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腺浸潤性微乳頭狀癌生長侵襲轉移機制的分子基礎

《乳腺浸潤性微乳頭狀癌生長侵襲轉移機制的分子基礎》是依託天津醫科大學,由付麗擔任項目負責人的重點項目。

基本介紹

  • 中文名:乳腺浸潤性微乳頭狀癌生長侵襲轉移機制的分子基礎
  • 項目類別:重點項目
  • 項目負責人:付麗
  • 依託單位:天津醫科大學
中文摘要,結題摘要,

中文摘要

課題組在前期研究結果的基礎上提出了乳腺浸潤性微乳頭狀癌(IMPC)集團性生長侵襲轉移研究假說,本申請項目將著重研究IMPC集團性生長侵襲轉移的分子基礎。我們已經從IMPC和對照組IDC-NOS的基因表達譜並結合IMPC和IDC-NOS的DNA甲基化晶片結果篩選到包括FEZ1在內的22個候選基因,我們將通過體外分子生物學和細胞生物學手段探討這些候選基因對腫瘤細胞的增殖、遷移、浸潤和內皮細胞粘附的影響,通過體內裸鼠致瘤實驗評估候選基因對腫瘤生長和轉移的影響。並與臨床研究緊密結合,分析候選基因對腫瘤的臨床病理學特徵和預後的影響,在此基礎上,建立三維立體培養模型,探索具有惡性表型的重要候選基因對IMPC腫瘤細胞的形態、增殖情況、形成克隆性子細胞團和侵出的過程中是否以細胞集團這一生物學行為發生和發展。項目研究結果將可為發現IMPC的診斷預後標記,和開發治療手段提供理論和實驗依據。

結題摘要

通過分子病理學手段研究了FEZ1/LZTS1、ERRF1、CHD5、miR-203等的表達變化;檢測了這些候選基因的編碼區的體細胞突變情況;分析了FEZ1/LZTS1、CHD5和miR-203的啟動子區域的CpG島的甲基化變化。通過分子生物學和細胞生物學的手段研究了上述候選基因的功能。探討了FEZ1/LZTS1抑制腫瘤轉移的分子機制是通過抑制腫瘤細胞上皮間質轉化生物學過程的發生來介導的;發現LZTS1的表達缺失與癌細胞的多藥耐藥顯著相關;利用高通量測序技術獲得了IMPC的miRNA表達譜, 為後續研究提供了良好的支持。發現CD146通過激活RhoA途徑上調轉錄因子slug的表達,在乳腺癌中促進上皮間質轉化的發生,從而促進腫瘤侵襲轉移。另外,CD146在三陰性乳腺癌和IMPC中高表達,同時與患者的不良預後相關。CD146有望成為治療高危乳腺癌的新靶點。建立了較為穩定的IMPC和未發生轉移的浸潤性導管癌(IDC)組織雙向凝膠電泳圖譜,為後續研究提供了良好的支持。探討了腫瘤微環境中浸潤的淋巴細胞群模式與乳腺癌的預後之間的關係,以及CCL12與乳腺癌預後的關係, 為後續研究提供了良好的支持。通過FISH檢測了617例乳腺癌樣本HER-2的表達情況,大約有15.2%的病例存在異質性,發現異質性是HER-2診斷不確定性的一個主要原因,具有HER-2異質性的腫瘤的生物學行為更接近HER-2陰性的腫瘤。研究了ATM激酶在DNA損傷耐受中的作用,為後續研究提供了良好的支持。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