現他的主要特徵,而在其他方面的性格特徵則放到別人的傳記中顯示。

基本介紹

  • 中文名:互見法
  • 創始人:司馬遷
  • 詞語分類:述史方法
  • 別稱:旁見側出法
  • 釋義:一事所係數人,一人有關數事
  • 典型作品:《史記》
名詞解釋,由來,作用,議論,

名詞解釋

靳德俊先生總結為:“一事所係數人,一人有關數事,若為詳載,則繁複不堪,詳此略彼,詳彼略此,則互文相足尚焉。”(《史記釋例》)對於塑造人物形象來說,互見法其實起到了典型化的作用。中國史記研究會常務副會長張大可先生認為,互見法“最基本的形式是本傳著意刻畫人物形象,集中描寫和敘述矛盾最尖銳、鬥爭最激烈的時間,突出人物的主要精神面貌,而將人物的側面載於他傳”。這樣,司馬遷必須更加講究選材,篩選出傳主最有典型意義的事跡寫成本傳,而將其他枝蔓和有損人物形象的材料放於他傳之中,既突出了人物的典型形象,又不失歷史的真實。

由來

“互見法”是《史記》選取,安排材料來表現人物性格的重要方法。《史記》特別注意人物形象的統一性,為了既不傷害這種統一性,又能忠於史實,在一個人的傳記中表現這個人物的主要的經歷和性格特徵,以突出其基本特點,而其他一些不宜在本傳寫的材料安排到別人的傳記中去描述。這就是蘇洵所說的“本傳晦之,而他傳發之”的方法。

作用

司馬遷全面把握和充分展示自己筆下的人物形象的豐富性、複雜性,有的是在一篇傳記中同時寫出人物性格的幾個側面,有的則採用旁見側出的方法,通過多篇傳記完成對某個人物形象的塑造。旁見側出法,又稱互見法,即在一個人物的傳記中著重表現他的主要特徵而其他方面的性格特徵則放到別人的傳記中顯示。
如,《高祖本紀》主要寫劉邦帶有神異色彩的發跡史,以及他的雄才大略,知人善任,對他的許多弱點沒有充分展示。而在其他人的傳記中,讓人看到劉邦形象的另一些側面。《項羽本紀》通過范增之口道出劉邦的貪財好色,《蕭相國世家》、《淮陰侯列傳》表現他猜忌功臣等。

議論

試做如下分析:
一、依“因聲求義、音隨義轉”的訓詁之法,“見”的兩讀顯然與其動態的方向、方式有關。讀ji鄋時,多有看到、看出之意,包括主動的和被動的;讀xi鄋時,多有表露、顯現之意。同時,由於上古沒有“現”字,凡“出現”的意義都寫作“見”。譬如:《史記·刺客列傳》:“軻既取圖奏之,秦王發圖,圖窮而匕首見。” 杜甫茅屋為秋風所破歌》:“嗚呼,何時眼前突兀見此屋,吾廬獨破受凍死亦足。”
二、在無具體語境的情況下,“互見”之“見”讀ji鄋沒什麼可討論的。那“瑕瑜互見”中的“見”為何會出現兩種注音呢?筆者認為皆有道理——從觀者的角度看,玉上的斑點和光彩同時可“看到”,故“瑕瑜互見”讀作xi?nbsp; y?nbsp; h?nbsp; ji鄋;從玉的角度說,玉上的斑點和光彩又同時“呈現”,故“瑕瑜互見”讀作xi?y?h?xi鄋。
有一個說法,叫“孤證難以成立”。因此,我們不妨再看一下《漢語大詞典》上“互見”的詞條。
【互見】互動出現。《後漢書·盧植傳》:“比年地震,彗孛互見。” 晉·葛洪《抱朴子·省煩》:“今五禮混撓,雜飾紛錯,枝分葉散,重出互見。”
【互見】互相參見。北魏·酈道元 《水經注·濁漳水》:“漳水出鹿谷山,與發鳩連麓而在南,《淮南子》謂之發苞山,故異名互見也。”《新五代史·職方考》:“五代短世,無所遷變,故亦不復録,而録其方鎮軍名,以與前史互見之雲。”
不難看出,“互見”中的“見”是可以兩讀的,只是一旦進入具體的語言環境,就應當有一個相對明確的讀音。因為“音隨義轉”並非空話。那么,司馬遷創造並在《史記》中所多處使用的“互見法”又該怎么讀呢?
“互見法”是司馬遷為適應紀傳文體的需要而創造的述史方法和表現手法,它是將一人事跡、一件史事,分散在數篇之中參錯互見,彼此相補。可見,司馬遷採用“互見法”就是為了更為全面而又獨到地表現人物、刻畫形象。
我們今天閱讀《史記》,解讀人物,自然應以人物的本傳為主,同時也套用心查看那些不宜在本傳述寫而在別的篇章中呈現的內容,交替地去看,可謂“互見(ji鄋)”。
司馬遷當年創作《史記》用了“互見法”,我們今天閱讀《史記》要會“互見”。兩個說法中的“見”顯然不能同讀。
其實,像這樣J與X一聲之轉的現象還是很普遍的,如:解、降、系等。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