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連山鐵角蕨

九連山鐵角蕨(Asplenium jiulianshanense K.W.XU & G.L.XU, sp. nov.)是江西九連山發現的蕨類植物新種。

基本介紹

  • 中文名:九連山鐵角蕨
  • :植物界
植物學史,形態特徵,分布範圍,保護現狀,

植物學史

九連山保護區專業技術人員在蕨類植物調查中發現一個罕見的蕨類種群,經過與南京林業大學、中山大學研究團隊的合作,綜合孢粉學、形態學、分子生物學和細胞學的相關證據,確認該種為倒掛鐵角蕨複合體一異源四倍體新物種,其分布於江西九連山地區,故命名為九連山鐵角蕨(Asplenium jiulianshanense K.W.XU & G.L.XU, sp. nov.)。相關研究成果6月19日發表於國際植物分類學期刊《phytokeys》。

形態特徵

九連山鐵角蕨植株高8-15cm,根狀莖短而直立,先端密被鱗片,鱗片狹三角形至線狀鑽形,紫黑色,長2-3cm,寬0.4-0.6cm。葉柄長1-3cm,棕褐色或紫黑色,有光澤,圓柱形,光滑。葉簇生,葉線形,長8-12cm,寬1.2cm,先端漸尖,一回羽狀,羽片15-35對,下部的近對生,幾不縮小,中部羽片平展或稍反折,圓形至長四方形,長3-6mm,寬3-5mm,基部不對稱,上緣截形且靠近葉軸,下緣狹楔形,具短柄或近無柄,全緣或具疏齒,先端鈍。葉脈纖細,羽狀,不明顯,側脈2-3條,單一或二叉。葉紙質,乾後灰綠色,葉軸栗褐色至紫黑色,有光澤,光滑,半圓柱形,上面平或具2突起的側脊,先端常生芽孢。孢子囊群每個羽片1-6枚,線狀圓形,長約1mm,生於小脈中部,囊群蓋灰綠色,圓形,膜質,全緣,開向主脈。孢子周壁具脊,孢子外壁平均長度37-43μm。本種部分標本形似江蘇鐵角蕨,但是其葉軸近先端常生有1-2枚芽孢、羽片對數亦較江蘇鐵角蕨為多,與江蘇鐵角蕨有明顯的區別。

分布範圍

目前僅發現於江西九連山,附生於亞熱帶常綠闊葉林下懸崖石壁上,海拔200米左右。

保護現狀

九連山鐵角蕨目前僅發現於江西九連山,附生於亞熱帶常綠闊葉林下懸崖石壁上,海拔200米左右,僅發現有一片居群,約有200株成熟個體,因此,根據IUCN的瀕危等級評估標準,建議將其生存狀況列為瀕危(EN)。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