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世紀中國社會科學·社會學卷》是2005年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盧漢龍、彭希哲。
基本介紹
- 書名:二十世紀中國社會科學·社會學卷
- 作者:盧漢龍、彭希哲
- 出版社:上海人民出版社
- 出版時間:2005-09-01
內容簡介,作品目錄,
內容簡介
全書以翔實的資料,綜述了中國社會學在二十世紀百年中的沉浮與發展,分述了社會學各分支學科在這一時期的發展與主要成就,概述了社會學百年發展中的重大學術論爭,介紹了這一時期社會學研究機構、學術團體和學術交流。書末附有中國社會學百年發展大事記。是一部全面系統總結中國社會學在二十世紀百年發展歷程的學術性著述。
作品目錄
第一編二十世紀中國社會學的沉浮與發展
一西學東漸:西方社會學的傳入與中國社會學萌芽
(一)西方社會學的傳入與介紹
(二)中國社會學的萌芽
二中國社會學的成長:理論譯介與實地調查並進
(一)社會學理論的譯介與傳播
(二)教學與科研機構的設定
(三)社會調查運動的興起
三馬克思主義社會學的研究與影響
(一)二十年代的馬克思主義社會學研究
(二)三十年代馬克思主義社會學的研究
四社會學的繁榮與發展:邁向中國化之路
(一)理論社會學研究的進展
(二)分支社會學研究的深化
(三)社會調查的持續發展與鄉村建設運動的崛起
(四)社區研究與社會學中國化的路徑
(五)其他社會學研究成果
五社會學的沉浮:調整與取消
六社會學的“補課”與重建
(一)學科建設與機構重建
(二)理論研究的熱潮
(三)社會調查的廣泛展開
(四)分支學科的蓬勃的深化
(五)社會學方法研究的深化
七社會轉型與社會學研究的新發展
(一)社會學理論研究的新進展
(二)社會轉型理論研究的新趨勢
(三)現代化研究的新拓展
(四)社區研究的新跨越
第二編二十世紀中國社會學各學科的發展與主要采檔成就
一理論社會學研究
(一)歷史上理論社會學在中國社會學中的地位
(二)社會學理論的三個源頭與三大傳統
(三)眾多的社會學家及其理論
(四)八十年代理論社會學的第二次繁榮
(五)中國理論社會學的屬性和若干特點
二套用社會學研究
(一)農村社會學研究
(二)城市社會學研究
(三)“鄉村建設運動”和“村民自治”
(四)社區研究:功能主義的理論與實踐
(五)家庭社會學研究
(六)性社會學研究的興起和發展
(七)新時斯社會問題研究
三人口學研究
(一)馬爾薩斯人口理論和馬克思主義人口思想的傳入及其在中國的影響
(二)馬寅初與《新人慨踏重口論》
(三)兩種生產理論討論及人口與經濟關係研究
(四)人口調查與人口數據分析
(五)新時期人口問題研究
(六)人口教學與研究機構的發展
四人類學在中國的形成與發展
(一)早期中國的人類學
(二)三十年代至四十年代的中國人類學研究
(三)新中國建立後人類學的分科發展
(四)八十年代以來文化與社會人類學的發展
五社會工作與社會頁刪愉政頌才和策
(一)社會問題、社會福利與社會工作
(二)我國社會工作的萌生階段
(三)我國社會工作的恢復與發展
(四)香港、台灣地區的社會工作:歷史、現狀及經驗
(五)我國社會工作學研究與實踐的熱點問題
六社會調查和社會統計
(一)社會調查和統計與社會學學科建設
(二)社會調查的兩種傳統
(三)社會調查的兩種方法論及其具體方法
(四)定性研究和社會調查
(五)定量研究和社會調查
(六)社會統計技術在社會調查中的運用
七社會學在港、澳、台地區的發展
(一)港澳台社會學發展的歷程
(二)港澳台的社會學研究
(三)社會學的本土化
第三編二十世紀中國社會學重大論爭
一社會學學科地位與研究對象的爭鳴
(一)關於社會學學科地位的論爭
(二)關於社會學研究對象的討論
(三)對社會學學科地位與研究對象爭鳴的總結與評論
二中國社會學史分期問題的論爭
(一)論爭的緣起與經過
(二)論爭的影響與評價
三中國城市化道路組拳促跨的爭鳴
(一)關於城市化的規律和涵義
(二)關於城市化道路的模式
(三)關於城鄉一體化問題
四中國人口數量之爭
(一)二十世紀二十年代至三十年代人口數量之爭
(二)二十世紀五十年代末人口數量多寡之爭
五民族學與社會學之關燥再采系的討論
(一)民族學的產生和發展
(二)民族社會學的建立
(三)民族學與社會學研究方法的創新
(四)民族學與相關學科的關係
(五)新中國建立後民族學研究的發展
六關於“社會轉型”的爭論
七關於社會階級、階層劃分的爭論
(辯糠跨悼一)二十世紀上半葉的主要爭論
(二)五十年代至七十年代階級關係的變化和認識的發展
(三)八十年代關於階級、階層、利益群體的討論
(四)現階段討論階級階層劃分的目的
(五)關於“階級、階層分析的理論理論依據”
(六)關於“階級”與“階層”的聯繫與區別
(七)關於我國現階段的階級與階層
(八)關於“中產階層”的爭論
(九)關於“私人企業主”的討論
八社會學中國化的討論
(一)“中國化”思想的早期表述和體現
(二)二三十年代“社會學中國化”概念的提出和實踐
(三)社會學恢復和重建前期關於“中國化”的討論
(四)近十年來關於“中國化”的討論
第四編 二十世紀中國社會學研究機構、學術團體和學術交流
一研究機構
二學術團體
三學術交流
附錄 二十世紀中國社會學發展大事記
後記
(一)社會問題、社會福利與社會工作
(二)我國社會工作的萌生階段
(三)我國社會工作的恢復與發展
(四)香港、台灣地區的社會工作:歷史、現狀及經驗
(五)我國社會工作學研究與實踐的熱點問題
六社會調查和社會統計
(一)社會調查和統計與社會學學科建設
(二)社會調查的兩種傳統
(三)社會調查的兩種方法論及其具體方法
(四)定性研究和社會調查
(五)定量研究和社會調查
(六)社會統計技術在社會調查中的運用
七社會學在港、澳、台地區的發展
(一)港澳台社會學發展的歷程
(二)港澳台的社會學研究
(三)社會學的本土化
第三編二十世紀中國社會學重大論爭
一社會學學科地位與研究對象的爭鳴
(一)關於社會學學科地位的論爭
(二)關於社會學研究對象的討論
(三)對社會學學科地位與研究對象爭鳴的總結與評論
二中國社會學史分期問題的論爭
(一)論爭的緣起與經過
(二)論爭的影響與評價
三中國城市化道路的爭鳴
(一)關於城市化的規律和涵義
(二)關於城市化道路的模式
(三)關於城鄉一體化問題
四中國人口數量之爭
(一)二十世紀二十年代至三十年代人口數量之爭
(二)二十世紀五十年代末人口數量多寡之爭
五民族學與社會學之關係的討論
(一)民族學的產生和發展
(二)民族社會學的建立
(三)民族學與社會學研究方法的創新
(四)民族學與相關學科的關係
(五)新中國建立後民族學研究的發展
六關於“社會轉型”的爭論
七關於社會階級、階層劃分的爭論
(一)二十世紀上半葉的主要爭論
(二)五十年代至七十年代階級關係的變化和認識的發展
(三)八十年代關於階級、階層、利益群體的討論
(四)現階段討論階級階層劃分的目的
(五)關於“階級、階層分析的理論理論依據”
(六)關於“階級”與“階層”的聯繫與區別
(七)關於我國現階段的階級與階層
(八)關於“中產階層”的爭論
(九)關於“私人企業主”的討論
八社會學中國化的討論
(一)“中國化”思想的早期表述和體現
(二)二三十年代“社會學中國化”概念的提出和實踐
(三)社會學恢復和重建前期關於“中國化”的討論
(四)近十年來關於“中國化”的討論
第四編 二十世紀中國社會學研究機構、學術團體和學術交流
一研究機構
二學術團體
三學術交流
附錄 二十世紀中國社會學發展大事記
後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