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道灣子鄉

二道灣子鄉

二道灣子鄉是遼寧省葫蘆島市建昌縣下轄的一個鄉鎮級別行政單位。是建昌唯一的少數民族鄉。位於建昌東嶺下35公里處。全鄉總面積91公里,耕地面積40250畝。所轄14各行政村。其中民族村4個,全鄉總人口24140人,蒙古族人口5011人。總戶數6188戶。興玲線公路傍鄉而過,六股河穿越全鄉。

基本介紹

政區沿革
清代境內設紅石巒鄉。清乾隆8年(公元1743年)後,屬直隸省承德州塔子溝廳管轄。乾隆43年(公元1778年)後,屬直隸承德府建昌縣(駐地今凌源鎮)所轄。
民國時期屬凌源縣第三區管轄。1933年,淪為日偽統治區,開始沿用舊制。在西簸箕設蒙古族警察第二分所,屬偽喀喇沁左旗公署管轄。
偽康德4年(1937年),凌源、凌南兩縣合併,復命建昌縣,在此置二道灣子村。
1946年建二道灣子區政府,屬建東縣。
1947年境內劃為7個行政村,屬建昌縣第十一區管轄。
1949年春成立簸箕蒙古族區,屬喀左旗管轄,
1949年10月1日,新中國誕生,各級政權建立,將二道灣子區正式定為第十一區人民政府,下轄32個行政村。
1956年並區建鄉,由原來的區村制改為區鄉制,將第十一區併入藥王廟區所屬,在此境內置二間樓蒙古族鄉、二道灣子鄉、大廟鄉3個鄉。
1961年5月貫徹《農村人民公社工作條例試行草案》,調整為社隊體質。此時將藥王廟公社劃分為小德營子、鴿子洞、藥王廟、二道灣子4個人民公社。二道灣子人民公社,下管轄13個生產大隊,
1983年撤銷人民公社,設立二道灣子鄉。
1984年改為二道灣子蒙古族鄉。
自然地理
鄉內簸箕山拔地而起,聳立在六股河東岸,海拔502.6米,俯瞰方圓幾十公里。山腳下阻六穀河由西向南改道流過,千百年來衝擊形成一片難得的小型谷地平原,沃野千畝,水草豐滿,為蒙古族世代遊牧之地。
民族特色
該鄉以蒙古族為最早居民,主要聚集在東簸箕村、西簸箕村、二間樓村、上河南村。目前蒙古族人口5011人。其中簸箕村以六股河為界分東簸箕和西簸箕。“簸箕”的名稱來源於蒙古語伯勒且爾(belcheer)的音譯,原意為牧場。17世紀末以來,蒙古族居民開始定居於此地,至今在東簸箕村劉氏家族墓地中仍保留有當年的墓碑。
居民信仰藏傳喇嘛教,建國前建有大型喇嘛廟,蒙古族一家,兄弟多人者,只留1人結婚繼承財產,其他進廟當喇嘛。喇嘛吃葷,終身不娶者甚多,地位高貴。建國後,多將廟舍改為國小校舍,喇嘛還俗。鄉內原有通天寺一座,每年四月初八舉辦傳統廟會,誦經6天,唱大戲6天。春節、嫁娶、喪葬等習俗獨居特色,異於鄰村。
文物古蹟
二道灣子鄉歷史悠久,早在商周時期就有人類生活,目前發現千年城址兩座為六股河西岸後城子和前城子,後城子為東晉鹹康二年曲水城遺址。前城子為遼代古城遺址。
發現石磬一塊,灰白色泥版岩石,質地鬆軟,長71厘米,高46.5厘米,厚2.5厘米,磬身有一圓孔,直徑6-6.5厘米,總重15公斤。屬民族五聲調式的C調“1”音,為商周時期樂器之一。
柱脊曲刃短劍,春秋晚期,重0.3千克,通長31厘米,寬5厘米,出土於後城子西山,為春秋晚期遺存。
灰陶繩紋尖底罐,出土於後城子村,高40厘米,腹徑36厘米,重11千克,為泥質灰陶,下半部代友繩狀紋,折口沿,尖底,腹闊,為漢代生活用具。
遼代石函。出土與西簸箕西山,現存縣文管所。
文化生活
鄉內清光緒年間,河北老藝人“咔吧脆”“李膏藥”等落戶改鄉劉質彬溝村,開始傳授拉起戲班子,主要有傅長青、李彥德、何廣菊、和廣田等組成,並上演《轅門斬子》、《秋胡還家》、《渭水河》、《武家坡》、《賀後罵殿》和《鍘美案》等20多個劇目。遠行寧遠城演出。1938年後,開始學唱評戲。西簸箕村許文組織京劇班子,主要開展廟會演出。
建國前後,西簸箕皮影藝人劉繼祿、劉繼福、張忠會、張殿甲等搭建皮影班子,以聲音洪亮,長調優美,幽默滑稽等風格著稱。影卷有《五峰劍》、《楊文廣徵西》等20餘部。唱響遼西大地。
上世紀90年代以後,演藝社團隨著老一輩藝人退出而消散,目前,各村舍設有普通文娛設施。 
綜合經濟實力
2002年,全鄉社會總產值6800萬元;工農業總產值6100萬元;鄉本級財政收入80萬元,人均收入1675元。
工業企業
鄉級工業兩家:鉬鐵廠和綜合廠。鉬鐵廠現有職工23人,日生產鉬鐵0.5噸。鄉綜合廠主要從事鑄件生產。
基礎設施建設
農業綜合開發全面完成,新打大井360眼,修地下節水管路13500延長米。人均半畝水澆地。
民族教育
1914年,由蒙紳韓景發創辦西簸箕公立女子學校和公立國民學校。
1937年,增設簸箕區國小校1處。
1938年,在東簸箕和東二道灣子分別成立國民學舍。
1952年,在東、西簸箕成立蒙漢聯合國小2處。
現有蒙古族中學一所,漢族中學一所,蒙古族國小4所。蒙古族教師104人,蒙古族學生1204人。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