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轄區
九里山鄉下轄村:演馬村、西演馬村、前夏莊村、後夏莊村、王張村、小盧莊村、倉上村、亮馬村、陸村村、趙屯村、高寨村、山後村、北莊村、寺莊村、耿村村、聵城寨村、前蔣村、油蔣村、韓蔣村、趙蔣村、位村村、官莊村。
人口數據
九里山鄉第五次人口普查數據
總人口
| 23290
|
男
| 12014
|
女
| 11276
|
家庭戶戶數
| 5632
|
家庭戶總人口(總)
| 23213
|
家庭戶男
| 11945
|
家庭戶女
| 11268
|
0-14歲(總)
| 6931
|
0-14歲男
| 3817
|
0-14歲女
| 3114
|
15-64歲(總)
| 14735
|
15-64歲男
| 7456
|
15-64歲女
| 7279
|
65歲及以上(總)
| 1624
|
65歲及以上男
| 741
|
65歲及以上女
| 883
|
戶口本地住在本地
| 21585
|
中國小校
焦作市馬村區九里山鄉中學
焦作市馬村區九里山鄉教育辦公室(中學)
焦作市馬村區九里山鄉教育辦公室
鄉鎮經濟
九里山鄉以推進農業現代化為基本目標,以農業增效、農民增收為落腳點,在前期實踐的基礎上多方考察,把發展雙孢菇生產做為農業結構調整的重點項目,在全鄉範圍內大力推廣。經過機關幹部、村組幹部和廣大民眾的共同努力,共建成雙孢菇大棚600餘座,菇棚採用5層主體種植的辦法,實際種植面積達到18萬多平方米,年產鮮雙孢菇180多萬公斤,加上夏季利用雙孢菇生產後的基料種一茬草菇,年純收入300多萬元,平均每座大棚收入5000餘元,最高的可達到9000元,全鄉人均增加純收入160元。此外,雙孢菇生產轉化了大量農作物
秸稈,千座大棚的生產基料就利用玉米、小麥秸稈280萬公斤,有效地解決了焚燒秸稈問題,全鄉秸稈綜合利用率達98%以上,同時,大棚用後的基料又成為上佳的無公害肥料,開創了生態農業良性循環的新路子,成為該鄉具有特色的主導產業。
隨著市場經濟的確立,糧食高產的優勢越來越不明顯,效益也越來越低,甚至增產不增效。農業結構調整成了廣大民眾共同致富的唯一出路,根據當前農村實際情況,結合該鄉倉上村農戶自發發展雙孢菇種植取得顯著效益的成功經驗,決定選擇雙孢菇生產作為農業結構調整的重點項目。推廣雙孢菇種植必須尊重農民意願。首先,鄉黨委、政府成立了以黨委書記為政委、鄉長為指揮長的雙孢菇項目建設指揮部,副科級領導深入村、組、農戶第一線,了解各家具體情況,探討致富門路,有針對性地、有效地進行動員。其二,宣傳發動、正面引導啟發民眾解放思想。我們開展了強大的宣傳攻勢,組織民眾到本鄉倉上村參觀,組織該村的菇棚戶巡迴到村、組向民眾講雙孢菇生產和取得的效益。同時,寫宣傳標語、出動宣傳車、印發資料,營造了濃厚的氛圍,鄉黨委書記親自動手起草“致全鄉人民的一封信”,鄉長帶領技術人員到外地學習、攝製錄像帶,回來後給民眾播放。機關幹部包村包組,村幹部包戶,登門入室,進行宣傳,使民眾真正認識到雙孢菇種植確實是致富的好項目。其三,在鄉紙廠舊址新建20座試驗棚為民眾做示範,從建造到拌料,民眾一目了然。經過全方位發動,把民眾的積極性充分調動起來,全鄉掀起了雙孢菇大棚建設高潮,並保持了長盛不衰的勢頭。
在發展雙孢菇生產過程中,既要以積極的態度、飽滿的熱情強力推進,又充分尊重農民意願,實行以引導、協調、扶持、服務為主的間接管理,辦好農民自己想辦又辦不了的事。
(一)急民眾所急,想民眾所想
幾百個農戶同時開工建棚,磚石、灰沙、竹桿、網繩、薄膜等各種物料都緊張,一家一戶顧得了建棚,顧不上採購。鄉黨委、政府抽調專人組織物料採購,各村也相應組織人員搞好服務,統一購買紅磚,累計1000萬塊,從福建購進竹桿25萬餘根,從塑膠廠直接購買薄膜3萬多米,並將這些物料直接送到工地。建大棚還需要供水、供電,鄉黨委、政府會同各村為建棚戶打井、架線、鋪管道。全鄉為雙孢菇生產新打機井16眼,建蓄水池38個,架設供電線路總長65公里,新增變壓器4台,鄉村兩級共投入20餘萬元,解決了民眾建棚中的困難,保證了建棚進度。
(二)協調多方關係,創造良好環境
一是協調農戶與村委會之間的關係。在建棚工作中,鄉黨委、政府的各項優惠政策向雙孢菇生產傾斜,要求各村也應對建雙孢菇大棚的農戶給予適當優惠。如演馬村對建棚戶占地免收5年使用費,前夏莊村出資為建棚戶打井架電線,陸村則支付建棚物料的運輸費用,為建棚農戶提供了良好環境。
二是協調金融部門與農戶之間的關係,鄉里抽出一名副鄉長,專門跑信用社,為建棚農戶協調小額貸款。每建一座棚需資金6000餘元,有些農戶一時湊不起來,鄉政府會同村委會與信用社協商,為他們發放小額貸款,為確保按時放貸的資金,鄉黨委、政府為信用社攬儲100多萬元,保證了近350餘萬元小額貸款及時發放到戶。
三是協調龍頭企業與農戶之間的關係。為解除企業和農戶的後顧之憂,在鄉政府協調下,企業與農戶簽定購銷契約,企業回收農戶的雙孢菇價格不低於市場價格的95%,並核定了不低於1.8元 / 公斤的最低保護價;農戶則保證將雙孢菇交售給加工廠,使農企雙方都吃了定心丸。
(三)傳授技術,指導生產
鄉里聘請了兩名技術員,抽調了4名結構辦人員,組成 了6人技術服務組,為克服面大、點多、路線長、服務不及時的矛盾,鄉里投資3萬元,購買了一部麵包車,專門為技術指導服務,保證了把技術難題及時解決在現場。做到了建棚圖紙遞到戶,綁架示範到棚,配料查看比例,覆土掌握厚薄等項技術環節實地指導,認真把關,一跟到底,保證了大棚戶不出門就能享受無償技術服務,民眾非常滿意。
(四)村立典型,示範引導
通過一年的探索、實踐、引導、推動,九里山鄉的雙孢菇已初步形成規模,為使雙孢菇生產不斷發展、壯大,成為支柱產業,鄉黨委、政府在深入調查總結經驗的基礎上,於2002年7月18日召開隆重的表彰大會,對雙孢菇生產效益突出的農戶獎彩電1台,對成績顯著的農戶獎三輪車1輛,對引導有方、組織得力、服務到位的村給予表彰。為獲獎者披紅戴花,敲鑼打鼓用專車把獎品送上門,引來了廣大民眾羨慕、敬佩的目光,打動了廣大民眾的心,使人們認識到農業結構不調整不行,調整了就大有希望。
九里山鄉按照市場經濟下建設現代農業的基本要求,把發展農產品加工業作為推進農業產業化的主攻方向,而要發展面向國內外市場的農產品加工企業,就必須走招商引資的道路。經多方考察聯繫,鄉政府把福建漳州永城食品有限公司確定為合作夥伴,經雙方協商達成合作協定,由鄉政府提供場地,保證水、電、路“三通”,並提供部分房屋,由福建客商投資450萬元興建雙孢菇加工生產線,並包購全部產品。客商與農戶簽定購銷契約,由客商提供菌種(收購雙孢菇時扣除菌種費)、提供技術服務,明確收購價格,確定了最低保護價,農戶所產雙孢菇全部交售給加工廠,由鄉政府出面進行鑑證,購銷雙方都吃了定心丸。經過一年多的運作,達到雙贏目的,農戶、客商雙方都感到滿意,雙孢菇產業已基本實現了產供銷一條龍,貿工農一體化。
通過雙孢菇生產,不僅為該鄉農業結構調整,創新經營機制開闢了新的途徑,培育了新的經濟成長點,推動了農業產業化,而且對政府轉變職能,改進作風,強化服務,也起到了積極的促進作用,進一步密切了黨群、幹群關係,樹立了黨和政府形象。
河南礦建三處的家屬院在此地,河南礦建三處子弟國小(2009年因南水北調工程拆除)也在此。
地圖信息
地址:焦作市馬村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