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名:于振龍
- 國籍:中國
- 民族:漢
- 出生地:吉林洮南
- 出生日期:1969年4月
- 職業:北京大學博士,太原市文物局副局長
簡介,著作,文章,人事任免,
簡介
北京大學博士、山西晉祠博物館館長、副研究館員于振龍.
2008年6月,太原市慶祝第三個中國文化遺產日,于振龍等四位同志被省局評選為全省文博事業新人。
曾任太原市教育局副局長,
2012年10月——太原市文物局副局長
2017年8月太原市文物局局長
著作
《晉祠藥用植物》
主編:于振龍
出版地:太原
出版者名稱:山西科學技術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5
摘要:本書介紹了晉祠地區常見藥用植物90餘種,並詳細介紹了這些植物的特徵、生長環境、藥用部分、藥用價值。同時書中還摘錄了部分文獻資料。
《晉祠三賢傳略》
作 者:于振龍 主編
出 版 社:山西人民出版社
出版時間:2006-1-1
摘要:本書講述了明代進士高汝行、清代進士楊二酉、清末民初舉人劉大鵬三人的生平事跡,講述他們三人對晉祠的物質文明與精神文明之貢獻。
文章
晉祠悠遠晉水流長
作者:于振龍
晉祠在山西省太原市西南的懸瓮山麓,最初為奉祀晉國第一代諸侯庸叔虞的裯堂。唐叔虞祠創建年代雖不可考。然而至遲在北魏時期恤已見之於文獻。酈道元<水經注>記載:“昔智伯遏晉水灌晉陽,其川上溯,後人蓄以為沼,沼西際山枕水有叔虞祠,水側有涼堂。結飛梁於水上,左右雜樹交蔭,希見曦景。”
<魏書·地形志>也載:“晉陽西南有懸瓮山,一名龍山,晉水所出,東人汾,有晉王祠。”關於晉裯的主神叔虞,司馬遷<史記·晉世家>載“晉唐叔虞者,周武王子而成王弟。初,武王與叔虞母會時,夢天謂武王曰:‘余命女生子,名虞,余與之唐,’及生子,文在其手曰‘虞’,故遂因命之曰虞,武王崩,成王立,唐有亂,周公誅滅唐。成王與叔虞戲,削桐葉為珪以與叔虞,曰:‘以此封若。’史佚因請擇日立叔虞。成王曰:吾與之戲耳’。史夫曰:‘天子無戲言。言則史書之,禮成之,樂歌之。’於是遂封叔虞於唐。唐在河,汾之東,方百里,故曰唐叔虞。姓姬氏,字子於。”
這就是“剪桐封弟”的傳說。對這個傳說,柳宗元曾作《剪桐封弟辯》對其提出質疑,然而晉祠最初的主神是唐叔虞確是毫無疑問的。從《水經注》和<魏書>的記載來看,北魏時期唐叔虞祠已經頗具規模。東魏武定年間(543年-550年),文士祖鴻勛作<晉陽記> ,對晉祠山水風光和祠宇樓閣極盡讚美,一時間河東文士竟相傳抄。尤其是北齊時以晉陽為別都,高歡、高洋父子又崇信佛教,在廣建晉陽宮、大明宮、十二院以及天龍、開化、童子、崇福等寺院的同時,在晉祠“大起樓觀,穿築池塘”,次第興建讀書台、望川亭、流杯亭、涌雪亭、仁智軒、均福堂、難老泉亭以及善利泉亭等。後主高緯天統五年(569年)改晉祠為大崇皇寺。姚最<序行記>謂“自洋以下,皆游集焉”,足見當日之盛況非凡。
隋唐兩朝是晉陽歷史上的黃金時期,也是唐叔虞祠聲名昌隆的時代。隋煬帝楊廣未稱帝前,長期在晉陽任晉王,隋文帝開皇年間(58P年-604年)就曾在晉祠南面建舍利塔。唐開國皇帝李淵於晉陽起兵反隋前,曾祈禱於晉祠唐叔虞神像前,建立政權後,因封號“唐國公”,故名國號為“唐”。唐代諸帝對“王業所基”之晉陽尊崇有加,先後在晉陽設北都、北,京,晉陽成為當時僅次於長安、洛陽的第三個重要城市。唐貞觀十九年(645年)十二月,唐太宗李世民東征還師途經晉陽,逗留數月,次年正月撰寫《晉祠之銘並序》,“樹碑制文,親書之於石”,感恩之情溢於碑文:“昔有隋昏季,綱紀崩淪,四海騰波,三光戢曜。先皇襲千齡之徽號,膺八百之先期,用竭誠心,以祈嘉福。爰初鞠旅,發跡神祠。舉風電之長驅,籠天地而遐卷。一戎大定,六合安家。雖膺籐受圖,彰於天命,而克昌洪業,實賴神功。”
唐太宗李世民親自撰文並書寫的《晉祠之銘並序》碑是中國書法史上第一塊行書碑。《晉祠銘》被歷代學者公認為是李世民學習王羲之書法的得意之作。序文1003字,為駢儷體。銘文200字,為四言體,總計1203字,28行,每行44字-50字不等。行文鏗鏘上口,自如縱橫,引古論今,富有哲理。字型為行草,仿王羲之書法,雋永娟秀,灑脫飄逸,確實為行書上品。碑額飛白“貞觀廿年正月廿六日”9字,結體遒勁渾淪,展示了唐太宗的書法造詣。碑文內容追溯了古代晉侯在協隆周室、一匡霸業中的豐功偉績,讚揚了其經天緯地的美德,說明其至今遺烈尤存是由於推行了“德為民宗,望為國范”的治國原則。碑文還對晉祠的神祠、叢山、流泉等自然和人文景觀加以鋪陳描述。文章最後,以隋亡唐興說明暴虐引起天下共憤,賢德贏取神助民擁,在位者必須修養自己的品德方可享國長久。這篇文章可謂是唐太宗治國理政思想的結晶,滲透著唐太宗對晉祠的一股濃濃深情。
繼唐之後的五代十國,北方幾乎是以晉陽為根據地的割據勢力與建都中原的政權長期激戰廝殺的場所。後晉天福六年(941年)追封叔虞為興安王,改晉祠為興安王廟。
宋初,太宗趙光義火焚水灌晉陽城,徹底毀滅了這座歷史名城,宋太平興國四年(979年)在晉祠大興土木,恢復晉祠之名。宋天聖年間(1023年-1032年)追封叔虞為汾東王。宋代以前唐叔虞祠為晉祠正祠,唐叔虞為晉祠主神。宋代以來,唐叔虞祠以及唐叔虞在晉祠的地位下降,而聖母殿及聖母地位上升,這與水的關係密不可分。雖然聖母殿的創建年代仍有爭議,但是最遲在北宋熙寧年間(1068年-1077年),加號“昭濟聖母”。
聖母殿為奉祀叔虞的母親邑姜的殿堂,為晉祠現存最古老的建築。背靠懸瓮山,坐西朝東,前臨魚沼飛梁,善利、難老兩泉亭左右呼應。大殿重檐歇山頂,面寬七間,進深六間,通高19米,寬26.71米,深21.15米,平面近方形,四周圍廊,前廊進深兩間。這種做法,在我國現存古代建築中為最早的實例。殿周柱子均向內傾,平柱至角柱逐漸升高,造成升起,使屋檐曲線弧度顯著,增強了建築造型的藝術美。大殿前廊柱上纏繞8條木雕盤龍,工藝精巧,為宋代藝術之傑出代表。殿內有43尊神態各異、栩栩如生的彩塑,為宋代彩塑的傑作。魚沼飛梁位於聖母殿前,沼為方形,上架十字形橋樑。橋面東西平坦,長19.6米,寬5米;南北兩側下斜如翼,猶如禽鳥展翅,翩翩欲飛。沼內立34根石柱,柱上有普柏枋相交,上置大斗,斗上施十字拱,承托梁枋,上面承載十字形橋面,為我國現存古代石柱橋的孤例。有宋一代,著名的文學家、歷史學家、政治家和詩人歐陽修、范仲淹、韓琦以及司馬光等均先後遊歷晉祠,留下了許多千古絕唱。
金大定八年(1168年)又在魚沼飛梁前增建了一座供獻祭品的獻殿。殿面寬三間(12.56米),進深四椽(7.15米),單檐歇山頂,四周無牆壁,當心間前後辟門,其餘各間在檻牆之上設柵欄,整個建築顯得勁健爽朗。金貞祐元年(1213年),蒙古軍南下,攻掠太原,晉祠遭到破壞,隨即予以修葺。
元至元四年(1276年),又重修汾東王廟。元末,唐叔虞祠由原坐西朝東變為坐北朝南。
明洪武初,復加號聖母為“廣惠顯靈昭濟聖母”。洪武四年(1371年)改號晉源之神。明代,恢復了“晉祠”之名,又增建了一些建築。嘉靖年間於惠仙橋以東建樂樓一座,於難老泉水源之上建水母樓。明萬曆年間在獻殿前增建了對越坊,兩側設鐘鼓樓,又在聖母殿北側建朝陽洞、雲陶洞、三台閣等建築。清乾隆三十六年(1771年),重建叔虞祠。此次重建在原有三間小殿的舊址上,拓寬增高,改建享殿,新建配殿,並“屬以長廊,繞以周垣,門闕巋然,登降翼如”。乾隆年間于樂樓加筑西面的抱廈,更名水鏡台。民國時增建真趣亭、不繫舟以及金人台等一系列建築。明末清初,一批傑出的學者如傅山、顧炎武、閻若璩、朱彝尊等雲集晉祠,對晉祠的歷史沿革、文物古蹟,進行了深入的研究考證,留下了豐富的歷史文獻。
晉祠建築的布局基本採用了中軸線對稱布局,另有一部分建築則依山就勢建造。從晉祠總體布局來看,以東西一線的水鏡台、會仙橋、金人台、對越坊、鐘鼓樓、獻殿、魚沼飛梁以及聖母殿為軸線,形成了晉祠建築的主體。北以智伯渠為界,由東向西分布三組建築:一組為文昌宮,一組山東嶽廟、鈞人樂台、吳天神祠,一組為叔虞祠。祠南另有奉聖寺一縱建築。
晉祠相地、借景充分利用天然山水資源, 以山為障,借水得柔。對晉祠來說最珍貴的是水。日夜不息、湍流不止的難老泉,是晉水的源頭、泉水從懸瓮山下約5米深的岩石中湧出,碧綠青翠,一眼見底。岡晉柯之美緣於晉水,人們多以詩讚美,其中以大詩人李白《憶舊遊寄譙郡元參軍》最為著名,“時時出向城西曲,晉祠流水如碧玉。浮舟弄水簫鼓鳴,微波龍鱗莎草綠。興來攜妓恣經過,其若楊花似雪何。紅妝欲醉宜斜日,百尺清潭寫翠娥。翠娥嬋娟初月輝,美人更唱舞羅衣。清風吹歌入空去,歌曲自繞行雲飛。”
唐人詩中,還有令狐楚的《游晉祠上李逢吉相公》:“不立晉祠三十年,白頭重到一悽然。泉聲自昔鏘寒玉,草色雖秋耀翠鈿。少壯同游寧有數,尊榮再會便無緣。相思臨水下雙淚,寄人並汾向洛川。”
宋代范仲淹也有《詠晉祠水》:“神哉叔虞廟,勝地出嘉泉。一源甚澄澈,數步忽潺湲。此意誰可窮,觀者增恭虔。錦鱗無敢釣,長生同水仙。千家溉禾苗,滿目江鄉田。我來動所思,致主愧前賢。大道果能行,時雨宜不愆。皆如晉祠下,生民無旱年。”
晉祠內有不少古樹名木,古建築前一般植柏樹、國槐或銀杏,著名的有聖母殿旁的周柏,宋代歐陽修有詩讚曰:“地靈草木得余潤,鬱郁古柏含蒼煙”。這株歷經3000年仍然枝繁葉茂的周柏被稱為晉祠“三絕”之一,被譽為“晉源之柏第一章”,是晉祠滄桑歷史的見證。東嶽祠前的長齡柏,樹齡也在數千年以上。王瓊祠前的兩株古銀杏,以及其他散點式分布的隋槐、唐槐,祠內溪邊成行的垂柳,使祠區顯得古意盎然。祠內植被與古建築的關照與呼應,堪稱中國傳統園林的典範。
晉祠作為太原地區興建時代最早、歷史沿革最久的“晉川之中,最為勝處”的三晉名勝,自古以來就是“淫朋密友,羈遊宦子”‘尋梁契集,用相娛慰”之所。它所蘊含的真、善、美給人帶來的愉悅,置之於北方大的環境背景下,更能真切地體會到。關於這一點,清代學者朱彝尊就有親身體會,他在<游晉祠記>中寫道:“蓋予之為客久矣,自雲中歷太原,七百里而遙,黃沙從風,眼眯不辨川谷,桑乾、滹沱亂水如沸湯,無浮橋舟楫可渡,馬行深淖,左右不相顧,雁門勾注,坡陀呃隘,向之所謂山水之勝者,適足以增其憂愁怫鬱悲憤無聊之思已焉!即至祠下,乃始欣然樂其樂也。”
晉祠是晉陽的一部分,見證了太原歷史的滄桑變化,是太原三千年歷史的結晶和文化的載體。晉陽城雖然在一千年前的宋初已經消失,但是晉祠不僅完整地保存下來,而且在以後的歷史時期不斷添加了新的文化因素,從這個意義上講,它堪稱太原歷史文脈之所在。
人事任免
2017年8月30日太原市第十四屆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五次會議通過:于振龍任市文物局局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