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緒二十四年(1898年)6月10日,清廷將各省所有書院改為高 、中 、初等學校,社學 、義學亦已律中西兼習,改辦學堂。
基本介紹
- 中文名:乾體學堂
- 創辦時間:1901年
光緒二十六年(1900年)乾江的鄉賢們睿智地捕捉到中國教育制度即將發生重大變革的信息,很具前瞻性地在海上絲路始發港畔發起創立廣西最早民辦近代學堂——乾體學堂,為珠鄉的教育事業走向世界,與世界先進的教育思想和教育方式接軌,打開了一扇視窗。
光緒二十七年(1901年)9月14日,清政府下興學詔,謂:除京師已設大學堂應切實整頓外,著各省所有書院,於省城均改設大學堂,各府廳直隸杭州均設中學堂,各州縣均改設國小堂,並多設豢養學堂。”是年,乾體學堂建成開學。
乾體學堂的課程設定除經學外,還添開中外歷史 、中外地理(稱地輿學)及數 、理 、化 、動 、植物學科。學科講義多用石印,也有學生抄本。圖書方面,除經史子集外,還購有外國書籍,如嚴復譯的赫胥黎作品等。
學堂大門雕刻有一聯云:乾興文武;體會中西”。此聯體現出了乾體學堂培養學貫中西的文武全才之士的開放意識。
乾體學堂還率先在北部灣地區開設了漢語拼音教學和數 、英 、理 、化 、生等科技課程,因此為珠鄉的基礎教育培養了大量的人才。
乾體學堂建成後,負笈來校求學者,除本鄉子弟外,還有廉州府城 、黨江 、西場 、沙崗 、閘口 、公館 、白沙 、南康 、石康 、張黃 、小江等地學子。學生數量增多,教舍規模也隨之擴大,學生宿舍分為八個室,以“文體大旺,博古通今”作編號。文體大旺,博古通今”正是乾體學堂當年辦學盛況之寫照,優良學風之傳承。當時,林翼中 、沈載和 、鄧世增 、莫豐緒 、卜漢池等後來成為民國知名將領者,均是斯時學子。
在此後的歲月里,乾體學堂發展成為合浦區立國小 、乾江中學 、合浦縣第五中學。校友中出現了200多名教授 、10名將軍。乾體學堂培養人才基礎之牢固,淵源之悠長,由此可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