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連山林場

九連山林場

九連山林林場處江西的最南端的龍南縣、105國道贛粵交匯處,地域面積200多平方公里,人口4028人(2010年),下轄古坑、潤洞、墩頭三個行政村。場內有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和國家級森林公園。

2016年6月1日,贛州龍南縣九連山鎮正式獲準設立。 此前,江西省已出台“國有農墾企業管理體制改革”的指導意見,理順國有農墾企業管理體制,農場變鄉鎮(街道、管理區等),促進農墾融入地方,強化農墾社會管理;建立現代企業制度,促進農墾產業化、股份化、市場化和企業化發展,提高農墾企業市場競爭力。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九連山林場
  • 行政區類別:林場
  • 所屬地區:江西省龍南縣
  • 人口:4028人(2010年) 
歷史沿革,人文歷史,旅遊資源,自然環境,

歷史沿革

九連山營林林場建於1957年,由江西省下放幹部和福建前線下放軍官創辦,始為省屬九連山林牧農綜合墾殖場,體制幾度變更。自1985年起定名為“營林林場”,2001年3月下放龍南縣屬地管理,為參照公務員管理事業單位。

人文歷史

九連山是客家人往復遷徙的集散地。據族譜所錄,在九連山世居的客家人就有三十多姓。他們在此聚居後,又徙往四川、湖北、廣東、福建等地。至今留居姓仍達十三個,即張、王、潘、劉、蔡、傅、賴、李、陳、歐、袁、謝、嚴,總計有4028人(2010年),分布在七個村莊。他們為守護開發九連山作出了貢獻!
1957年,一批批林場拓荒先驅,浩浩蕩蕩開進九連山,創辦墾殖場。他們開公路、築電站、辦學校、建工廠、搞得轟轟烈烈。如今九連山內有4條林區公路,連通各村,並與105國道線、106國道線相接。山內有中學、國小也越辦越好。
2001年3月,改革轉制後,林場大部分職工下山進城擇業。留守山上的乾職工,在營林林場黨委領導下,圍繞縣委、縣政府著力打造“四個龍南”,加快建設“四城”步伐的總體部署,堅持“維護生態、利用資源、產業富民、旅遊興場”的治場方略,咬定“六個一”工作目標,全面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開發生態旅遊業、森林食品業、苗木花卉業、毛竹加工業。在保護九連山態環境的前提下,與時俱進,努力實現經濟社會發展的新跨越!
九連山營林林場,雨量充足,氣候溫暖,冬無嚴寒,夏無酷熱。植物生長茂盛,天然植被保存完好。在中國植被區劃中,是中亞勢帶濕潤常綠闊葉林與南亞熱帶季風常綠闊葉林的過渡帶,生物多樣性極為豐富,是國內外科學家密切關注的地方。

旅遊資源

九連山地處南嶺稀有稀土多金屬成礦區,地下礦藏諸多,如已探明的鈾礦、鎢礦、螢石礦等。地面有奇崖怪石,既有高聳雲天的山脊石峰,又有谷深數百米的斷層峽谷,如電站下游的“微型峽谷”,堪稱國內罕見。還有星布林間的崖岩山洞,如獅子岩、油坊岩、西牛坑大拱岩等。也有溪流斷崖構成的飛瀑流泉,如“丹崖飛瀑”、“三疊泉”、“龍門瀑布”等大小瀑布競有數百處之多。這裡的古樹山花,奇崖怪石,嘩嘩溪流,構架了一幅幅天然美景,造就了世人嚮往的生態旅遊聖地。

自然環境

九連山自然保護區創建於1976年,此後得到了各級政府重視,定位級別逐年升格,1981年建立“江西省九連山自然保護區”,1995年納入中國生物圈保護區網路,2003年6月升格為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劃定生態林面積134。116平方公里。省內多所大專院校60多位專家陸續前來開展綜合科考,查明九連山有高等植物2796種,占江西省高等植物種類54。4%。屬國家一級重點保護植物有伯樂樹、南方紅豆杉和銀杏3種;國家二級重點保護植物有粗齒桫欏、半楓荷、觀光木等18種。脊椎動物384種,其中鳥類226種,鳥類種數占江西省53.8%。昆蟲1404種,占江西省已知種類21.23%。其中屬國家重點保護野生植物21種,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48種。列入瀕危野生動植物118種,占江西省一半以上。屬國家一級重點保護的野生動物有黃腹角雉、蟒蛇、豹、雲豹、白頸長尾雉、華南虎、金斑喙鳳蝶7種。國家二級重點保護野生動物有金貓、大靈貓、小靈貓、穿山甲、水鹿、鬣羚、白鷳、海南虎斑鳩、蛇雕、虎紋蛙、碩步甲等50種。
中國科學院在此設立了“九連山森林生態研究站”,國內外60餘所高等院校、科研院所,計有幾百位科學家,前來九連山考察研究。這些研究成果,在國際上具有重大影響。
九連山環境幽靜、民風古樸、景物神奇,是生物的寶庫,保健的聖地,科考的課堂,是生態旅遊的好地方。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