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篆:大篆是西周時期普遍採用的字型,相傳為夏朝伯益所創。針對不同的書寫媒介,大篆亦有金文(或稱“鐘鼎文”)、
籀文之別。
西周後期,
漢字發展演變為大篆。大篆的發展結果產生了兩個特點:一是線條化,早期粗細不勻的線條變得均勻柔和了,它們隨實物畫出的線條十分簡練生動;二是規範化,字形結構趨向整齊,逐漸離開了圖畫的原形,奠定了
方塊字的基礎。大篆是對後來的小篆而言的。廣義的大篆包括以前的
甲骨文,
金文和六國文字。這裡的大篆指通行於春秋戰國時期的
秦國文字。由於周平王東遷洛陽,秦占據了西周的故地,同時也繼承了西周的文字,即是繼承金文發展而來的。地域性,有的難以識別。
小篆:小篆是在
秦始皇統一中國後(前221年),推行“
書同文,
車同軌”,統一度量衡的政策,由宰相
李斯負責,在秦國原來使用的大篆籀文的基礎上,進行簡化,取消其他六國的異體字,創製的統一文字
漢字書寫形式。一直在中國流行到西漢末年(約公元8年),才逐漸被隸書所取代。但由於其
字型優美,始終被書法家所青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