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別名:二疣獨角仙、椰蛀犀金龜
- 中文學名:二疣犀甲
- 界:動物界
- 門:節肢動物門 Arthropoda
- 綱:昆蟲綱 Insecta
- 目:鞘翅目
- 科:金龜子科 Scarabaeidae
- 分布區域:海南、廣東、廣西、雲南及台灣等
形態特徵,成蟲,卵,幼蟲,蛹,發生規律,防治方法,農業防治,化學防治,生物防治,
形態特徵
成蟲
雄蟲體長33.2-45.9毫米,較大,前胸寬14.0-18.7毫米。雌蟲體長38.0-43毫米,前胸寬15.0-18.0毫米。雌、雄體表均為黑褐色,有光澤,較光滑;腹面稍帶棕褐色。頭小,背面中央有1角狀突,長3.5-7.5毫米,微向後彎,雄蟲突起較長,頭部腹面被褐色短毛,唇基前緣分兩叉,端部向上反轉。前胸背板大,自前緣向中央形成1大而圓形的凹區。凹區四周高起,後緣中部向前方凸出兩個疣狀突起。鞘翅密布不規則的粗刻點,並有3條平滑的隆起線,線上的會合處較寬而且光滑。前足脛節有4個外齒和1個端刺。雄蟲腹部腹面各節近後緣疏生褐色短毛列,末節近於新月形。雌蟲腹部腹面被較密的褐色毛,末節略呈三角形,背板密生褐色毛。![二疣犀甲 二疣犀甲](/img/7/464/wN5MWM5EjMiVTNhBTMzkzN5YzMzYWOkFGMmhzNmRzMwQjNiFGZlFmZvMWaw9SbvNmLz9mYlNmYu4GZj5yZtl2ai9yL6MHc0RHa.jpg)
二疣犀甲
![二疣犀甲 二疣犀甲](/img/7/464/wN5MWM5EjMiVTNhBTMzkzN5YzMzYWOkFGMmhzNmRzMwQjNiFGZlFmZvMWaw9SbvNmLz9mYlNmYu4GZj5yZtl2ai9yL6MHc0RHa.jpg)
卵
橢圓形,初產時大小為3.5×2.0毫米,乳白色;後期為4.0×3.5毫米,顏色變為乳黃色,卵殼堅韌,有彈性。
幼蟲
共分3齡。蠐螬型。末齡幼蟲體長45-70毫米,頭寬9.5-12毫米,胸寬17.5-21.5毫米。體淡黃色,頭部赤褐色,密生粗大刻點。觸角短小有毛,末端有17-18個泡狀感覺器,第3節下端突出。前胸氣門較腹部氣門大,胸部背面有較長的剛毛。腹部各節密生短刺毛,肛門作“一”字型開口,無剛毛列。
蛹
體長45-50毫米,前胸寬18-20毫米,腹部寬21-25毫米,全體赤褐色。頭部具有角狀突起。後翅端伸出鞘翅外方,達腹部第5節後緣。氣門長橢圓形,開口大,尾節末端密生微毛。雄蛹臀節腹面有瘤狀突起,雌蟲較為平坦。
發生規律
二疣犀甲在海南三亞年發生1代。該蟲個體發育進度不一致,幼蟲和成蟲終年可見。成蟲和幼蟲以6-10月發生量較多。成蟲在上午9時至下午7時進行羽化,成蟲期可達數月乃至半年,成蟲晝伏夜出。飛翔力強,一般選擇多汁植株的心葉為害,咬壞心葉和葉柄,深達5-30cm,食其汁液。取食時留下撕碎的殘渣碎屑於洞外,依此可發現此蟲為害。成蟲取食時一般在植株上潛居為害20-60d後方飛回繁殖場所交配產卵。雌蟲一生交配最多可達8次。卵多散產於腐爛的有機物中。在溫度20-30℃,一定濕度下,卵期9-12d。幼蟲孵化後取食腐爛的有機物質。適宜溫度範圍為32-40℃。在22-38℃的飼養條件下,幼蟲期常被蠅類或線蟲所寄生。幼蟲主要生活在新腐爛的椰樹幹或椰樹樁中,並常常集中取食,不互相殘殺。在適宜的溫度條件下,幼蟲期將近1年,老熟幼蟲在取食場所或土中化蛹,其深度可達1.5m。前蛹期11d,蛹期19-27d。蛹的天敵有蚤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