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渣饃

乾渣饃

乾渣饃,是在青石子兒上燔烤的薄麵餅,兩面有滿滿的石子印痕的凹凸狀,像是我們看到的月球表面的照片一樣。食之薄脆掉渣,酥香美味,是關中一帶僅有的地方食品,以蒲城的乾渣饃最地道。

基本介紹

  • 中文名:乾渣饃
  • 別名:石子饃
  • 主要原料:麵粉,雞蛋,茴香,豬油,花椒粉,苓麻,鹽
  • 適宜人群:老幼適宜
製作流程,古代記載,食療價值,

製作流程

乾渣饃和面最講究,和好的麵團中要加入雞蛋、茴香、豬油花椒粉、苓麻和鹽。將這些調料揉與麵團之中,充分混合搓揉後,方可製成餅坯,餅坯要求圓形,直徑約九寸,厚度為五分(即半厘米),這尺寸是有講究的,乾渣饃是當地祭祀后稷的供品,每年六月初六是當地祭祀后稷的節日,以九五之數,象徵九五之尊,虔誠祭祀神農。
餅坯製成後,在平底鍋中倒入青石子,進行加熱,石子一律是圓圓的青石子,直徑不超過兩厘米,用鍋將石子翻炒加熱,待石子加熱燙手時,將石子鋪平,放入餅坯在石子上,然後將先取出的滾燙石子倒在餅坯上,鋪平,將餅夾在上下炙熱的青石子中,經數分鐘後,刨開石子,一個上下凹凸圓面微熱的乾渣饃便製成了。農村人用尺八鍋,一次可燔烤來兩到三張乾渣饃。由於是青石子燔制,又稱“石子饃”。

古代記載

據甲骨文和金文(鐘鼎文)記載,燔是古代先民們的一種祭祀方式,上燔祭天,遠古人類祭天,將柴積起點燃,將祭品放置柴堆上燒化,使煙氣上達於天,又名“燔柴”。石子上燔烤熱食源於燔柴之祭祀活動。早在元謀人時代(距今170萬年)、藍田人時代(距今80萬年),我們的祖先已經學會用火加工食物,到后稷農耕時代教民觀天時,明四季,這種燔烤使延續了下來,古代先民們以青石子製成的燔烤之餅,圓形象徵天,凹凸圓面上的石子窩窩象徵星宿布於太空,從此祭祀后稷教農稼穡之功。這種燔烤祭祀供品內加入農家認為半盛的雞蛋、豬油及調料,表示燔祭的虔誠,被傳襲至今,成為一道遠而古志的美食。

食療價值

乾渣饃由於以青石烘熱,含有質,又薄脆耐嚼,營養豐富,酥中帶脆,脆中有香,便於存放,至今仍受人,人們喜愛。特別是老幼適宜,農村婦女坐月子,娘家人總是製成乾渣饃禮送親家,此乾渣饃,吃時嚼食,易於消化吸收,是一種天然綠色食品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