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名:二身
- 含義:指二種佛身
- 又稱:二種法身
- 屬性:佛教術語
含義,分類,法身與解脫身,法性身與應化法身,寂靜法界身及為得此之因身,法性身與父母生身,言說法身與證得法身,真佛與非真佛,如流星身與如日身,法性法身與方便法身,(十一)實相身與為物身,(十二)真身與應身,(十三)理法身與智法身,
含義
二身(一)指二種佛身。
分類
有多種分法
法身與解脫身
法身乃無量殊勝功德所依者;解脫身為離煩惱之縛者。[解深密經卷五、瑜伽師地論卷七十八]
法性身與應化法身
又稱二種法身。此通於佛身及初地以上之菩薩。法性身乃法性所流之實智;應化法身為由此所應現之一切身。[菩薩瓔珞本業經卷上]
寂靜法界身及為得此之因身
三面八臂美妙寂靜身 無量智慧賜與無量壽 尊勝佛母足下誠禮敬 。
法性身與父母生身
又作法性生身與隨世間身、法性生身佛與隨眾生優劣現化佛、真身與化身。指佛有二種身,法性身相好莊嚴,有無量光明及音聲。父母生身乃為度眾生而受諸罪報之生身。[大智度論卷九]
言說法身與證得法身
法身本無相,離言說,然不由言說則不顯,故稱言說法身。法身本具足,因迷故不顯,依造修而證得,故稱證得法身。[金剛般若經論卷上]
真佛與非真佛
指法身與應化身。法身為本佛,應化身為末佛,故分真、非真之名。[金剛般若經論卷上]
如流星身與如日身
前者乃往他方世界;後者處虛空,於一切處一時遍照。[十地經論卷一]
法性法身與方便法身
由法性法身生方便法身,由方便法身出法性法身。此說出自曇鸞之往生論注。
(十一)實相身與為物身
佛自證之身,及為化他之身。此說出自往生論注。(參閱‘實相身為物身’5788)
(十二)真身與應身
自德稱為真,隨他所現稱為應。前者即為法身,後者又稱共世間身,即真身為度脫眾生而化現之世間色身。[大乘義章卷十九、華嚴經疏鈔玄談卷三]
(十三)理法身與智法身
理即性德,謂性淨明之體本來離念,等虛空界,諸佛眾生皆同一相,稱為理法身。智即修德,謂究竟始覺之智,契合清淨本覺之理,理智互融,色心不二之智所現,故稱智法身。[大明三藏法數卷四] (二)指眾生所受之分段身、變易身。前者乃分段生死之身;後者為變易生死之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