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月二燈會

“二月二燈會”是台州市黃巖區西山區寧溪鎮一帶民眾的民間傳統節日,相傳始於南宋,至今已有800多年的歷史。全國各地的燈會一般都在正月十五元宵節舉辦,而寧溪的燈會活動卻在二月初二舉辦。而且活動形式比較獨特,活動內容十分豐富。它既是一個規模盛大的民間廟會、燈會,又是一個集民間歌舞、民間音樂、民間戲曲、民間雜耍、民間遊戲等民間藝術活動的一次大會串。更是一個融文化交流與商品交流於一體的綜合性大型活動。

基本介紹

  • 項目名稱:二月二燈會
  • 主題詞:民俗,燈會,二月二燈會
  • 認證級別:省級
  • 項目分類:民俗
  • 國家:中國
  • 起源時間:南宋時期
  • 認證時間:2009年
  • 認證批次:第三批
  • 申報地區:中國浙江省台州市黃巖區
燈會傳統,歷史淵源,基本內容,主要價值,保護措施,

燈會傳統

“二月二燈會”是台州市黃巖區西山區寧溪鎮一帶民眾的民間傳統節日,相傳始於南宋,至今已有800多年的歷史。全國各地的燈會一般都在正月十五元宵節舉辦,而寧溪的燈會活動卻在二月初二舉辦。而且活動形式比較獨特,活動內容十分豐富。它既是一個規模盛大的民間廟會、燈會,又是一個集民間歌舞、民間音樂、民間戲曲、民間雜耍、民間遊戲等民間藝術活動的一次大會串。更是一個融文化交流與商品交流於一體的綜合性大型活動。

歷史淵源

“二月二燈會”是寧溪獨有的民間傳統節日,相傳在南宋時就已開始,至今已有700多年的歷史。寧溪的定在二月二日,據說以前寧溪人覺得各地都在正月十五同一時間舉辦元宵燈會,缺少交流,於是把寧溪的元宵節改期至二月二“春龍節”舉辦,這樣可以先到各地觀燈學習經驗,然後再請親戚朋友前來寧溪賞燈。從農曆二月初二開始上燈,至初八才落燈,為期七天七夜。特別是二月初四的大迎燈,其規模之大,影響之深都為浙東一帶所罕見。因為以前初四是寧溪市日,永嘉、樂清、仙居、臨海等周邊城鄉的民眾均借趕集之機來賞燈。
解放後燈會曾一度停止活動,直到1985年才恢復這一傳統節日。現在寧溪“二月二燈會”活動,一般三年一大迎,每年一小迎。燈會活動基本上保持原有的歷史風貌,但形式有所簡化,內容有所拓展,像加入了現代的彩車、節日燈和其他的各類現代文化活動,由原來只有農民參加的民俗活動發展到全民參與的民眾性文化娛樂活動。2007年6月,寧溪“二月二”燈會被區政府列入黃巖區首批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名錄。2008年5月,被列入市政府第二批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名錄。2009年6月,被列入浙江省第三批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名錄。

基本內容

古寧溪街分為八宅,每年舉辦燈會活動都要召集八宅首事,商討燈會活動的時間和內容,並對各項活動都作具體安排。八宅每年輪換首事,由當年首事負責確定並通知今年二月二的上、下燈時間。確定上燈後,各宅都要在自己宅的中心地段豎立“九連燈”。每宅都建有一座“虛空亭”,燈會期間將本宅的“保界爺”或“神”接到這裡,旁邊築一鼓手亭,邀請鼓手班在亭子裡從早吹到晚,一來是為了熱鬧,二來為了迎接客人。
燈會期間,家家戶戶門口都要貼春聯,掛彩燈,而且每夜都要迎燈。第一夜叫鬧街,八宅各自組織鑼鼓隊進行沿街游奏,或在自己宅的“虛空亭”內敲鑼鼓,表示今年“二月二燈會”活動今晚開始,但這一夜不“迎神”,其餘各夜都要“迎神”,按當地“神道”的大小,先小後大順序每夜迎燈。一般選定在初四夜進行大迎,因為初四是寧溪市日,四周邊境的民眾借到寧溪趕集之機來看燈,或藉此走親訪友。是夜各宅都要組織一支幾百人的隊伍參加迎燈,每支隊伍都由兩個敲十三響大鑼為前導,接著是長方形“高照”,“高照”後面是各式各樣的彩燈,接著是鑼鼓隊、樂隊,最後面是“神”。迎燈隊伍以宅為單位,按照街上各宅商定的迎燈順序沿街緩緩地游一周。迎燈一周需要二、三個小時,迎燈隊伍一邊游一邊表演節目,熱鬧非凡。初四夜迎燈結束後,還要組織“作銅鑼”。“作銅鑼”是寧溪“二月二燈會”活動必奏音樂之一,寧溪人稱之為“粗吹”,它是打擊樂器和絲(弦)管樂器組成的民間大型吹打樂。夜深,當迎燈後的人們在家裡還沉浸在歡樂的氣氛中,此時,那“作銅鑼”悠揚的樂曲聲,由遠而近,又由近而遠,緩緩地流過街頭。
寧溪“二月二燈會”期間,家家戶戶除了貼春聯,掛彩燈外,各宅還要組織吹鼓手、賽鑼鼓、迎燈、演戲、舞龍、舞獅、迎神、作銅鑼等等。同時,亦藉此機會走親訪友,增進友誼。邊境的小商小販亦藉此機會到寧溪開拓商機。

主要價值

寧溪“二月二燈會”活動形式獨特,內容豐富多彩,集民間歌舞、音樂、戲曲、雜耍、遊藝等活動於一身,是一次民俗藝術的大薈苹,在整個台州都有很大的影響力。同時,對寧溪的經濟發展、文化繁榮也有很大的促進作用;寧溪“二月二燈會”不僅是一個民間的傳統節日,也是一種具有濃郁地方特色的文化現象。這一優秀的民俗文化遺產,很值得我們去珍惜、發掘,努力使它發揚光大。

保護措施

寧溪“二月二燈會”在台州具有很大的影響。解放後燈會曾一度停止活動,至1985年,在寧溪鎮政府的大力支持和文化站的精心組織策劃下,這一傳統節日得以恢復。之後,鎮政府每隔幾年要組織舉辦一次“二月二”燈會,全面發動機關、學校、企事業單位參與,規模比較龐大。而寧溪街六個居委會,每年都要組織舉辦燈會活動,從不間斷。但規模要小一些,燈會活動則基本上保持原有的歷史風貌。並加入一些現代的彩車、彩燈和現代的文化活動,從而拓展了原有的民間文藝活動,使原來只有農民參加的燈會活動發展到全民參與的民眾性文化盛會。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