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礬丸,中醫方劑名。出自《聖濟總錄》卷一四三。具有解毒燥濕,涼血止血,消風散結之功效。主治痔瘺旁穿數穴,膿血不止;腸風、脫肛。
基本介紹
- 名稱:二礬丸
- 出處:《聖濟總錄》卷一四三
- 組成:枯礬、綠礬、瓜蔞、刺蝟皮、煨訶子、麩炒枳殼、炮白附子、制南星、制半夏、炮附子、雞冠花、胡桃
- 功用:解毒燥濕,涼血止血,消風散結
- 主治:痔瘺旁穿數穴,膿血不止;腸風、脫肛
組成,用法用量,功用,主治,附方,重要文獻摘要,
組成
枯礬、綠礬(燒過)、瓜蔞(燒存性)、刺蝟皮(燒存性)、煨訶子、麩炒枳殼、炮白附子、制南星、制半夏、炮附子各60g,雞冠花150g,胡桃(燒炭)15個。
用法用量
上藥搗羅為末,以醋煮糊為丸,如梧桐子大。每次服20丸,空腹、臨睡前溫酒送下。
功用
解毒燥濕,涼血止血,消風散結。
主治
痔瘺旁穿數穴,膿血不止;腸風、脫肛。
附方
名稱:二礬丸
組成:黃連、黃芩、蛇床子、荊芥各60g,側柏葉120g,槐枝、鏡面草、蚵蚊草、黑豆、蔥各30g,甘草節15g
用法:上各味均研細末,水泛為丸。每日3次,每次l0g,米煎熏患處
主治:痔瘡流膿不止,或腸風脫肛等
出處:《普濟方》
功用:泄熱燥濕,解毒排膿
重要文獻摘要
方論選錄
《良驗方》:“二礬丸治痔瘺。旁穿數穴,膿血不止,並腸風下血,脫肛等疾。痔瘺者,五痔之疾,或出鼠乳,或發寒熱,或生瘡,或癢痛,或下血,其證非一,治之不早,勞傷過度,則毒氣浸漬,肌肉穿穴,瘡口不合時,有膿血,故成痔瘺。《經》日:痔久不瘥,變為瘺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