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了夢未殘:鳴弓讀史隨筆

事了夢未殘:鳴弓讀史隨筆

《事了夢未殘:鳴弓讀史隨筆》內容簡介:鳴弓先生近年來在《書屋》頻頻亮相,其所寫的讀史隨筆如老吏斷獄,辣味十足。此次將歷年讀書心得結集出版,讀者可全面了解他的才情和膽識。鳴弓先生在甘肅蘭州的一所中學執教數十年直到退休,業餘時間通讀過“二址四史”,僅此兩點,就值得《書屋》雜誌向他表示敬意。

基本介紹

  • 書名:事了夢未殘:鳴弓讀史隨筆
  • 出版社:湖南教育出版社
  • 頁數:287頁
  • 開本:16
  • 品牌:湖南教育出版社分
  • 作者:鳴弓
  • 出版日期:2009年10月1日
  • 語種:簡體中文
  • ISBN:7535563139, 9787535563132 
基本介紹,內容簡介,作者簡介,圖書目錄,文摘,後記,序言,

基本介紹

內容簡介

《事了夢未殘:鳴弓讀史隨筆》:書屋文叢

作者簡介

張永高,筆名鳴弓,1942年生,原籍甘肅省白銀市,中學高級教師。退休後研究中國歷史,塗抹雜談隨筆,或不乏可觀者。作品主要發表於《書屋》、《同舟共進》等刊物上。

圖書目錄

歷史是一面鏡子(代序)
第一輯 從太上皇說起
透視太上皇現象
帝王淚與太子淚(外一篇)
“罪己詔”:帝王的自我批評文本
亡國后妃的命運悲歌
古代歷史上的南京大屠殺
古人如何面對天災
岳飛、于謙兩少保冤獄及其平反
言路之險勝似沙場
冤案拷問官員靈魂
一出皇帝主演的“親自”戲
祥瑞是“講”出來的
國姓與國諱
黑頭髮,中國貨

第二輯 夜半無事讀閒書
楊震之死
孫權頂不住說情風
蘇武節該怎樣用
刺舌教子
賭博行賄
文集與政績
魏徵為何不願做忠臣
絕代才女,一疏名世
異哉,稅收名目
過把癮就死
古代的“送溫暖”

第三輯 在銹弦上輕輕彈奏
中華文化的大字情結
亂根在上
“著名錯誤”所昭示的
搶座位
戲說大唐取經團
宙斯與玉皇大帝之比較
狗年亂彈
古今縣官文風之比較
法國人的角色意識
賈誼何曾戴王冠
為易中天《閒話中國人》指謬
後記

文摘

明帝長子劉昱做了皇帝,小小年紀,其嗜殺成性,寧在乃父之上。他無日不出,出則率眾,執矛開道,行人及犬馬牛驢,逢無免者,於是,商販關門,行人殆絕。小皇帝竟然以殺人為樂,一日不殺,則慘然不樂!在位短短四年,殺戒大開:誅殺叔父休范及其二子;掃滅劉景素及其三子和同黨數十人;賜死叔父休仁的兩個兒子伯融、伯猷;賜死功臣高道慶;誅殺謀反的大臣杜幼文、沈勃、孫超之,其戶老小悉誅,沈勃臨死前唾罵小皇帝:“汝罪逾桀、紂,屠戮無日。”小暴君被人殺死之日,左右聞訊,鹹呼萬歲!
後廢帝劉昱死,權臣蕭道成又扶持明帝三子劉準做了傀儡皇帝,是為順帝。不久,蕭道成即正式取代劉宋,也完成了劉氏骨肉相殘的“未競事業”:盡滅劉氏之族。
劉宋王朝,不過四代八帝,短短五十九年,然其骨肉相殘之烈,卻是空前的。開國皇帝劉裕的七子,四十餘孫,六七十曾孫,屠戮殆盡。這一與劉宋王朝相始終的“南京大屠殺”,著實怵目驚心。其後果是:宋氏將亡,愚智共知。爭權奪利,你死我活,殘酷鬥爭,元氣大傷,宋氏不亡,天理何在?
歷史常有驚人的相似之處。按說蕭齊會以宋為鑑,豈料鼎革之後,更加短命的蕭齊政權又重演了新一幕的“南京大屠殺”。
齊高帝蕭道成目睹了劉宋骨肉相殘導致衰亡的悲劇,他曾向儒生問政,對日:“政在《孝經》。凡宋氏所以亡,陛下所以得者,皆是也。陛下若戒前車之失,加之以寬厚,雖危可安;若循其覆轍,雖安必危矣。”高帝深以為然:“儒者之言,可寶萬世!”他自己身體力行,矯正宋弊,並告誡他的接班人武帝日:“宋氏若骨肉不相圖,它族豈得乘其弊? 年,偃武修文,國家承平,內外沒有大的動亂。唯一的遺憾是皇弟蕭子響事變。子響有勇力,好騎射,時為荊州刺史,常有不法行為,其長史劉寅等報告朝廷,子響知悉,遂將劉寅等八人殺死。武帝派兵前往征子響入京,被拒,不得已動武,殺了子響。事後武帝猶異常懊恨。
永明十一年(493年),武帝去世,因太子長懋早死,由太孫昭業即位。爭權奪利的內禍復起,蕭齊政權由治而亂,重蹈劉宋覆轍。
這一回主持皇家屠殺大業的是蕭鸞。蕭鸞是高帝蕭道成的侄兒,少孤,高帝疼愛勝過己子,又深得武帝信任,受命輔佐昭業。昭業是個混賬玩主,一意縱慾揮霍,而嫌蕭鸞礙他享樂,欲謀誅之;蕭鸞先下手,逼殺昭業,又假託太后聖旨,追廢其為鬱林王,另立昭文為帝。
蕭鸞權勢日重,朝臣為之側目。昭業被害,人多不平,有人勸高帝子鄱陽王蕭鏘、武帝子隨王蕭子隆起兵,蕭鸞聞訊,立即發兵,圍兩王府第,殺死蕭鏘與蕭子隆。
武帝七子子懋為江州刺史,聞二王被害,即謀起兵,事泄,蕭鸞派兵攻破尋陽,誅子懋。這一來,蕭鸞對高帝、武帝的所有子孫都懷疑起來,於是立即出手,或發兵襲擊,或遣使逼迫,將湘州刺史南平王蕭銳、郢州刺史晉熙王蕭銶、南豫州刺史宜都王蕭鏗、桂陽王蕭鑠、江夏王蕭鋒、衡陽王蕭鈞(以上六人為高帝子)、南兗州刺史安陸王子敬、建安王子真、巴陵王子倫(以上三人為武帝子)等,挨個處死。子真叩頭乞為奴,不許。子倫死時才十六歲,奉詔飲藥酒時喟嘆道:“先朝昔滅劉氏,今日之事,理數固然!”認為這是蕭道成代宋盡滅劉氏的屠殺造孽應得的“報應”。
之後,蕭鸞索性廢棄傀儡幼主昭文,自己做皇帝,是為齊明帝。一年之間,廢滅兩個小皇帝,殺死兩代老皇帝的十二個龍子,蕭鸞心之毒手腕之鐵,於此可見。即令如此,高、武二帝子孫尚有人在,仍讓他念念不忘,寢食難安。永泰元年(498年),病中的齊明帝,最大的“心病”是:高、武子孫猶有十王,不斬盡殺絕,日後必成國家大患。於是便和他的侄兒蕭遙光密謀誅殺之計。有一夜,齊明帝準備盡誅高、武子孫,諸王侯悉召入,其幼者與乳母俱入,棺材都準備了好幾十口。後因故暫緩實施。當然,明帝在他閉上眼睛之前完成了最後一殺,由蕭遙光負責實施了屠盡十王計畫。高帝子十九人,明帝誅八人;武帝子二十三人,明帝殺十六人,文帝(即長懋太子,死後被追尊為帝)子四人,蕭子良子兩人,被明帝悉數屠殺。這個殺人狂,每一次屠殺前,還要假惺惺地嗚咽流涕,表演一番。
宋齊兩朝的南京大屠殺,隨著時間流逝,血腥味漸漸淡去。過了八百多年,作為明朝首都的南京,又重演了大屠殺的一幕。朱元璋把皇位傳給皇太孫朱允墳不久,爆發了所謂“靖難之役”。經過三年大廝殺,最後燕王朱棣從侄兒手中奪取了皇位。雖然朱棣違反了遊戲規則,武力奪權讓數十萬人命喪疆場,進南京後又殘酷殺害忠於建文帝的大臣多人,株連數千人,但那頂血染的皇冠他照戴不誤。這就叫“槍桿子裡面出皇冠”!
南京也曾經是太平天國的首都(改名天京),浩浩蕩蕩殺進古都的太平天國領導集團,高唱著“老子打天下、理當坐江山”的前朝曲,因為缺乏先進的政治文化,導致權力迅速異化,領導人則神化、妖化、腐化,昨日共患難的鐵哥們也仇敵化,爭權鬥爭公開化、白熱化,終於爆發了又一場血腥的南京大屠殺——楊韋事變。一場浩劫,三萬多人慘死,石達開被迫出走,隊伍分崩離析,天京悲劇為槍桿子裡面出來的政權唱響了輓歌。

後記

自選的書稿看完了,照例該說幾句編後話。
原本舌耕為業,業餘喜歡寫點小雜感。於知天命之年去報社打工做臨時編輯,也不時塗抹應急的言論以填充版面。文章影響大體不出省。閒暇時間多了,隨便翻翻史書,每有會意,發而為文,雖未跳出雜感的套路,但說古道今,既增加了知識性、可讀性,又避免了直擊現實可能帶來的某些麻煩,曲徑通幽,文章反倒比較容易面世。自2005年一篇《透視太上皇現象》登上《書屋》後,有緣頻頻在這家名刊亮相,復承蒙編輯厚愛,列入“書屋文叢”計畫,使拙稿得以成集。除了《書屋》刊發稿,另有若干雜談,亦屬援古援洋說事類;幾篇指謬糾錯的文字,多與史實有關,合併同類項,乃一併收入。需要說明的是,部分稿子在發表時,由於版面限制或者其他原因被程度不同地作過刪削處理,其原稿尚存者,我也順帶做了部分“復原”,冀以本來面目示人。
為文集取個什麼名字,頗費思量。據實而言,我的文稿多為裒輯臚列史料而成,類乎獺祭,自然不配稱作“學術”,倒是近於“史話”;但又非純史話,因我在行文中每有類似正史里的“論”“贊”文字,說古的同時,總忍不住要“餘論”幾句,涉及時事,則又落入雜文的套路,是為隨筆。讀史與雜談結合,也算“古為今用”。魯迅說過歷史如陳年流水簿子的話,擬據此取名“觸摸陳年流水”,復見已有類似書名,遂割愛放棄。博學的書屋編輯,從東坡詩句“事如春夢了無痕”得到啟發,遂為本書定名《事了夢未殘》。古事已了,沒有影像錄音,僅憑官修的實錄、正史和私撰的野史,委實無由恢復原貌。但史籍畢竟記錄了昔日“春夢”,可供檢索,佐談資,做借鑑。讀史有如覓“夢”,倘獨具隻眼,也許還能讀出點新意(我一直這樣要求自己),作為鏡子照照,並非無益。儘管步履匆匆的眾生幾乎無暇也無心尋舊夢,我卻以尋痕索隱為樂事,於是就認同了《事了夢未殘》這個既有詩意又帶禪味的書名。綴個副題“鳴弓讀史隨筆”,一以突出文體特點,一以突出“鳴弓”之名。寫文章算來已有二十多年,依然很無名,依稀有點微茫影響的也就是“鳴弓”了。那是我在報社打工時用的筆名,本來署的是“民工”——一個如實昭告我身份的名字,值班總編以為不美,命改之,諧音的“鳴弓”匆匆出世。從那以後我就一直用這個所謂筆名。出現在書名中,姑算突出“品牌”吧;“品牌”云云,不免遭人嗤笑,可畢竟它比我的本名要“知名”一點。我的本名張永高,出了我的生活圈子就無人知之矣。

序言

中國號稱文明古國,史籍之浩繁可謂汗牛充棟。這首先是得益於古代的史官制度。史,許慎解釋為“記事者也”,古字象徵一個人手執策記事。《史通》謂“史官之作肇自黃帝,備於周室”。肇自黃帝,無可稽考;到周代就形成了較為完備的史官制度,則有記載可征。《禮記·玉藻》:“動則左史書之,言則右史書之。”天子的一言一行都要記錄在案,是為實錄。儘管由於為尊者諱的陋習使得實錄打折,可畢竟為已逝的歲月保留了可資後人借鑑的寶貴記錄。
歷史是一面鏡子。司馬光編撰史書,旨在“監前世之興衰,考當今之得失”,得到宋神宗的認同,“鑒於往事,有資於治道”,遂有《資治通鑑》的名字。“殷鑑不遠,在夏後之世”。前朝的鏡子就擺在眼前,關鍵是革了前朝命的新政權的當家人願不願照、會不會照。即使開國者願照,其後繼者是否也能自覺保持這種照鏡子的好習慣?賈誼有言:“明監所以照形也,往古所以知今也。”問題恰恰在於,天天甚至時時照鏡子、正衣冠、美姿容的統治者所在多有,而自覺照歷史鏡子的卻總是那么稀有;且忘性大於記性,不能以史為鑑的統治者總是瓜瓞綿綿,“後人哀之而不鑒之,亦使後人而復哀後人也”。於是,興勃亡忽就成了歷朝歷代難以跳出的周期律,正如明人皇甫{]亨詩句所吟:“殷鑑良非遠,秦宮究可哀!”
孔子作為史書《春秋》的編修者,深知歷史傳承對文化發展之極端重要性,“周監於二代,鬱郁乎文哉”。這也是他之所以喜歡周文化的原因。儘管《春秋》筆法,微言大義,褒貶很到位,臧否有力度,但是像孟子言稱的“孔子成《春秋》而亂臣賊子懼”,洵屬誇大史書作用,亂臣賊子才不在乎史書的針砭呢!倒是那些治世明君對史官之筆有所畏忌。褚遂良為諫議大夫,兼記起居注,唐太宗問他起居註裡記些什麼,並且提出想看褚遂良所記的內容。褚遂良回答說:“史官書人君言動,備記善惡,庶幾人君不敢為非,未聞自取而觀之也!”上曰:“朕有不善,卿亦記之邪?”對日:“臣職當載筆,不敢不記。”黃門侍郎劉洎日:“借使遂良不記,天下亦皆記之。”上日:“誠然。”史臣秉筆直書固然對皇帝有某種約束作用,而對“天下人亦皆記之”的敬畏,尤其讓李世民保持了應有的清醒和惕厲。趙匡胤於龍顏大怒之際,聽被他打掉兩顆門牙的臣子說此事“自有史官書之”,便極力制怒,變得和顏悅色,還獎勵了那位直臣。唐宗、宋祖不唯關注生前事,亦看重身後名。然而對於信奉“我死後哪管它洪水滔天”的君王來說,史書留什麼名他壓根就不在乎,弄不好他一發狠就連史官也宰了。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