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名:九龍楹聯
- 分類:民間藝術
- 地區:重慶市九龍坡區九龍鎮
九龍楹聯,肇始於明清時期,繁盛於新中國,創作與時俱進,
九龍楹聯
九龍鎮地處九龍坡區九龍鎮地處九龍坡區都市核心區,轄10個社區,4個村,常住人口20萬,多年來,不懈地探索發展特色文化的路子,以楹聯創作為龍頭的民眾文化活動紮根民間沃土,通過書畫、篆刻等載體,十登山城,八上成都,九出三峽,七渡扶桑。九龍楹聯以其生動的形式、高雅的格調、獨特的韻味,輔以書法、金石,頗具觀賞性。截至2019年,九龍鎮有3600餘人次的民眾已經創作出作品24000餘副,其中有萬餘副作品廣泛套用於人們的日常生活之中,並有260餘副鏤刻在木、石、竹、磚、不鏽鋼等材料上常年懸掛各地。在雲陽三賢祠有“漁火松風,擷句常分山水趣;晨鐘暮鼓,通禪或近聖賢心。”;在重慶園博園有“水上風來波弄影;山前玉碎石生花。”;在彩雲湖國家濕地公園有“一泓碧水斜春樹;萬朵紅花挽暮雲。”;在走馬古鎮有“烈日炎炎,挑夫踏月奔渝府;寒風凜凜,馱馬披霜赴蜀都。”......2000年3月,九龍楹聯獲得了“巴渝十大民間藝術”的稱號。
肇始於明清時期
楹聯文化為當地百姓接受確切地說,九龍楹聯興起的地方,是西接陳家坪、北至重慶出版社、延伸至黃沙溪後,西南處與現在的重鋼交界,轄區面積為20平方公里,包括如今的馬王場和黃家碼頭的範圍。為什麼要說地域?這是因為,在明清時期,這個範圍就是成渝之間通商往來的要道,每日往來客商絡繹不絕。來的人多了,留下的文化也多,包括故事,當然也包括楹聯。這些東西,就在如今的九龍鎮得以興盛發展,並流傳下來。九龍鎮文化專乾李新華回憶,自己當年在整理文物普查資料時,就看到很多關於楹聯的記載。在明代的莊院、大型墓葬中,大多刻有楹聯。之後,這樣的楹聯文化更是延伸到老百姓的婚喪嫁娶中。每逢春節,家家戶戶門前都會貼上春聯,以此表達自己的心情。
繁盛於新中國
改革開放激發創作激情文革時期,楹聯被當做四舊要求廢除。而大家的創作激情,直到改革開放後,才被徹底激發出來。1975年,時任九龍鎮楊坪村團支部宣教委員的李新華在當地村民的強烈要求下,大膽地書寫了幾副春聯送給村民,村民喜滋滋的張貼了出來。此後,這種文化又被大家所接受並廣為流傳。但怎樣才能讓大家來參與呢?知情人介紹,1983年,他們在九龍鎮的廣播裡第一次發出了楹聯應徵的通知。後來,有4個村民撰寫了28副楹聯,選出的楹聯被印刷出來,在村民中廣為流傳。之後的應徵更加紅火,10人、20人、60人……直到2011年春節,應徵人數多達930人,當年應徵的楹聯多達2507副。參與楹聯活動的人越來越多,為鼓勵創作,當地還專門設立了佳作獎、園丁獎等。如今,不論是農民、工人、學生,還是知識分子、教師、幹部,大家都拿起筆來積極創作楹聯。每逢春節,更是寫得“千門萬戶紅”。
創作與時俱進
楹聯發展的命脈在於與時俱進,這也是楹聯流傳到今天的重要因素。記得農村土地承包改革初期,九龍鎮大堰村村民徐明榮創作了這樣一副楹聯:“喜降農家院;春歸責任田。”這副楹聯,平仄對仗工整,正是農民在土地承包到戶之後歡欣鼓舞的真實寫照,在農民兄弟中引起了強烈共鳴。那時,走進農村,都能看到這種楹聯。到了改革開放的興盛時期,又有“千村興改革;萬眾冀騰飛”、“祖國前程美;人民幸福長”這樣的楹聯。自1982年以來,每年開展迎春征聯活動,並編印《九龍春聯》,這些楹聯除匯聚了廣大創作者的智慧外,它也傳承著一種中國特有的文化氣息,這種文化會隨著“九龍楹聯”這個品牌,一直延續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