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原文
乞毋割地與金人疏
臣聞天下者,我太祖、太宗肇造一統之天下也;奕世聖人繼繼承承、增光共貫之天下也。陛下為天眷佑,為民推戴,入紹大統,固當兢兢業業,思傳之億萬世;奈何遽議割河之東,又議割河之西,又議割陝之蒲、解乎?此三路者,太祖太宗基命定命之地也;奈何輕聽奸邪附敵張皇者之言,而遂自分裂乎?
臣竊謂淵聖皇帝有天下之大,四海九洲之富,兆民萬姓之眾。 自金賊再犯,未嘗命一將、出一師、厲一兵、秣一馬,曰征日戰;但聞奸邪之臣朝進一言以告和,暮入一說以乞盟,惟辭之卑,惟禮之厚,惟敵言是聽,惟敵求是應。因循逾時,終致二聖播遷,后妃親王流離北去。臣每念是禍,正宜天下臣子弗與賊虜俱生之日也。
臣意陛下即位,必赫然震怒,旋乾轉坤,大明黜陟,以賞善罰惡,以進賢退不肖,以再造我王室,以中興我大宋基業。今四十日矣,未聞有所號令,作新斯民;但見刑部指揮,有不得謄播赦文於河東、河西、陝之蒲、解。茲非新人耳目也,是欲蹈西晉東遷既覆之轍耳,是欲裂王者大一統之緒為偏霸耳。為是說者,不忠不孝之甚也!既自不忠不孝,又壞天下忠義之心,褫天下忠義之氣,俾河之東、西,陝之蒲、解,皆無路為忠為義,是賊其民者也。
臣雖駑怯,當躬冒矢石,為諸將先,得捐軀報國恩足矣。臣衰老,不勝感憤激切之至。
注釋譯文
詞句注釋
太祖:
趙匡胤,宋代開國皇帝。太宗:
趙光義,他繼承其兄的帝位,繼續征戰,統一全國。肇造一統:開創了統一局面。肇,開始。
奕世:累代,歷代。繼繼承承:世代繼承。
為天眷佑:受到“天”的特殊關懷護佑。
為民推戴:為老百姓推舉、擁戴。
入紹大統:謂繼承帝位。
兢兢業業:小心謹慎,認真努力。
遽:急促,倉卒。河之東:北宋初,全國分為十五路。河東路領有今山西省絕大部分,首府在太原。
河之西:宋初置河北路,神宗時又分為河北東路、河北西路。兩路亦統稱“河北”。領有今河北省及山東省黃河以北部分。這裡河之西,指河北西路。
陝之蒲、解:蒲、解兩州,宋初屬陝西略河中府(神宗時分陝西路為永興、秦鳳兩路,蒲、解屬永興軍路河中府),在今山西運城縣附近。靖康元年(1126)欽宗向金人議和,許割兩河(河東路、河北路)地方。後又許割河中府屬的蒲、解。高宗即位,沿用欽宗時割地的“誓書”。故宗澤上書諫阻。
基命定命之地:即開國基地。趙匡胤滅後周而立國,首先占有後周的領土,相當於今河南、河北,山東、山西的大部分,所以稱這些地方為基命定命之地。
奸邪附敵張皇者:指投降主和派汪伯彥、黃潛善等。
遂自分裂:自己把土地分割給敵人。
淵聖皇帝:指宋欽宗
趙桓。高宗趙構即位後,給他上的尊號是“孝慈淵聖皇帝”。
四海九州:中國古代分天下為九州,又有東,南,西、北四海之說,故以“四海九州”泛稱全國蕊域。
兆:萬億,極言其多。這句是概括欽宗時有地大、物博、人多的條件。
金賊再犯:靖康元年(1126)正月至二月,金帥
宗望引兵至汴京圍城,趙桓與之講和,許割地、獻金、以親王為質。二月宗望軍退。以後,由宗翰帥領的金軍又進攻河東,十一月渡過黃河,直逼汴京城下。故云“再犯”。
厲一兵,秣一馬:磨一件兵器,餵一匹戰馬,意謂作戰鬥準備。
惟辭之卑:一味用卑下的言辭乞求,甚至不惜尊金主為“皇伯”,稱金國加“大”字等。
惟禮之厚:一味用厚禮來籠絡金人。如靖康元年正月至二月,趙桓與金議和,約定獻金五百萬兩,銀五千萬兩,緞一百萬匹,牛、馬各一萬頭,割中山、河間、太原三鎮。
因循逾時:依照過去講和的舊例不改變,拖延、錯過了很多時間。
二聖播遷,后妃親王流離北去:指徽宗、欽宗、宗室、親屬都被金虜掠北去。
每念是禍:一想到這場災禍。
旋乾轉坤:指扭轉喪權辱國的局面。乾,天。坤,地。
大明黜(chù)陟(zhì):即大力整頓,斥退奸邪,進用賢者。黜,斥退。陟,升進。
不肖:指那些附敵、通敵的賣國賊。
中興:再興。
作新斯民:政治上進行新的改革,使人民振奮起來。
指揮;指示,命令。宋代公文用語。
“謄播赦文”句:謄寫、傳播赦免罪犯刑罰的布告。新皇帝即位,照例要頒布大赦命令。
茲非新人耳目:這不是使人耳目一新的好事。
西晉東遷:公元265年,司馬炎滅魏,吞併吳、蜀,建立晉朝,傳至
司馬鄴(晉愍帝),為前趙所滅,是為西晉。公元317年,
司馬睿(晉元帝)渡江即位,僅保有偏安江南的局勢,是為東晉,後為宋劉裕所滅。覆之轍:前人翻過車子的老路。
為是說者:主張這種政策(指主棄地、議和)的人。
褫(chǐ):剝奪。
河之東、西:指河東路、河北西路而言。
賊:傷害。作動詞用。
駑怯;自謙之詞。駑,劣馬,比喻才能低下。怯,膽小。
躬:親身。矢石:統指武器。
為諸將先:身先士卒,戰鬥在最前線。
白話譯文
臣聽說整個大宋的天下,是我們太祖皇帝、太宗皇帝開創的統一的天下;太祖、太宗以後的歷代皇帝,接接連連,使大一統的事業繼續發揚光大。陛下得到天的特殊關懷和護佑,被老百姓推舉、擁戴,繼承了皇帝的位置。本應當小心謹慎,勤懇努力,想著將大宋天下保全下去,並世世代代傳承下去;怎么反而急著討論割讓河東路,又商議讓河j七西路,還決議割讓陝西路的蒲、解兩州呢?這三路所管轄的地區,是太祖、太宗兩位皇帝開始承受天命奠定宋朝千秋基業的地方,怎么可以輕易聽信奸佞邪惡的人投靠敵人,故意吹噓敵人力量強大的誤國之言,自己把土地分割給敵人呢?
臣私下裡認為欽宗皇帝占有全國廣大的土地,有全國的富饒資財,有成千上萬的人民。然而自從金朝賊兵第二次南下進犯時始,從沒有命令一個將領前往抵抗,沒有派遣一支軍隊前去抗擊,沒有磨一件兵器,餵一匹戰馬,不說征討不講戰鬥;只聽到奸佞邪惡的大臣,早晨進獻一個言論請求與金人議和,晚上獻上一個主張請求與金人結為盟友;一味用卑下的言辭哀求金人,一味用豐厚的禮物討好金人;只要是敵人說的就聽從,只要是敵人要求的就答應。依照過去講和的舊例而不改變,拖延、錯過了很多時機,終於致使徽宗、欽宗兩位皇上被金人俘虜遷移到北方,皇帝的后妃的宗室親王也被金兵驅趕著漂泊流浪到了北方。臣每次想到這場災禍,就認為今天正是天下的臣子與金朝賊虜不能同時生存的日子。
臣以為陛下即位後,一定赫然大怒,義憤填膺,扭轉乾坤,大力貶斥貪生怕死、苟安求和的文臣武將,提撥任用捨身為國、抗擊金兵的官員,以獎賞忠良壯勇的人,懲罰投降畏敵誤國的人。讓賢能的人到朝廷中做官,退斥不稱職的人,以便再次鞏固皇帝的統治地位,恢復大宋朝原有的統治版圖。但到現在已經四十天了,沒有聽到陛下發布號召和命令,進行政治上的革新,使人民重新振作起來。只看見刑部的指示和命令中,有一條規定:不準將赦免罪犯刑罰的布告在河東路、河西路和陝西路的蒲、解二州謄寫、傳播。這可不是使人耳目一新的好事啊,是想重蹈西晉朝廷向東遷移不久就滅亡的覆轍,是想分裂大一統的帝王事業,偏處一隅,做一方的霸主啊。主張這種政策的人,是不忠不孝的典型!已經不忠不孝,又損傷天下軍民的忠義之心,剝奪天下軍民的忠義氣節,使河東路、河西路以及陝西路的蒲、解兩州的人民,都無法走上為國盡忠,為天下守義的道路,這是對這些地區人民的傷害啊。
臣雖然才能低下而且膽小,也會親自上戰場,冒著槍林彈雨,戰鬥在最前線。能夠把自己的身軀捐獻給國家以報答國家的恩德,我會感到心滿意足的。我已經年邁體衰,不能抑止憤慨急迫的心情,不避直言。
創作背景
這封奏疏寫於高宗建炎元年(1127),時作者任東都留守,知開封府。靖康元年(1126),徽宗禪位於欽宗,稱太上皇。十一月,欽宗趙桓向金人議和,許割黃河以東、以北地域,並派大臣去交割。兩河百姓堅決抗金,固守城池,殺割地使者。此後,金兵圍汴梁(今河南開封),欽宗又應許割讓河中府的蒲、解二州(今屬山西)。靖康二年,金兵擄走徽、欽二帝,史稱“
靖康之恥”。建炎元年(1127)五月初一,高宗趙構在宋代的南京(故城在今河南商丘縣城南)即位,史稱“南宋”。當時,河北、河東兩路,只有幾個郡被金兵控制,其餘各郡仍在諸如王彥等人的“八字軍”等百姓自發組建的武裝力量手中。高宗只圖偏安一隅,力主與金人講和,下令遣散各地的抗金義軍,並不準將政府文告向兩河及蒲、解二州傳檄,實際承認了欽宗向金人應許的割地範圍。六月初十,宗澤便向高宗上此疏極諫。
作品鑑賞
整體賞析
宋朝當時的統治集團內部投降主義占了上風,如果要打動高宗,改弦易轍,放棄錯誤主張,這必須講求策略。封建時代是家天下,歷朝歷代統治者無不想江山固,傳之子孫萬代。宗澤以此為突破口,一開篇,便責以大義。太祖、太宗創業艱難,割地求和,淪陷國土,分裂國家,那高宗便是對不起列祖列宗。宗澤報國心切,慷慨陳辭,步步緊逼,幾句責問重若千鈞,極具震撼力。
接下來,宗澤提出自己的觀點:議和是沒有出路的。欽宗皇帝時,地大物博,人口眾多,完全有可能打敗金軍,卻不思進取,聽信奸佞之言,諂媚金人,恐割地不廣,輸財不多,有求必應,最終落得個“二聖播遷,后妃親王流離北去”的悲慘下場。前車之鑑,後事之師,宗澤敲響警鐘,希望以此喚起高宗的覺醒。
緊接著,筆鋒一轉,宗澤又闡明議和的種種危害,從正面進行勸諫。高宗繼位於危難之際,天下之人將收復先地,振興國家的殷切希望全部寄托在他的身上,企盼他能勵精圖治,革故鼎新。然而即位後,高宗仍舊堅持妥協偏安的方針,主動放棄大片領土,重蹈西晉東遷的覆轍,大大傷害了軍心民心。“民為天下之本”,“水可載舟,亦可覆舟”,高宗置天下百姓忠義之心不顧,倒行逆施。如此下去,偏安一隅的幻想也難以實現。宗澤熟讀史書,歷代興衰成敗之理瞭然於胸。語雖委婉含蓄,寓意卻深刻雋永,而且“為是說者”實已影射高宗。宗澤憂國憂氏,嫉惡如仇的激憤之情躍然紙上。最後宗澤以年近古稀之高齡,“尚思為國戍輪台”,主動請纓殺敵,充分體現了宗澤忠君愛國的崇高品質。
此文觀點鮮明,論證有力,聲情並茂,誠摯感人,實為一篇不可多得的美文。可是高宗思想深處不願迎回徽、欽二帝,害怕危及自己皇位,一味追求偏安局面,這就決定了他不可能接受宗澤的正確主張。英雄遲暮,憂國成疾,報國無門,有志難伸,實為可惜。
名家點評
四川大學教授
馬德富:文章尖銳指出割地之不當,痛陳欽宗苟安求和以致亡國的慘痛教訓,對高宗重蹈覆轍的行徑提出激烈的批評。文章情感激越,辭嚴義正,充分表現了宗澤高度的愛國熱情和剛直敢言的凜然正氣。(《中國古典文學名著分類集成 11 散文卷 5》)
作者簡介
宗澤(1060~1128),字汝霖,婺州義烏(今屬浙江省)人。元祜六年進士。靖康元年(1126)知磁州,招募義勇,抗擊金兵。後任東京留守,招集義軍,曾提拔岳飛為將,屢敗金兵。多次上書,力請高宗還都,收復失地,均被黃潛善等所阻。後憂憤成疾而終。有《宗忠簡公文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