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源西京古道

乳源西京古道

乳源西京古道,古稱“西京路”,位於廣東省韶關市乳源瑤族自治縣,是古時上京城的道路。

乳源西京古道路出縣城南門,經大富橋上臘嶺,到小梅關後折而走北,翻越縣境西北部的崇山峻岭,到湖南的宜章,北上西京長安。西京古道始建於東漢建武二年(26年),乳源縣境內(現轄範圍)總里程約有70多千米,保存完好的石板路面約有12.5千米,是乳源瑤族自治縣境內現存年代最早、保存較為完整的古驛道,也是南粵古驛道的重要組成部分。較早為嶺南傳輸了中原文化,促進當地的民族融合和社會經濟發展。

2012年10月20日,乳源西京古道被列為廣東省文物保護單位;2019年10月,乳源西京古道被列入第八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基本介紹

  • 中文名:乳源西京古道
  • 古稱:西京路
  • 路段計程:乳源縣境內(現轄範圍)70多千米 
  • 地理位置:廣東省乳源瑤族自治縣
  • 保護級別:第八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 批准單位: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
  • 編號:8-0116-1-116
  • 所處年代:唐至清
歷史沿革,遺址特色,綜述,路段與建築,文物遺存,歷史文化,名稱由來,開鑿原因,研究價值,保護措施,旅遊信息,地理位置,交通信息,

歷史沿革

乳源西京古道,時間上以東漢衛颯於建武二年(26年)“鑿山通道五百餘里”為始,中經歷代修茸、加固、擴修而成。
東漢建武二年(26年),西京路由桂陽太守衛颯倡導修築。
《乳源縣誌》記:唐代曾重修。
嘉靖十二年(1533年),劉浚等以石砌築路面。
萬曆三十三年(1605年),知縣吳邦俊從乳源縣城至湖南宜章的古道全程進行修築。
康熙元年(1662年),知縣裘秉鍅修鑿梯雲嶺。
乾隆四十六年(1781年),當地鄉民重修梯雲嶺路段,路面用石塊鋪築,寬處達三、四米。
清後至民國年間,其作用為其他更便捷、安全之路所取代後,便逐漸荒廢、衰微。
乳源西京古道
通濟橋

遺址特色

綜述

乳源西京古道自治涯(英德縣西)、湞陽(英德縣東)經橫石塘、羅坑、鳳田嶺(屬乳源縣,宋代以前屬曲江縣)、石角塘、雲岩、梅花、羅家渡、老坪石、武陽司至湖南省宜章,全長500餘里(250千米)。因由宜章北上可達西京,故稱西京路。西京路是古代乳源“上通三楚,下達百粵”的重要通道。乳源西京古道保存完好的石板路面有梯雲嶺段約3千米、猴子嶺段約2.5千米,烏鶉嶺段約2千米、西山嶺段約5千米。古建築則有大覺禪寺、觀音堂、文昌塔、文塔。
乳源西京古道
大覺禪寺

路段與建築

西京古道梯雲嶺路段分布在乳源瑤族自治縣大橋鎮石角塘村、東坪鎮梯下村附近,蜿蜒於大山深處,長約2千米。據碑文記載,曾於清康熙元年(1662年)、清乾隆五年(1740年)、清乾隆四十七年(1782年)進行修繕和重修,將超過2/3的路段改為青石板路面;另有長約200米的雲梯石級路面兩處,系開鑿山體而成的石階梯。除了石板路和石階路,沿路遺存的文物點包括梯雲嶺亭、蘆竹石橋、茶亭遺址和郵亭遺址。
乳源西京古道
西京古道梯雲嶺路段
位於梯雲嶺路段中段的梯雲嶺亭,建於清乾隆二十一年(1756年),為拱券結構、亭頂覆土的橋式亭,面寬5米,進深7.5米,內部高4米,兩端開拱券門,門寬2米、高3米,亭內用青石板鑲鋪,四邊擺放條石,供路人休息小坐。
蘆竹石橋,始建年代不詳,現存橋為清乾隆四十七年(1782年)重修,橋長3米,橋面原用四條長3米、寬0.4米、厚0.3米的石板並排鋪搭在溪澗上,僅餘兩塊石板。
乳源西京古道
西京古道梯雲嶺亭
梯雲嶺茶亭遺址,在梯雲嶺半山腰處,即梯雲嶺亭南面路邊,房屋已毀,僅存殘牆斷壁。依殘牆可辯出原茶亭分三間,每間面寬4米,三間總面寬12米,進深均為6米,建築面積約70平方米。還有一處驛站遺址,在距梯雲嶺亭北約1千米的古道邊,遺址面積約400平方米,殘存的石砌牆基,最長的一段長約20米,殘牆最高處高出地面約0.5~0.6米。
西京古道猴子嶺路段位於乳源瑤族自治縣大橋鎮溪子背,長約1.5千米,隱於山嶺之中,較梯雲嶺路段更為險峻。由於歲月久遠,青石板路面的殘損情況不一,部分石板風化、斷裂或移位。沿路所存文物不多,包括心韓亭、兩處石碑和兩座石橋。
乳源西京古道
心韓亭
猴子嶺巔有心韓亭,建於清乾隆十八年(1753年),用長方形石塊壘砌,雙坡頂瓦屋面,面闊一間約4.1米,進深三間約7.2米,雙坡頂瓦屋面,于山牆面開門,立面築五山馬頭牆,頂置葫蘆飾。
距猴子嶺路段約4千米的乳源大橋鎮新書房村,有觀瀾書院。新書房村北有西京古道經過的通濟橋,俗稱大橋,已改建。據清光緒(1871年~1908年)《許氏族譜》記載,大橋許姓客家人自閩入乳,聚居於此。書院由大橋許氏十四世列貢生許景發出資興建於清乾隆五十八年(1793年),坐北向南,面闊三間,四進院落布局,通面闊22.67米,通進深40.47米。磚木結構,灰瓦面,懸山頂,前有大門坪和兩對旗竿石。書院一進為拱秀門樓,築成馬頭牆,額鐫“拱秀”,牆脊置葫蘆剎頂,門樓兩邊為廂房。門樓中間為圓形紫微門,門洞直徑1.8米,左右兩邊築成拱門。進入天井,兩邊為廂房。二進為觀瀾院,門斗凹進,門楣懸掛“觀瀾書院”木匾。樓上為戲台,形制獨特。戲台前是天井院落,青石板鑲鋪。院落兩邊廂房挑檐伸出,形成無柱外廊,由挑檁支撐,空間開敞。廂房一層原為學生宿舍,二層為教師宿舍。三進明德堂,原為教室。明德堂後天井地面鋪石板,兩側廂房挑出陽台,走廊欄板雕有花草鳥雀等圖案。四進資深堂,原為藏書閱覽室,右側廂房內開有一門,可通書院後的民居。新書房村中還保留大量客家傳統民居,民居與書院結合,古村落格局保存完整。
紅雲仰止亭位於乳源瑤族自治縣大橋鎮紅雲村委會辦公樓旁邊,建於清同治十一年(1872年),通道式涼亭,用長方形石塊壘砌,雙坡頂瓦屋面,面闊一間約5.45米,進深三間約7.85米,于山牆面開門,築五山馬頭牆。

文物遺存

西京古道梯雲嶺路段沿路遺存的文物有:位於梯雲嶺路段中段的梯雲嶺亭北門兩邊行書陰刻碑聯“挑負宜息肩,何妨濡滯停步腳;來往當思路,切莫蹉跎誤前程”,亭內尚存建亭碑和修路碑各一塊。清乾隆二十一年(1755年)立《建亭碑記》描述了亭的作用:“從前往楚抵粵,負者、車者、徙而行者,皆望山而樂,思甜之所室。”;兩處無祀石碑均為青石鑿就,造型樸素,年代不詳,保存基本完好。無祀碑是當地善信為遭遇不測身亡的行人所立。每年農曆四月初八日,當地人會到無祀碑前焚香、祭祀,為客死亡魂祈禱。
梯雲嶺最南端原有雲梯祠,毀塌後重建。仍留有清乾隆五年(1740年)的《重修梯雲記碑》一通,碑文記載了古道的修葺歷程:“嘗思老子之世,九月除道,十月成梁,故其時人樂康衢而至意也。夫雲梯者,上通荊楚,下接連陽,昔人創結,數百餘載也。路途階級不盡如舊,兼之做桁條者,請人出木,各有鎦珠所致,任意肆丟。日積月累,石磚沖脫,崩壞不堪。蔥等發薄捐金修整,外結石牆,以杜後來肆丟之人,勒石為記。……”可知原有路面以碎石兼土木為之,擋土亦不善,常有水土流失、路面崩壞之虞,後人以石材作為主要路面材料,以期永固。
猴子嶺巔有心韓亭內保存有石碑三塊。其中《猴子嶺石亭敘》記載了這段路的險要和崎嶇:“其前望壁立直上,崎嶇最難行者,則俗所呼猴子嶺也。是嶺也,上通三楚,下達百粵,必由之路,離大橋民居相距十里。行者常苦其險且峻,既無從別開平坦之途,而又無茂林修竹稍資障蔽。蓋此嶺居萬仞山巔,風雪矚天,於茲為甚。”也記述了亭之由來,系當地鄉紳捐資,請工匠建於嶺巔,供停行者休憩,因仰慕韓愈的功德,故名之曰“心韓亭”。
猴子嶺路段兩處石碑年代不詳,分別位於古驛道中段和東段。兩座石橋,分別位於古驛道東段的兩處,均是鑿取當地石材鋪就的石板橋,做法簡易,以兩塊石板並置直接搭在溪澗兩岸邊,保存基本完好,有一橋板端部斷裂。
紅雲仰止亭中存石碑兩塊,保存較好。仰止亭內立於清同治十一年(1872年)的《建仰止亭碑》簡潔地記載了古道涼亭的作用與來歷:“我鄉白牛坪大路,上通兩湖,下通百粵,來者來,往者往,熙攘交錯,累如貫珠,多歷年所。但自藍關亭以至猴子嶺,相去二十餘里,沿途一帶惟有崇山峻岭而無茂林修竹,每值暴雨狂風無躲避,炎天赤日沒遮攔,亭之建也,不綦亟歟?”遂集資建亭,以助行人。
乳源西京古道
紅雲仰止亭

歷史文化

名稱由來

“西京”指中國古都長安(今西安),西京古道為古代嶺南的朝京、進貢通道。
《乳源縣誌·橋路》所記“玄宗幸蜀南粵使臣或由此朝貢,肇此名”。吳邦俊於《橋路》中記:“西京路,舊傳唐武德年間未必然也,唐太宗建京太原,嶺南朝貢俱從大庾至。玄宗時,張相國開梅嶺。西京之名何取焉?意者玄宗幸蜀南粵使臣或由此朝貢,肇此名耶。”
西京古道,古稱“西京路”,自明以後的史志均有記載。而最早對“西京路”之文字記載,是明萬曆二十九年至三十四年(1601~1606年)知縣吳邦俊主修之《乳源縣誌》。清康熙二年(1663年)《乳源縣誌·山川》中關於“風門山”的描述中也有“西京路”之記,日:“風門山,縣西十五里,兩山夾峙,一逕中通,古西京路,夏曰多風,故名。”《郵鋪》中則記:縣“西北舊有西京路,世久道湮,崎嶇蒙蔽,行者畏之”。之外,古道上遺存的碑文中多有“西京路”的記載。而《韶州府志·輿地略》記:“南關,洲頭街,舊名西京路”,又說“小梅關,在縣西北二十里,地名馬頭涸,舊傳開元前西京路。”“西京路,縣西大富橋上臘嶺謂西京路。”據《韶關市志》載:西京路“自洽涯(今英德縣西)、湞陽(今英德縣東)經橫石塘、羅坑、鳳田嶺(今屬乳源縣,宋代以前屬曲江縣)、石角塘、雲岩、梅花、羅家渡、老坪石、武陽司至湖南宜章,全長500餘里。因由宜章北上可達西京,故稱西京古道。”而《曲江縣誌》對此也有“史稱西京古道”之記載。

開鑿原因

其一,進貢嶺南佳果之必須。據史料記,西漢建元六年(前135年),漢武帝劉徹平定南越後,把產於廣東的荔枝、龍眼等嶺南佳果列為貢品,每年定期要嶺南各地向朝廷進貢。為使進貢之物品的順利送達。東漢建武二年(26年),桂陽太守衛颯主持開鑿了一條從洽涯(今英德洽涯鎮)經乳源至湖南宜章而達京都長安的驛道。
其二,海外諸國遣使貢獻之通道。西京古道的開鑿溝通了中國與海外諸國的交流,海外諸國遣使貢獻是其開鑿的第二個原因。《梁書》卷五十四之《諸夷·海南傳》記:“海南諸國,大抵在交州南及西南大海洲上,相去近三、五千里,遠者二、三萬里,其西與西城諸國接。漢元鼎中,遣伏波將軍路博德開百越,置日南郡。其繳外諸國,自武帝以來皆朝貢。後漢恆帝時,大秦、天竺皆由此道遣使貢獻。及吳孫權時,遣宣化從事朱應、中郎康泰通焉。其所經及傳聞,則有百數十國,因立記傳。”從這則記載中可以看到,自西漢漢武帝元鼎年間,“繳外諸國,自武帝以來皆朝貢。”朝貢之路必由海路至廣州,後翻越南嶺至中原(西安)。東漢建武二年(26年),桂陽太守衛颯開鑿的西京古道,使朝貢與交流更加方便快捷。“後漢恆帝時,大秦、天竺皆由此道遣使貢獻。及吳孫權時,遣宣化從事朱應、中郎康泰通焉。”海外貿易的發展,海外諸國的使臣便由海路至廣州,經西京古道北上朝貢。
其三,加強行政溝通與地方治理。東漢建武初年(25年),衛颯任桂陽太守,含涯(今英西)、湞陽(今英東及翁源縣)與曲江一帶,人民散居深山,距郡治桂陽(今湖南省郴州市)遠的或有千里。官吏往來,常常攤派“傳役”,即要各地派船接送,百姓負擔很重。衛颯督民鑿山開道,成長五百餘里的驛道,沿途列亭傳,置郵驛。道通後,減輕了當地人民的負擔,流民稍還,促進了當地經濟文化的發展。《韶關市志》也記:“兩漢時期,洽涯、湞陽、曲江等縣屬桂陽郡(治在湖南郴州)管轄,縣問的公事往來全靠水路,官府有事就徵發民丁駕船運送,水險難行,百姓極苦,每遇徵發,都隱匿深山或走避他鄉,放棄生產,造成當地人煙稀少,生產凋零。衛颯倡導開山鑿路,打通韶關至郴州的道路,沿途設定亭傳、驛站。從此,官吏來往和公文傳遞不再徵發民夫駕船,而由驛站傳送。西京道路給粵北人民帶來了方便,也使廣東通往中原地區增加一條直捷的通道。”

研究價值

乳源西京古道是乳源瑤族自治縣境內現存年代最早、保存較為完整的古驛道,也是南粵古驛道的重要組成部分。較早為嶺南傳輸了中原文化,促進當地的民族融合和社會經濟發展。
乳源西京古道
乳源西京古道
“曲江諸縣鑿山通道以後,遠離縣治的偏僻地方也出現了新的村落和農田”。一些山隘偏道甚至出現了墟市,《嘉慶重修一統志》卷四百四十四的《韶州府》記載,乳源縣管埠市“在乳源縣西北一百五十里。武陽鎮東,水陸通郴桂,商居雜居,市井最盛”。
“南粵古驛道不僅是廣東省內各區域與民系間人員、貨物、信息往來,保持密切政治、經濟、文化交流與聯繫的重要交通孔道,也向南北兩個方向延伸:一頭穿越南嶺北聯長江流域、中原腹地,進而藉由京杭大運河溝通整個北方地區;另一頭南行放洋出海,通過海上絲綢之路與東南亞、南亞乃至西亞、北非等海外諸國、諸文明發生持續的文化交流與溝通。”西京古道正是這一孔道上的重要環節,從嶺南百越地區直達西安(漢長安),是連線海陸絲綢之路的對接通道,具有重要的歷史價值。

保護措施

2005年8月15日,乳源西京古道被列為乳源瑤族自治縣文物保護單位。
2012年10月20日,乳源西京古道被列為廣東省文物保護單位。
2019年10月,乳源西京古道被列入第八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旅遊信息

地理位置

乳源西京古道現存路段主要位於廣東省韶關市乳源瑤族自治縣大橋鎮,東臨必背鎮,南毗鄰五指山南嶺國家森林公園,北接樂昌市沙坪鎮。
西京古道

交通信息

從乳源瑤族自治縣城區出發經過南環路、瑞臨線、縣道358到達乳源西京古道。
乳源西京古道
乳源西京古道路線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