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點螟

二點螟

二點螟,屬鱗翅目螟蛾科。分布東北平原、內蒙古高原、華北平原、長江中下游平原、四川盆地及台灣山地。寄主:南方為害甘蔗,北方為害粟(穀子)、糜、黍、玉米、高粱、稗、狗尾草等。苗期幼蟲為害甘蔗生長點,致心葉枯死形成枯心苗;萌發期、分櫱初期造成缺株,有效莖數減少;生長中後期幼蟲蛀害蔗莖,破壞莖內組織,影響生長且含糖量下降,遇大風蔗株易倒。此外,傷口處還易誘發甘蔗赤腐病

基本介紹

  • 別名:北方稱粟灰螟、南方稱甘蔗二點螟
  • 中文學名:二點螟
  • 拉丁學名:Chilo infuscatellus(Snellen)
  • 動物界
  • 鱗翅目
  • 螟蛾科
  • 分布區域:東北、華北平原、內蒙古高原、長江中下游平原、四川盆
形態特徵,生活習性,綜合防治措施,

形態特徵

短橢圓形扁平,長1.21毫米,寬0.87毫米。初產時乳白色,卵殼表面有龜甲狀刻紋。一般產成2-4列的卵塊,呈魚鱗狀。
二點螟
二點螟
成蟲
後翅色白而有光澤。胸部背面暗黃褐色,體腹面及腹部背面白色。下後須較長,約為頭長的3倍。成蟲體長10-15毫米,雌蛾體灰黃,雄蛾暗灰色。前翅呈長三角形,中室頂端及中脈下方各有1個小黑點,外緣有成列的7個小黑點。後翅白色而有光澤。卵產成塊狀,一般3-4列呈魚鱗狀排列;卵粒扁平,短橢圓形。
幼蟲
老熟幼蟲體長約25毫米,淡黃色,體背有5條淡紫色的縱線。每腹節背面的4個小毛瘤排列成梯形。頭部赤褐色至暗褐色,前胸背板在初齡時呈黑色,後期轉為淡黃褐色。
體長12-15毫米,淡黃色。腹部背面殘存有幼蟲期的紫色縱線5條。

生活習性

二點螟在中國主要蔗區由北向南發生代數有3-6代遞增,在南方蔗區,發生世代相當重疊,以老熟幼蟲在蔗頭、秋筍和殘莖內越冬。通常以第1、2代幼蟲為害宿根和春植蔗苗,造成枯心,其中以第二代為害較重;第3代以後為害成長蔗,以6-9月的田間密度較高。成蟲晚上活動,有趨光性。卵多產在蔗苗下部葉片背面。幼蟲孵出後即爬至葉鞘內側取食為害,3齡後再蛀入蔗莖組織,形成隧道,為害生長點,造成枯心苗或螟害節,幼蟲蛀入孔口周緣不枯黃,莖內蛀道較直而過節。老熟幼蟲在被害莖內化蛹。

綜合防治措施

1.低斬收穫,對不留宿根的甘蔗要儘量低斬。對留宿根的蔗地在春季蔗螟羽化前斬除秋筍,清除枯葉殘莖。
2.播種前用3%石灰水浸種24小時。
3.與豆科作物間種、套種和輪作。
4.適時提早種植,及時剝除枯老黃葉。
5.釋放寄生蜂 掌握在第1、2代二點螟開始產卵時釋放赤眼蜂,每畝每次放蜂1萬頭,每隔7到10天放一次,連放2-3次。
6.藥劑防治
(1) 種蔗時施藥:種蔗時擺好蔗種後,每畝施3%呋喃丹顆粒劑4公斤,或3%甲基異硫磷顆粒劑5公斤,或3%呋甲顆粒劑4公斤,然後再施農家肥蓋土。
(2) 苗期施藥:掌握螟卵盛孵前一星期在蔗行旁開溝施以上顆粒劑,然後蓋土。
(3) 卵盛孵期噴藥:在第1、2代螟卵盛孵時各噴藥1到2次,每畝可選用80%敵百蟲可溶性粉劑100-150克,或50%殺螟丹可溶性粉劑50-100克,或18%殺蟲雙水劑100-150毫升,兌水50-60公斤噴霧,重點噴蔗株心葉處和基部。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