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嗑,即“康保乾嗑”,是一種民間文學。
東北地區“乾嗑”意指單一的意思,例如喝酒沒有下酒菜,就是乾嗑。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乾嗑
- 地理標誌:張家口市康保縣、內蒙古東部、東北地區
基本信息,名錄簡介,
基本信息
名錄名稱: 乾嗑
編號: 3—5—6
名錄類別: 曲藝
申報地區: 張家口康保縣
編號: 3—5—6
名錄類別: 曲藝
申報地區: 張家口康保縣
名錄簡介
康保乾嗑是河北省壩上地區(俗稱壩上草原)深受廣大民眾喜愛的一種民間文學。清朝乾隆、嘉慶年間,由於晉、陝、冀、魯等地的大批移民北遷,移民從口裡到口外很自然地把內地的道情、民歌、社火、秧歌、打坐腔等藝術帶到壩上康保,與蒙古民歌、好來寶、蒙古長調等相融合,為康保乾嗑的誕生與發展提供了肥沃的土壤。多元文化在這裡匯聚,經民間藝人二度加工,在模仿蒙古長調、好來寶、打坐腔形式的基礎上,創作了一種集化妝、說唱、表演為一體的民間藝術形式。
康保乾嗑產生的確切年代,無文字記載。據民間老藝人講:大約在光緒十六年,當地民間就有了業餘性質的二人台戲班子,距今約有140餘年的歷史。當時這一帶地廣人稀,居住分散,人們只能在場光地淨、大雪掩門、消閒無事時,在農曆正月間來慶賀一年的勞動成果,祝福來年風調雨順,人們圍坐在熱炕頭上,野曲無腔,即興說唱,自娛自樂,慢慢的就形成了“坐腔”說唱。經過長期實踐,康保乾嗑逐步成熟起來,由“坐腔”形式發展為表演。
“康保乾嗑”既有群體世代相傳的特點,又有突出的歷史、文化價值,特別是研究蒙漢文化交融的價值。由於多方原因,現在處於瀕危狀態,亟需搶救、保護。
搶救、保護康保乾嗑,對研究蒙漢文化,促進民族團結,活躍僻遠地區民眾文化生活,促進社會可持續發展,構建和諧社會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