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沿革
宋至清末為樂平里、安樂里、船山里、通德里轄地。
清雍正十年(1732)設巡檢司。
民國4年(1915),九牧設第十一區區署。
民國20年屬第五區(駐柳墩),為清鄉區。
民國31年九牧設鄉。
民國36年九牧鄉屬漁梁區,次年又屬北區。
1949年9月,九牧鄉屬第一區(駐仙陽)。
1950年1月設第八區,區公所駐九牧街。
1955年6月改設九牧區,下劃19個鄉。
1958年9月成立九牧人民公社,下轄13個生產大隊。
1961年5月,九牧設工委,原九牧公社劃分為九牧、盤亭、官路3個公社,九牧公社下轄16個大隊。
1984年9月公社管委會,改制為鄉人民政府,下轄11個村委會、94個村民小組。
1998年6月29日,撤鄉建鎮,12月正式掛牌,村委會、村民小組數未變。
地名文化
從城關沿著205國道往北走,過漁梁村後,山勢就陡然高峻起來,連綿的高山橫亘在福建和浙江之間,漁梁嶺、五顯嶺、楓嶺等成為南來北往的人不可迴避又艱難的一程。因此這裡既是要道更是要塞,是福建的咽喉所在,自古兵家必爭之地。就曾有人在五顯嶺建關樓,上書“全閩鎖鑰、越閩砥柱”,足見地位重要。這裡要說的“九牧”的故事,就發生在這群山之間。
話說漢高祖立無諸為閩越王,都城設在浦城。漢武帝時,餘善殺了自己的胞兄閩越王郢,想篡奪王位。不料漢武帝封無諸孫醜為越繇王,為了穩定,又封餘善為東越王,都城也在浦城境內。沒過多久,餘善不滿現狀,起兵反漢,在浦城沿溪築城自衛,其前哨陣地便設在這高峰連雲,一夫當關萬夫莫開的五顯嶺。
第二年,漢軍前來平叛,不料五顯嶺易守難攻,數次出兵都攻不下這五顯嶺。這讓漢武帝龍顏大怒,正好有人舉薦了有謀略的朱賣臣,於是漢武帝就封朱賣臣為都招討,率兵征討。行軍到五顯嶺,仍然難以攻上,眼看一個多月過去了,征討毫無進展,反而被困在這山里,朱賣臣心急如焚,心想這和攻城是兩碼事,這崇山峻岭里,連梯子什麼的都施展不開,人再多也沒用,又想不出攻下關口的良策,萬一久攻不下,影響了士氣,這征討大事就完了。
這天,朱賣臣正看著這高山嘆氣,仍舊想不出有用的攻隘之策。眼看太陽落山,一天又要過去了,離皇帝給的時限更近了,正在嘆氣的時候,士兵稟報說,有一個林氏樵夫說有機密事求見。朱賣臣不以為然,覺得樵夫能有什麼機密的事,但還是聽聽吧。於是立即接見了來者。客客氣氣地請樵夫坐下,隨意聊了幾句,並不急著逼問機密的事。樵夫見朱賣臣待人誠懇,不仗勢欺人,就把一條能繞過五顯嶺的秘密小道告訴了朱賣臣。朱賣臣聽罷大喜,當晚五更時,就讓自己的副將領了一千官兵,跟著樵夫通過秘密小道摸到了五顯嶺守軍的背側。這邊朱賣臣領軍佯攻吸引守軍注意,待到偷襲的官兵就位,立刻前後夾攻,一舉消滅了五顯嶺的守軍,打開了這一堅固的關隘。
首戰告捷,朱賣臣立即重賞了樵夫,樵夫深為感動,將自己的九個兒子送到朱賣臣麾下去當兵參戰。這林氏樵夫的九個兒子自幼在大山里長大,熟悉環境,作戰也非常勇猛,屢次立下奇功。眼看征討就快成功了,不想餘善將軍隊聚集死守漢陽城,一時間雙方又僵持起來。這時,林家樵夫的九個兒子自告奮勇,向朱賣臣提出讓自己混進城去,找漢陽城守軍內相識的人做內因,來個裡應外合,必然能成功。
於是,這九人就跟著越衍侯吳陽京城去勸餘善投降,混進了城裡,找到了守軍內相識的玩伴,說明情況,暗地裡拉攏了700多人。同時,吳陽雖然勸降餘善失敗,但與餘善手下反對反漢的敖、居股取得聯繫。一切準備就緒後,林氏九子帶著700多人躲到了城門邊待命,等朱賣臣帶著官兵殺到城下時,林氏九子便帶著眾人裡應外合一起向城門的頑固守軍展開進攻。另一邊,敖、居股用計將餘善殺死,東越國諸大臣見大王已死,城池眼看不保,大勢已去,紛紛跟著敖、居股投降漢朝。
漢武帝平叛後,犒賞官兵。因林氏一家功勳卓著,朱賣臣上書漢武帝請封林氏一家,漢武帝欣然把林氏的九個兒子統統卦為州牧之職,漢武帝還赦命立牌坊以作紀念。得封后的林氏九子,為官清正廉潔,為百姓愛戴,他們的故事一直流傳,世人譽為“九牧流芳”。
人們因為林氏九子的官銜屬州牧之職,實在是罕見的事,就把林氏樵夫所住的地方改為九牧,就是九牧鎮的所在地,從漢朝一直用沿用至今,從未更改過。
行政區劃
九牧鎮轄11個村委會:九牧村、蔣坑村、渭潭村、中壟村、中墩村、吳墩村、杉坊村、富源村、黃畢村、洋墩村、黎處村。
九牧村
九牧村是鎮政府所在地,又是閩浙贛三省交界的福建“北大門”,205國道穿境而過,距縣城37公里,距浙江省江山市80多公里,距江西省廣豐縣30多公里,轄13個自然村10個村民小組。
九牧村有以興業街為主的三條街道,街道兩旁有鎮政府所在地,九牧鎮文化中心各單位辦公大樓和中心國小,居民有商住樓房,每月逢3日、8日為集鎮墟日。
蔣坑村
位於九牧鎮西部三公里,轄12個自然村7個村民小組,1103人。村落面積12.76平方公里,海拔360米,東經118°25″,北緯28°11″。耕地面積11000畝,林地面積1.63萬畝,其中筆毛竹山8400畝。蔣坑村有豐富的鉛鋅礦,有老鷹岩、鴛鴦溪、梅林溪、漂流等旅遊景點。
九古公路貫穿全村,已全部道路硬化。盛產毛竹,冬、春筍,村內辦有小型竹編加工廠,農民收入主要以筍,竹為主,真正實現以竹富民,以竹興村。
渭譚村
位於東經118°24.4",北緯28°11",村部海拔250米,地處閩贛兩省交界。全村10個村民組,分布於38個自然村,有364戶,總人口1436人。距村所在地最遠的吳墩頭村民組有15華里,海拔800米,全組大部分民房座落在江西省行政界內。村莊內有國家保護的珍貴樹種“紅豆杉”10多株和閩東第一樹的千年銀杏樹一株,該樹高達70多米,樹身直徑2.7米。
該村自2003年以來,著重鼓勵引導村民,充分利用本地資源,創辦家庭小作坊式的毛竹粗加工廠。從開始的一家發展到現今的九家,以編粗席發展到如今的竹類加工產品,出口到浙江的龍泉、龍游一帶。從而帶動了部分農村閒散勞動力的家庭經濟收入增收,還大大提高了當地的毛竹收購價。
中壟村
位於九牧鎮西南部,南與仙陽鎮交界,西與古樓鄉交界,轄23個自然村13個村民小組,369戶,1425人。村落面積32.08平方公里,海拔435米,位置東經118°24.3″,北緯28°0.7″,境內海拔有千米以上山峰十座,最高八台尖1376.8米,耕地面積1800畝,山地面積4.45萬畝,其中毛竹林16233畝。
中壠村森林資源十分豐富,每年可產毛竹20多萬根,冬筍10萬多公斤,木材(含薪炭材)一千多立方米,農民收入70%來自山上。15公里村道路面已硬化,山青水秀,生態環境優美,適應休閒度假。
中墩村
位於九牧鎮西北部,西面與廣豐縣七星水庫交界,是九牧鎮一個最小最偏遠的老區基點村。全村山地面積8543畝,其中毛竹山面積3636畝,稻田面積298畝,是個山多田少的自然村。全村總人口449人,123戶,五個村民小組,分布於13個自然村。
吳墩村
位於205國道旁九牧鎮“一線兩翼”的“一線”工貿區,有11個村民小組、425戶、1786人、村“兩委”幹部6人,全村黨員48名。全村村域總面積3.1萬畝,耕地面積2927畝,林地面積28000畝,其中竹山面積7141畝,人均4.13畝、茶山面積300畝。
吳墩村現有省級重點龍頭企業1家,私營企業毛竹加工廠、環保機磚廠、養豬場等15家,林場1個,以省級龍頭企業浦城仙樓竹製工藝品有限公司為依託初步形成了“龍頭帶動建基地、保增收、促發展”的特色經濟“村企聯建”發展路子。
2012年全村社會總產值915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8352元。吳墩村抓住中心村建設機遇,以“五要”工程為載體、以“168黨建”科學規劃為抓手、村民滿意為目標,紮實落實中心村建設工作,一期完成征地18畝、搬遷42戶161人。投入108萬元完善源尾公路硬化、農民公園、公廁、自來水等配套設施。新村配備專職的衛生保潔員和監督管理隊伍,保障新村的環境衛生,新農村建取得顯著成效,基層設施建設得到顯著改善,環境衛生整潔,村莊綠化美化。全村社會和諧穩定,人民安居樂業。吳墩村被評為級國家“生態村。
杉坊村
位於九牧鎮東南部,與仙陽交界205國道貫穿全村,轄14個自然村7個村小組277戶1080人,是全國“節能減排”示範村、省級生態村和農業部農民科技培訓中心。前有“五顯嶺”後有“漁梁嶺”,自古就是通往江浙的古村接塞,是福建省著名散文學家、省作家協會名譽主席郭風的第二故鄉。
杉坊村至今還遺存部分古道遺址。村落面積13.67平方公里,海拔454米,位置東經118º28",北緯28º0.8",耕地面積1825畝,土地總面積20206畝,森林面積1.72萬畝,其中毛竹山2300畝,森林覆蓋綠化率達85%以上。杉坊村礦產資源豐富,境內有浦城縣杉坊煤礦,全村現有小型竹編加工廠3家。
富源村
位於九牧鎮中南部,距205國道1公里,轄9個自然村6個村民小組174戶698人。村落面積5.8平方公里,海拔460米,位置東經118º27",北緯28º0.8",耕地面積1330畝,林地面積0.83萬畝,其中毛竹林1696畝,種植優質稻1330畝。富源村地勢平坦,村道硬化交通便捷,現已有2家小型竹編加工廠,是投資辦廠的理想環境。
地理環境
地理位置
九牧鎮地處縣境西北部,位於東經118°22′—118°32′,北緯28°05′—28°12′之間。東鄰忠信鎮,南連仙陽鎮,西南與古樓鄉毗連,西界江西省廣豐縣,北接盤亭鄉,東北與官路鄉相鄰。
地質環境
境內四周高,中部低,東部銀尖山的東麓為黃碧洋,中部點綴分布有小型山間盆地,盤亭溪上游水系在東、中部叉狀分布。西部、西南部地勢較高,有千米以上的山峰11座,最高的八台尖海拔1376.6米。全鎮地勢向西北傾斜,溪流循此方向流入盤亭溪匯往江西信江。形成下尖溪峽谷和龍嶺崗峽谷,峽谷底海拔分別為246米和265米;堆積地貌的河谷盆地有吳墩和黃畢兩個,共約占總面積的6%。
氣候條件
九牧鎮氣候(以吳墩為準),多年平均氣溫為15.7度,絕對最高氣溫為37.6度,絕對最低氣溫為零下11.2度,無霜期155—185天;多年平均降水量為1681.5毫米,最低降水量999毫米(1978年),平均全年雨日138.3天。境內風口在杉坊壠、九牧、上方坳、尖溪、梅林,秋冬刮西北風,春夏刮東南風多,最大風力出現過8級。氣候特徵屬高寒多雨區,
自然災害
九牧鎮除渭潭外大部地區又屬易旱區;寒流早,霜期長,冬雪大,黃畢片雪尤厚,幾乎年年旱冬。
自然資源
九牧鎮礦產資源豐富,已探明礦藏礦種14種:
無煙煤、鐵、銅、鉛、鋅、磷、鉬、
蛇紋岩、雲母、石棉、石墨、滑石、
大理石、
瓷土。以無煙煤貯量最豐富;杉坊礦點儲藏量約36萬噸,粉煤為主;漁梁嶺礦點估計儲量700萬噸,但灰粉多,煤質不好;其餘還有胡處礦點,吳墩、渭潭情報點。森林資源亦相當豐富,境內林地面積17萬餘畝,林木蓄積量130萬立方米,尤其毛竹資源豐富,竹山面積6萬餘畝,年可提供商品竹20萬餘支,是縣內竹鄉之一。九牧又是歷史上優質豐產糧區,清代,黃畢洋汪處鵝卵丘的青榴早粒大質白,稱為貢米。黃畢洋以得天獨厚的地理條件,盛產蔬菜,其大白菜加工酸醃菜素享盛名。重大的歷史事件有清光緒二十六年(1900),劉志標在九牧街發動農民起義。歷史人物有抗日烈士張篤初,他在民國21年(1932)淞滬戰役中任敢死隊隊長,身捆炸藥炸毀日軍坦克。還有民國黃埔軍校四期畢業生鄭寰雄、國民黨“青年救國團”少將支隊長梁一川等。
經濟發展
2005年,據浦城統計局提供資料,該鎮農作物總播種面積55183畝,其中糧食作物播種面積33050畝,總產量11338噸;經濟作物中油料播種面積7670畝,總產量558噸,蔬菜瓜、果類播種面積6160畝,總產量4344噸;營林生產中幼林撫育出材量498立方,全部木材量8612立方;畜牧業中當年出欄豬8670頭,家禽133970隻;茶葉採摘面積2340畝,總產量55噸 ,園林
水果採摘面積3080畝,總產量757噸。九牧鎮盛產紅米,譽稱“美人紅”。為閩、浙、贛邊境農產品集散地以及縣商品糧主產地。
政府分工
吳少青(鎮黨委書記):主持鎮黨委全面工作。
吳榮賢(鎮黨委副書記、鎮長):主持鎮政府全面工作。
熊金漢(鎮人大主席):主管人大工作,分管林業、生態建設。分管部門:林業站、生態保護工作站、森林防火協會。負責毛竹豐產示範基地建設、完善毛竹山承包責任制、林權糾紛調處、森林防火工作。
楊文龍(鎮黨委副書記、綜治副書記):主管綜治工作,分管黨務、工會、工業、安全生產工作,聯繫人大、政協工作。分管部門:綜治辦、工貿辦、信訪辦、安辦、派出所、司法所、交警中隊、工商、供銷、糧站、國、地稅、金融、保險。負責招商引資項目、安全生產、“平安九牧”建設。
馬麗紅(紀檢書記):主管紀檢、監察。分管黨建、組織、村鎮建設工作。分管部門:文明辦、共青團、婦聯、土地所、建設站。負責村鎮建設規劃、“五要工程”。
吳邦輝(宣傳委員):主管宣傳。分管教育、文化、交通。分管部門:文化站、中、國小、公路站、供電所、廣電站、郵政所、電信所。負責九——中線公路硬化項目。
陳壽峰(黨委委員、副鎮長):分管農業、農村工作。分管部門:農技站、獸醫站、農機站、勞動力轉移服務所。負責優高農業基地建設、高山清香型烤菸項目、沼氣建設項目、農民工勞動就業轉移培訓。
楊敬興(黨委委員、武裝部長):主管武裝工作。分管水利工作站。負責防汛抗旱工作、鎮村自來水人飲工程項目。
黃 華(統戰委員、計生副鎮長):主管統戰、計生。分管計生辦、衛生院。負責創建計生優質服務鎮工作。
齊 飛(副鎮長):分管財政、民政、老區、殘聯、機關。負責政務公開、機關效能建設。
李海明(鎮長流通助理):協管林業、農業、工貿工作。分管經管站。負責農產品流通、紅豆杉自然保護區項目。
鐘松盛(計生協會會長):主管計生協會、關工委、老齡委、老體協。負責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宣講隊工作個地共和國